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奏感
节奏感是音乐的专用名词,而小说里的节奏感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文似看山不喜平。
一直是平平淡淡的小说,肯定不是好书,而一直是高潮迭起的小说,也未必是一本好书,最常见的反面教材就是不会用句号,整篇都用感叹号结尾的感叹流小说。
下面是增加节奏感的四种方式,其实增强节奏感有很多办法,这四种只是比较常用、常见的方法。
1.轻重缓急:在一个偏重场景描写的缓慢情节之后,一般要安排紧张的情节来消除读者的倦怠感;而连续的高潮及战斗场景,一般要安排比较舒缓温馨的场景来安抚读者。
2.气氛渲染:通过气氛渲染的方式,来调控小说的节奏感。这里举一个例子,《天才相士》在上架前的最后一章末尾这样写道:窗外的天空突然变得阴霾起来,淅淅沥沥的小雨洒遍了大地,整个天地变得模糊一片。夏小青放下手中有些发烫的手机,转头看着窗外,她拨打出去的电话只有一句话:“我要……潮白河……断!……流!”
我们看这个例子的渲染效果,通过天空、小雨等场景描写,可以让读者代入一种沉闷的气氛之中,而发烫的手机顺理成章地把话题转到电话上,让读者关注电话的内容。省略号和感叹号是为了加强语气效果。这个段落是这部作品在上架销售前掐的节点,因为节点掐得好,所以这本书的销售成绩非常好。
3.目标设定:通过长期、中期、短期三种目标设定,为完成目标而推进情节的发展,从而让文章产生环环相扣、紧紧相连的感觉。
4.起承转合:好的转接方式能让文章浑然一体,减少情节转折及场景切换所带来的节奏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