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老师开示:学佛就要像佛,每个当下“观自在”(1/5)》
学佛,那就先看哪里不像佛嘛。你心性是不是自在?有没有学佛学到很多烦恼啊?有没有贡高傲慢啊?有没有私心欲求啊?我们的缺点很多。尤其女性,爱嫉妒、爱计较、爱有想法,一大堆。然后主观知见、自我定义,看到什么马上就有自己的认为、定义、想法。我们就针对自己内心去下手,专找自己麻烦,找自己的碴,找出来以后你就去问自己:你为什么那么在意?为什么那么执着?为什么那么好强?为什么那么多自我想法?为什么我不能柔软?为什么我不能把自在欢喜祥和带给别人?为什么不能包容?……我们的问题真是罄竹难书!罄竹难书!
所以趁我们有生之年,我们赶快开始改变,改变我们的缺点,把我们对世间所有的私心、欲求、执着都去掉。这个执着讲不完,烦恼、无明各方各面啊,我们都要开始下手,赶快地去改变。然后问自己:为什么那么多在意啊?你问了以后,就会有答案,我们的心就是佛,为什么?你执着世间虚妄就是魔啊!你把世间虚妄、自我想法什么都放下,你自心本来清净、本来安定、无事不办、处处自在啊!你心本来是佛,我们只要把这些障碍慢慢拿掉,把这些偏差错误慢慢改变,那你们就叫学佛人啊,真的学佛人。不是在那天天搞理论、搞学问,说了一堆一堆的道理:要这样,要那样,要孝养父母,要对人包容,要品德高尚……讲了好多,都是道理;但是遇到境界呢?做不到!习气都来了:嗯,我认为这个人怎样怎样,我认为这个事怎样怎样——都是“我认为”,很多很多定义在里面。那你看,我们的心都落在红尘,落在与己有关的计较,而我们的心性何时才能够真实的祥和安定,处处自在啊?你不自在,修得满头满脑的烦恼,还有得忧郁症的,那不是都搞错了嘛!
你们要多听老师的SD卡。同一集听三十遍以上的人多得是,你还不够,要继续。我们在做的过程中,不讲理论,就是实修,然后改革自己。有的时候很难改,因为习气毛病,还有在每个当下的起心动念。那么当我们看到、觉照到——你说修行那么久了,你要如何下手?都是只有头脑懂——对境的时候你就要真实下手:哎,刚刚我有一点生气,或者我有一点迷失、欢喜,我有一点欲求、私心……你有什么东西,里面都会出来。然后你要觉照,你要看到,看到以后你要去问:为什么我就特别在意这件事,或是这个人?你从里面去问你自己,背后是为了什么?最后问到了,可能就是欲求。那么你对世间还有眷恋、还有欲求,你在求什么?继续问,一定都会有答案出来。(学生:那就是在问佛了。)对,因为你自心是佛,你问他就会有答案出来:你看你都在包装虚假,你都不能够返璞归真,你到底要做给谁看?你要得到什么赞叹啊?到底那个能带走吗?那个里面都会有声音告诉你。好了,你慢慢就知道:喔,原来我迷糊过了一生啊!我现在要清醒过来,不要再好像为了求什么而做什么,也不要为了别人的赞叹或排挤而心情有所欢喜或不欢喜。我们的心性怎么样能够不被境转,不要对境就倒;头脑比谁都懂,但一对境都倒。那讲那么多道理干嘛?所以我们改革自己,就叫真实地修行。
恭录自《破茧而出之四 - 慈悲大爱 - 智慧精华》(新版)
第一章 修行的基本概论
学佛,那就先看哪里不像佛嘛。你心性是不是自在?有没有学佛学到很多烦恼啊?有没有贡高傲慢啊?有没有私心欲求啊?我们的缺点很多。尤其女性,爱嫉妒、爱计较、爱有想法,一大堆。然后主观知见、自我定义,看到什么马上就有自己的认为、定义、想法。我们就针对自己内心去下手,专找自己麻烦,找自己的碴,找出来以后你就去问自己:你为什么那么在意?为什么那么执着?为什么那么好强?为什么那么多自我想法?为什么我不能柔软?为什么我不能把自在欢喜祥和带给别人?为什么不能包容?……我们的问题真是罄竹难书!罄竹难书!
所以趁我们有生之年,我们赶快开始改变,改变我们的缺点,把我们对世间所有的私心、欲求、执着都去掉。这个执着讲不完,烦恼、无明各方各面啊,我们都要开始下手,赶快地去改变。然后问自己:为什么那么多在意啊?你问了以后,就会有答案,我们的心就是佛,为什么?你执着世间虚妄就是魔啊!你把世间虚妄、自我想法什么都放下,你自心本来清净、本来安定、无事不办、处处自在啊!你心本来是佛,我们只要把这些障碍慢慢拿掉,把这些偏差错误慢慢改变,那你们就叫学佛人啊,真的学佛人。不是在那天天搞理论、搞学问,说了一堆一堆的道理:要这样,要那样,要孝养父母,要对人包容,要品德高尚……讲了好多,都是道理;但是遇到境界呢?做不到!习气都来了:嗯,我认为这个人怎样怎样,我认为这个事怎样怎样——都是“我认为”,很多很多定义在里面。那你看,我们的心都落在红尘,落在与己有关的计较,而我们的心性何时才能够真实的祥和安定,处处自在啊?你不自在,修得满头满脑的烦恼,还有得忧郁症的,那不是都搞错了嘛!
你们要多听老师的SD卡。同一集听三十遍以上的人多得是,你还不够,要继续。我们在做的过程中,不讲理论,就是实修,然后改革自己。有的时候很难改,因为习气毛病,还有在每个当下的起心动念。那么当我们看到、觉照到——你说修行那么久了,你要如何下手?都是只有头脑懂——对境的时候你就要真实下手:哎,刚刚我有一点生气,或者我有一点迷失、欢喜,我有一点欲求、私心……你有什么东西,里面都会出来。然后你要觉照,你要看到,看到以后你要去问:为什么我就特别在意这件事,或是这个人?你从里面去问你自己,背后是为了什么?最后问到了,可能就是欲求。那么你对世间还有眷恋、还有欲求,你在求什么?继续问,一定都会有答案出来。(学生:那就是在问佛了。)对,因为你自心是佛,你问他就会有答案出来:你看你都在包装虚假,你都不能够返璞归真,你到底要做给谁看?你要得到什么赞叹啊?到底那个能带走吗?那个里面都会有声音告诉你。好了,你慢慢就知道:喔,原来我迷糊过了一生啊!我现在要清醒过来,不要再好像为了求什么而做什么,也不要为了别人的赞叹或排挤而心情有所欢喜或不欢喜。我们的心性怎么样能够不被境转,不要对境就倒;头脑比谁都懂,但一对境都倒。那讲那么多道理干嘛?所以我们改革自己,就叫真实地修行。
恭录自《破茧而出之四 - 慈悲大爱 - 智慧精华》(新版)
第一章 修行的基本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