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学术吧 关注:664贴子:145,796

叔本华意志世界的历史合理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物理学的两朵乌云公开被披露是出现在1900年开尔文勋爵的演讲中,事实上在此之前物理学是被认为统一了整个自然世界,那自然实体在哲学上就可以被表象化操作,纳入人的心理物理主义下。在叔本华前的德国古典哲学解释下自然哲学的客观演绎和人主观思维的演绎可以达到形式上的大致相同,合题偏向主观则为理论阐发,合题偏向客观则偏向生产活动,所以主客观统一是可以完全服务于人类的各种需要。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6-24 06:36回复
    我们知道叔本华哲学是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中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是借助黑格尔哲学进一步增强了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力量。叔本华的心理物理主义假如回到当时那个自然一统的时代就不难理解了,既然自然实体完全可以被一种人类思维阐发的经典物理学解释所垄断,且人类借此理论发明的各种工具和工程十分有效。这就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假如存在最底层的自然结构且这种自然结构能够被人的实践所随意改变,那么自然结构的自然运动就不复存在了,一切都可以是意志下的表象运动,这种情况下充分被实践的表象导致物自体自然就变成了意志。叔本华的哲学还是太超前了,反而是需要马克思主义在前充分实现作为铺垫。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6-24 06:40
    收起回复
      这也就不难理解当物理学从两朵乌云引来的磁暴核爆把物理学撕裂成四分后,统一的心理物理主义自然就分崩离析了,因为统一的心理物理主义已经失去了它的现实基础。后继的尼采对意志论的使用更多是伦理学心理学意义上的,但是尼采死的那一年是1900年,恰恰是胡塞尔发表文章反击心理主义的一年,心理主义一统哲学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尼采拿着的武器已经没有了威力,心理主义在之后的岁月里将变成现代心理学。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6-24 06:45
      回复
        19世纪的最后一天,欧洲著名的科学家欢聚一堂。会上,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汤姆生(即开尔文男爵)发表了新年祝词。他在回顾物理学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时说,物理大厦已经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饰工作。同时,他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却若有所思地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第一朵乌云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上,”“第二朵乌云出现在关于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理论上。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6-24 06:47
        回复
          他所说的第一朵乌云,主要是指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和以太漂移说相矛盾;他所说的第二朵乌云,主要是指热学中的能量均分定则在气体比热以及热辐射能谱的理论解释中得出与实验不等的结果,其中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开尔文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学家,是一位颇有影响的物理学权威,他的说法道出了物理学发展到19世纪末期的基本状况,反映了当时物理学界的主要思潮。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6-24 06:48
          回复
            这样叔本华哲学如今少了这一根基性的自然统一理论奠基的心理物理主义表象世界,意志世界要么就用于解释神秘主义的直觉,包括艺术认知决策等等,要么作为一种延续下来的心理习惯;因为物理学的这种分裂一般人根本没意识到,也就是演变成人的各种心理欲望,但其实这部分现代心理学解释的更好。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6-24 07:13
            回复
              心理物理主义和数学物理主义在争斗中是后者获得了胜利,心理主义划界只解释心理现象,这固然是物理学分裂造成的,但也和弗雷格说的人的心灵世界不能无限表象化有关,数理逻辑确实具有更大的解释能力,结果是心理物理主义的失败导致物理学更多和数学绑在一起,简单地看起来就是什么伟大的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都需要数学,然后不明就里的人对数学的无限崇拜就开始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6-24 07:24
              收起回复
                心理物理主义???我大概可以理解为物质决定人的意识,身体机理+激素催发人的欲望(意志)。
                这是生物学和医学,当然说是物理也行,毕竟物理是“原理”。
                叔本华时代现代医学起步都还没吧,他的理论,时代背景难道是人体实验?!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06-24 16:58
                收起回复
                  物理学四种相互作用力没法统一,跟主客统一没关系啊。分裂成四种,是四种不同的情景,相互之间又没矛盾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06-24 17:23
                  收起回复
                    假如没有相对论没有量子力学,我们还生活在牛顿物理学营造的那种绝对时空的世界观下,充足理由律恐怕依然可以存在并运用,那么非理性的部分自然要通过意志来呈现,因为一切现象根据牛顿自然哲学解释都是理性的,可为什么还有不理性的现象出现,大多数是人造成的,因而人最不理性,那岂不是说人本身蕴含一种更高的存在对应物自体,以人类推,动物,植物,无生命物的意志反抗自然规律的程度不断减弱最终完全服从自然规律,因而这种非理性是以解释理性所不能解释的领域而辅助理性世界观的建立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6-25 07:39
                    收起回复
                      但是当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出现后,在心理物理主义中作为无生命物也服从于自然科学绝对精确的规定性就被打破了,那这种心理物理主义的秩序也就乱套了,意志就会下降为生命意志而不在试图解释无生命的物质,整个心理物理主义已经名存实亡,就等着被逻辑主义批判推倒。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6-25 07:43
                      收起回复
                        即便叔本华把意志世界引向了神秘的印度吠陀哲学佛学,但他在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中表达的内容才是他的根基,而这个根基又以矛盾律充足理由律等自然哲学解释世界的精确性为根基。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6-25 07:53
                        收起回复
                          这样看康德设定物自体不从保留宗教和对抗自然神学的角度去理解,而单从物自体在理论中的必要性来看在当时危唯理分析派那里确实就多余了,既然一切在牛顿物理学中都可以正推反推,时间空间都绝对,那么建立黑格尔那样的历史理性决定论就可以解释一切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6-25 07:58
                          回复
                            康德设定物自体在理论上的合理性除了保留信仰和自然神学的斗争外,有一点是他认为直接的经验感受性不能否定,比如牛顿物理学虽然可以正推反推,但人毕竟不能回到古代的时间里去,人也不能到达无限的远方。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6-25 08:01
                            收起回复
                              这样的物自体设定反而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诞生后可以对接上而焕发生命力。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6-25 08: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