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吧 关注:26,940贴子:279,549
  • 4回复贴,共1

【交流】社团建设反思专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方便各位吧友进行交流,吧务组特开设社团建设反思专贴,针对社团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成功经验进行反思,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IP属地:辽宁1楼2019-07-02 12:31回复
    一次文学尝试-记拾叁文学社
    约是在2018年年中,我和希平文学的几个骨干社员(九词、寒粥、首错等)一起,经商议决定创立拾叁文学社。拾叁作为希平的附属社团,采取与希平截然不同的建立模式,即注重于文学习惯的长期养成。拾叁以坚持性、长期性的阅读为基本切入点,并未制定严格的审核标准,而是将注意力聚焦于阅读赋予写作的深层动力。在拾叁有效运营阶段,这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后来却不免也归于沉寂,坠入滚滚红尘。在某种意义上来看,拾叁的兴起与落败,不失为一次文学尝试,虽不能在文学组织建设的道路上给人指引,却也能为前车之鉴,给后来者以启迪。
    在模式上,拾叁以阅读为主,辅以观看优秀电影、纪录片、MOOC等视频资料,不分部门职务,均需参加并每周填报阅读进度。每周完成进度情况均有对应积分,积分按数值晋升等级,达到一定等级的社员可以担任社团部门部长等职务。若连续三周没有进度报送,则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社员,坚决予以清退。这样的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社团整体活跃度,坚持阅读的社员会逐渐成为社团骨干,同时不断有社员被清退,又不断有新成员加入进来,社团长期积淀和新鲜血液处于一种合理的融合状态,这也就自然而然实现了社团良性循环发展。
    随着进度报送的不断开展,数据量开始逐渐增加,为使进度报送制度成果落到实处,社团开始开始进行数据分析,并发布阅读分析报告。报告以进度报送数据为信息源,通过社员阅读习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包括阅读书目、阅读作者、作者国别等信息在内的阅读信息,以真实的反应社员阅读状态,科学促进文学交流。据我了解,这种针对社团阅读习惯的系统分析,尚属首次,报告附在文后,以飨方家。
    虽然拾叁文学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可最后还是不免陷入彀中,走向衰败。原因大体有二:
    其一,社团处于沙龙型管理模式,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梯度,大事小情都由社长一人包揽。长此以往,社团成员顺理成章的成为看客,把自己完全当做了被服务对象,不能正视自己在社团运行中的位置。沙龙型社团“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模式不复存在,工作平衡被打破,危如累卵。我在社团运行期间生病,恐有月余,在此期间社团进度报送几近停滞,日常活动也没有正常开展。对于此类社团而言,社长若因故不能参与社团工作,则社团顷刻如一盘散沙,完全失去运营能力,这也是导致社团停摆的主要原因;
    其二,缺少持续运行的续动力。尽管在运行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但是人员的习惯疲劳和注意力减退,成为了制约社团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长期进度报送后,这种新参与形式给社团成员的新鲜感逐渐消退,开始由自发的参与行为,变为完成任务式的被动参与。此时,这种进度报送不再具有主观能动性,而更多的囿于社团制度的要求。基于此,社团成员的参与积极性与日俱减,直至丧失殆尽。回望其发展历程,缺少激励措施与没有进行分阶段的任务调整,直接影响了社团参与热情的延续。
    在社团长期运行中,适当激励是不可缺少的机制,就像肾上腺素,可以在倦怠期注入新的活力。激励有多种形式,目前比较常见的有点评、竞赛、物质奖励等。激励开展的关键是言出必行,制订条目百分百兑现,不打折扣,否则失信于人,社团会落入猜忌怪圈,永远失去公信环境。
    分阶段任务调整是指在社团运行的不同阶段,随着社团成员能力的提升,任务也行进行相应调整,适应社员个人和社团整体发展需求。任务制定要合理科学,过难会打击社员参与积极性,曲高和寡;过于简单会降低社员关注程度,导致消极对待,以上两种不当的活动模式都会导致“有活动,无活人”的尴尬情况。
    综上,拾叁文学社作为贴吧众多社团中的一个,在浩瀚星河中如一颗流星,转瞬即逝,却也留下了残形淡影。环境不同,时机不同,人员不同,社团的成败兴衰,不能归咎于环境或时机,也不取决于某个人的一言一行,更多的是全体参与者能否万众一心,通力协作。文学社,最重要的不是丰富完善的组织形式,也不是和谐愉快的交流氛围,而是其文学属性。若不以文学为本,则如万丈高楼驻于沙地,潮起潮落间,轰然崩塌,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林洺
    2019.06


    IP属地:辽宁2楼2019-07-02 12:34
    收起回复


      IP属地:辽宁3楼2019-07-02 12: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