武经七书吧 关注:1,702贴子:8,832
  • 0回复贴,共1

对于兵圣孙武提出将领综合素质的初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于兵圣孙武提出将领综合素质的初探
传世本【孙子兵法】所论述的“智、信、仁、勇、严” 与兵圣孙武是从“义、忠、仁|、德、信、智”六个方面站来论述的,与先后次序明显不同,更重要的是传世本【孙子兵法】过于简略,让人很难领悟其中的真谛,其核心思想精髓也很难把握, 兵圣孙武关于将领的基本要求,予以专篇论述;例如他在“一将”篇,指出:将者不可不义,不义、则不严,不严、则军不威,军不威、则卒弗死,故义者兵之首也;【将者不可不忠,不忠、则韦军、韦军、则中不正,中不正、则卒相乱,故忠者兵之心也】;将者不可不仁,不仁、则不克,不克、【则军不取】,军不取、则将无功,故仁者兵之腹也;将者不可无德,无德、则无力,无力则【军不击,军不击】则弎军之利不得,故德者兵之手也;将者不可不信,不信、则令不行,令不行、则军不专,军不专则主无名,故信者兵之足也;将者不可不智,不智、【则事不明,事不明则无计,无计】则军无【决】,故智决者兵之尾也{几此六者;集将一身,集军一服,故曰三元三畯,元畯一位陈前而立望而生畏,故善用兵者;譬如卫然,卫然者;恒地之蛇也,蛇者;四合为一,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心腹则首尾俱至,敢问军可使若卫然虖?曰可,若军若卫然,六根合一而用名利可全,三军可安,若将若卫然六根合一而战,用战功成,天下可平}这段文字的大意是;作为能够独当一面之才的将领,是不可以不主持正义,如果不能主持仁义、就势必不影响将领执行命令的威严,不严格执行命令,军队就是比丧失威信威,军队没有威信,那么,士兵就很难作到视死如归,所以仁义的军队犹如人的头脑啊;将领是不可以不忠诚,不忠诚,则容易违军规、违军规、则中不正,中不正,士卒就会心理就会产生混乱,所以忠诚是的士兵的心脏啊;将是不可以不仁,不仁慈的人就很难取得成功,不成功的,则军队不能攻取,军队不能攻取、则将领就无法取得功业,所以仁义的军队好比是人的肚子;将领不能没有道德,没有德行,就无法产生凝聚力量,没有凝聚力量,军队不能有效的实施攻击,军队如果无法实施有效攻击,三军的利益不能得到,或受到严重损失,所以‘徳’犹如是军队的手;将领不可不信,不信就命令无法贯彻执行,将令不能贯彻执行,军队就不能转一,军队不专一、君主就无法取得扬名天下,所以‘信’好比是的军队的脚;将是不可以不明智,不明智,事情就没有办法搞清楚,是不清楚,则遇事变,无计可施;军队不能没有决定,所以明智决断就像是是军队的尾巴;凡是这六点;集中于将一身,集中于贯穿于全军,统一服从命令,所以说三元三畯,元畯一立于陈前,树立威望从而使敌产生畏惧,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能如像衞地的蛇一样,这样的蛇;四合为一,攻击它的头部,它的尾巴就来接应,攻击蛇的尾部,头就回应,攻击蛇的心腹,蛇的头和尾就会救应,请问;用兵可以像卫地的蛇一样吗?说可以,如果军卫蛇一样,六根合一、而用名利可全,三军可安,如果能如卫然一样六根合一而战斗,用战成功,天下就可以实现太平了。传世本缺少了其中的“忠、德”三条至为重要战略要素,传世本所提出的“严”实际上就是孙武对于“义”的具体要求而已!不过从“一将”片所提出的“义、忠、仁|、德、信、智”作为将领的基本要求来看,缺失了“勇”不过孙武却在“将败”篇对于“勇和严”从侧面和反面作了详细的阐述,如:寡勇者。将卒皆强猛而无离,弗识弗取,权一力敌也。此寡勇者也。必败也。勇弱者。将强卒弱,交合,将勇而强前,卒弱而后,所以各陷一方也。此勇而弱者也。必败也。这一段文字的大意是:缺乏勇敢的人。将士虽然强大勇猛,然却不知道去往哪里,到哪里去攻击,缺乏明确的目标,即便是权衡能够取胜,这就是缺乏勇敢的人了,一定要失败的;虽然勇敢,但实力弱小,将领强干、然而士卒怯懦,作战,勇敢而强大在前,弱小的在后,所以各攻一方、各陷一方,这是将领勇敢而士卒弱小胆怯的原因,一定要失败的。对于“严、信”兵圣孙武在“将败”篇中从不同角度作了概括性的高度阐述,如:寡信者。将者,不能料敌之变,信私寡见而弗正者,以无正之见而动者,此寡信者也。寡信者,必败也。自乱者。将弱不严,令数紮环,武教不明,动而不屏,处阵纵横,此不战而自乱者也。