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凤凰网转载《南都周刊》:南大女生碎尸案追踪 江苏一作家被卷入迷案(2008年7月28日)
刁广明上一次接到从南京打来的电话,是12年前的1996年1月19日。
电话里南京大学保卫科的人询问刁爱青是否在家,刁广明这才得知,女儿离校失踪已约10天。他当日即赶到南京,警方对其作了笔录,详细询问了刁爱青的身体特征以及衣物鞋子等形状。
检索南京当地媒体12年前的报道,对这个碎尸案最常见的描述是“南京闹市区多处发现有整包的人体尸块,共约上千块,内脏和头颅被煮过”。案发后,警方确定尸源为刁广明的女儿,南京大学大一女生刁爱青,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来侦破此案。但12年过去了,案件依然未破。
……
1996年1月7日是星期日,也是潘秀丽的20岁生日,她约了刁爱青等几个老同学聚餐,刁爱青像往常一样没怎么说话,当晚和潘秀丽同住,次日回了南京大学。潘没想到,这成了她和刁爱青的最后一次见面。
而刁广明从南京大学得到的说法是,这次见面大概两天后的1月10日傍晚,刁爱青离开了南大,再也没回到宿舍。女儿离校前,同宿舍有女孩用电磁炉被老师发现,虽然刁爱青没用,但老师要求均摊罚款,而她当时是宿舍长。刁广明由此猜想,女儿有可能觉得委屈而赌气暂时离校。在家里,刁广明偶尔因为一些小事情批评女儿,她也会生气不讲话。
……
保洁工李师傅对此事则记忆犹新,他记得当时刚下完一场大雪,他像其他教职工一样被警方询问。……
…… 和菜头回忆,当时的媒体报道了相关新闻和批示,警方悬赏通告,公布了涉案的几个提包和一条印花床单,希望市民提供线索,但“限定破案的日期过了,毫无进展”。
……
三天后,在豆瓣网上看到这篇分析文章的王大进“感到很好笑”。王现在是江苏省文联的专业作家,案发当时曾在南京大学作家班学习。他向记者回忆,当时曾听说被害人的文学书籍比较多,可能还有诗集,所以警方也曾怀疑过凶手可能有作家或者诗人身份。
……
据当地曾接触过黑弥撒的两名记者介绍,该案当年是江苏省公安厅督办的一号案件。而黑弥撒的父亲是一名警察,黑本人今年26岁,南京人,法学专业出身,曾在法院和律师事务所工作过,现在一家银行供职。
据当地媒体报道,此案发生后由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为主侦办。鼓楼分局一名警官告诉记者,警方调查黑弥撒发帖并无恶意,对案情的分析也多是主观猜测,而警方至今还未从网络上发现此案有价值的线索。
……
上述报导中的事实包括:
(1)南京警方至迟于1996年1月19日发现刁爱青尸块,并已经知道刁爱青失踪,怀疑2者关联;
(2)刁爱青尸块超过1000多块,内脏和头颅被煮过;
(3)凶手抛尸地点在南京闹市区,分为多处;
(4)凶手抛尸的容器包括几个提包,另有1条印花床单也在凶手抛弃物之列(与提包同列,应是容器之一);
(5)刁爱青于1996年1月7日与同学聚会,1月8日返回南京大学,1月10日傍晚离开南京大学;
(6)南京警方1996年当年就公布了部分案件细节,寻求群众协助;
(7)王大进只是借题发挥;
(8)黑弥撒只是发散思维,并无实证;
(9)南京警方一直对网络关注,希望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