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缺乏对失败的包容,而人们对事物的认知都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螺旋式的,所以,失败和错误太正常了,特别是证券金融行业。
缠论抓住人们这种心理,任何地方都表现完全啊,完美啊,都是些文学修词,真正的干货需要108课几十万字吗?理论的论证需要这么多创造性名词再解释吗?
缠论的实质是缠师个人经验,大都都是套用市场其它理论的个性化再定义,有点像被股市完虐的嗔痴之徒的意淫妄语,暗合了市场上八成失败者中的一些极端需求成功心理,投资观难登大雅之堂,行内都是不屑一顾。
诗以言志,读一读缠师的缠非缠,禅非禅,枯木龙吟照大千,真是作茧自缚,害人害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