必败也。是非争,曲直论,议争辩,训兵锋止我,故当决不决,四趋五利,可败也;令不行,禁不止,法不严,众不决,故各行其恉者,可败也。这一段文字的大意是:丧失威信的,不能适时判明敌情的变化,只相信自己孤陋寡闻、刚愎自用而不相信正直的人,以不正确的见解指挥行动,这是将领丧失威信的原因一定会失败的;造成混乱局面的原因;是因为将领软弱而缺乏威严,令数繁乱败坏,作战条例不明白,行动也不知避让,在阵中纵横毫无纪律,缺乏大局意识,这就是造成不战而自乱的主要表现,如果是这样的话,一定是要失败的;是非争论不休,难以达成共识,谋士辩讼,军队的行动受到一定影响,所以,当战机已经成熟的时候,却迟迟犹豫不决,不知四治五利,这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命令不能认真执行,禁令又不能止,执法不严,众人难以服从,所以各行其恉的,一定是要失败的。在于孙武在“一将”篇中所提出的“将者不可不智,不智则事不明,事不明则无计,无计则军无决,故智决者兵之尾也”兵圣孙武在“将败”篇从反面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如:寡决者,寡决者;将有大事不明,兵情不报,四路不知何至,五动不知所置,决胜不只其道,不可一,每战寡其一,而不只后返者必败也。这一段文字的大意是:将领一旦遇到大的战事,却不清楚实际战况,军事重大情报又不能及时上报,进、退、左、右之四路不知该如何抉择,进、退、左、右、迂动不知所措,呆若木鸡,形同木偶瓦人、等同行尸走肉,这无疑是战争胜负具有决定性的重要因素,不能专心致志于既定的战略目标,战术又缺乏相对应的机动灵活性,一旦发生战事,总是感觉到力不从心,防不胜防,却又不知晓及时追缴仍不甘心失败,仍做困兽犹斗似的垂死挣扎的残匪,给逐步恢复社会秩序所带来的危害性有多么深远,将对于医治战争给社会生产力所造成的严重创伤埋下无穷隐患,搞不好,就会导致前功尽弃,功败垂成,所以说,战争应该始终作好处置社会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作到首尾能够及时接应,前后左右能够及时相互驰援,能够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狐疑缺乏决断能力的人。决定胜利而不洞悉其中的利弊得失,不可一意孤行,每此作战缺乏正确的主见,却不知道反复推敲,这就是缺乏主见的表现,一定要失败的。
孙武在“素教”篇中指出;【是故素教既至,目益明、耳益聪、手益工、足益坚也。非利不动、非危不战、不得已而斗、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敌制胜,此】将军之義也。【令行】而不御,君令不入军门,【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此】将军之【忠也;示之若】赤子,爱之若娇童,敬之若严师,用之若土介,此将军【之仁也,重赏在于有令必行、明罚在于有禁必止,令行禁止,此将军之信也]。不轻于寡,不劫于敌,慎终若始,此将军【将军之勇也,令行】而不御,君令不入军门,将军之【忠也;遇事不惑、事至不疑、机至不失】,将军之智也,将军之智也。,赏不逾日,罚不旋面,不维其人,不何外辰,此将军之德也。所以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明主不可不知之、良将不可不修之、部曲不可不察之也。
这一段文字的大意是;所以说,平素的教育以及实战化的演习、如果日趋成熟,军队的眼光就更加深远明亮,军队的耳朵就会更加聪慧,技击{科学技术}将会更加熟悉,军队行动的足迹就更加坚定不移。不符合长远的发展利益的,就不要给予盲目采取行动,在没有到危急关头的时刻,就莫要不要给予开战,一定要慎战,在不得已、没有任何退路的特定情况下,就不要诉诸武力解决,这就是浩然正义所在的将领。君王的命令不能在军队中直接传达贯彻,军队中只以统兵将帅的命令为准,这是将军固定不变的准则,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这就是忠于职守、忠于民族、忠于国家的将领;军队对于广大的士兵,应该视如刚出生赤裸裸的孩子,爱惜它们,就如同娇美的儿童,充分的尊敬他们,就犹如严厉的老师,运用他们,就形同土介一样,为取得胜利,付出多大代价也在所不惜,这就是军队中仁慈将领;之所以颁行重赏,就在于所发布的命令能够得以执行,之所以明确刑罚,就在于所颁行的禁令,能够得以认真落实,这就是将军的威信所在;不轻视兵力少的敌军,也不怕敌军的威逼,做事要坚持到底,直至最后也要像刚开始一样慎重对待,这就是将军的勇气所在;将领即使遇到突发事件、也不为困惑,遇到繁杂的事件、也不至于疑惑,良好的战机不至于错失,良好的战机,往往是难得,而却容易错失,这就是非常明智的将军;君王的命令不能在军队中直接传达贯彻,军队中只以统兵将帅的命令为准,这是将军固定不变的准则,这是忠于职守、忠于民族、忠于国家的将领;将帅在士卒尚未亲近依附时,就贸然处罚士卒,那士卒一定不服,这样就难以使用他们去打仗了;如果士卒对将帅已经亲近依附,仍不执行军纪军法,这样的军队也是不能打仗的。所以,要用“文”的手段即用政治道义教育士卒,用“武”的方法即用军纪军法来统一步调,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就必定胜利。平素能认真执行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能养成服从的习惯;平素不认真执行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平素所以能认真执行命令,是由于将帅与士卒相互取得信任的缘故,明主不能不知晓,优良的将领、不可不认真的加以研究、演练,各级官兵、不可不仔细的观察。
兵圣孙武之所以将义,放在将领所必须具有综合素质的第一位,并非是一时心血来潮,是有依据来源的,表明了只有渊源才能够流长,如若无根之木,敢问,焉能根深蒂固哉?不根深蒂固,又怎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呢?孙武所强调的第一就是立足于正义,因为战争,有着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而绝不允许一昧的指鹿为马、肆意颠倒是非的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孙武之所以将“智”放在第六位,也就是末位,他在这里提醒国君,绝不允许、利欲熏心、名欲熏心、权欲熏心色欲熏心,利令智昏式一昧的唯利是图,是注定要失败的。孙武一再告诫我们;见利忘义非正义战争,是永远与有益于发展战略,背道相驰的,孙武在【孙武兵法】“九变二”篇中指出;人有所不用者,曰:牾逆无教者,安能忠于君主!不忠于君主,安能以死而报国哉!?贪位、贪财、贪色于一身者,安能同心同德?不能同心同德,安能杀身而成仁哉?心怀叵贼者,安能和道一志!?不能和道一志,安能共存共亡哉?如此三类者,虽有智勇邃事,弗用也。这一段文字的大意是;有的人不必要重用用的原因是,是因为像忤逆、缺乏教养、且有多次犯罪前科的人,就要谨慎使用,像这种人,如果不能忠于君主,又怎么能够视死如归的报效国家呢?如果集贪婪权势、贪恋钱财、迷恋美色于一身,又如何能够同心同德呢?不能同心同德,又如何能舍生忘死的成就仁义呢?如果想这三类人,即便是有智谋、勇气,从长远看,只可利用,万不可重用。 再比如【孙武兵法】卷六、第五十篇“将败”就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所错误归入的所谓【孙膑兵法】“将败、将失”也有其文意相同的论述,如;【孙武兵法】“将败”贪位者。将者,战而以为功,功而以为位。所以小功大报,无功谎报也。此贪于位者也。必败也。贪财者。将者,贱士而贵贝,因利而亡于命者也。所以因战而唯利,因利而是图也。此贪于财者也。必败也。贪色者。将者,因色而荒于事者也,所以色而夺心,色而移情,色而亡法者也。此贪于色者也。必败也。这一段文字的大意是;贪图权位的人,将作战而取得功绩,据为己有,所用小功大报,无功谎报。这就是的贪婪权位的表现。一定会失败的。贪财的人,看不起士兵的生命而重视财货,因为利益而敢于铤而走险违抗命令。作战为了私利利令智昏而唯利是图,这就是贪财的人了。一定会失败的。贪婪美色的,因迷恋女色而荒于军务工作,所以美色可以夺取人的心智,美色足以转移人的性情,因贪恋女色而不惜枉法。这就是贪于女色啊。一定要失败的语法文脉如出一辙,这无疑是不争的事实!首先,孙武将“贪位、敛财、好色”人类所具有的共性,写的是不可谓不酣畅淋漓!
关于将领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孙武在“九用”篇中指出;义、忠、《敢》勇”孙武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如兵圣孙武“九用”篇指出:兵之胜在于选卒,其勇在于制,其巧在于势,其利在于信,其德在于道,其富在于亟归,其强在于休民,其伤在于数战。德行者,兵之厚积也;信者,兵明赏也。恶战者,兵之王器也;取众者,胜【之有道】也。恒胜有五:得主专制,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恒不胜有五:御将,不胜;不知道,不胜;乖将,不胜;不用间,不胜;不得众,不胜。胜在尽备,明赏,选卒,乘敌之胜,是谓泰武之保。故不得主弗将也,【不得其道弗用也,不得其民弗强也,不得其命弗令也,其】令,一曰信、二曰忠,三曰敢;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不忠于王,不敢用其兵,不信于赏,百姓弗德。不敢去不善,百姓弗畏。
这一段文字的大意是;用兵作战,取得完全胜利的关键,无疑就在于在于选拔士兵;士兵的之所以勇敢,就在于军纪严明,士兵的作战技巧之所以灵活,就在在于指挥者指挥得当,士兵的战斗力之所以强大,就在于在于将领的言必信、行必果,士兵的品德之所以服从和服务于全局战略,就在将于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科学的治理军务之中;军需之所以充足,就在于力争速战速决,军队之所以强大,莫过于百姓能够得以休养生息;军队为什么受损伤,就在于在于频繁的作战所导致;保持和发扬品德高尚的优良传统,这势必是用兵的深厚政治基础;讲信用,就是要对士兵明确颁示奖赏;能够进行殊死战斗的士兵,是用军队的赢取胜利的根本保障;赢取完全胜利的办法有五条:将领能够得到君王的充分信任,得以完全的指挥权,可以取胜;将领能够尊重自身所处的特定的条件、遵循得用兵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可以取胜;将领能够得到广大士兵的拥护,可以取胜;军队上下能够齐心协力、左右能同心同德的,可以取胜;将领能够充分了解敌情,并能利用地形,可以取胜!常败的原因也有五条:将领受君王控制而不能独立指挥的,不能取胜;将领不能够清楚的尊重自身所处的特定的条件、又不懂得遵循得用兵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的,不能取胜:将领不和,不能取胜;将领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的,不能取胜。取得完全胜利的,就在于能够做到有备无患,【有多位一体、诸兵种协同作战、防御的科学体系】明确赏格,选拔士兵,乘敌军一时的侥幸获胜而洋洋得意之时,发起全面反击,这就是用兵取胜建立奇功的法宝所在。在没有得不到君王的信任时,就千万不要统兵作战的,不清楚的尊重自身所处的特定的条件、又不懂得遵循得用兵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就不要盲目用兵,在没有完全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支持和积极参与的,再多的军队,也很难强大,在没有得到明确的任命之时,千万不要擅自发布命令,命令主要体现在,一是信,二是忠,三是敢。什么是忠?就是忠于君王。什么是信?就是对悬赏讲信用。什么是敢?就是敢于抛弃不正确的东西。如果不忠于君王,就不敢领君王的兵打仗。如果对奖赏不讲信用,就不能得到士兵的拥护。如果不能抛弃错误的东西,士兵就不会敬服。
二零一九年、六月二十二日
鬼谷洞俗家弟子、西安古兵学研究会研究员、副会长戴文手启


1楼2019-06-22 11:5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