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已久,常喝茶,但总是没有心情写点东西。
这几天,几个朋友 的孩子在这里一起学习,几个朋友也经常在一起,于是,喝茶聊天,正好可以品品大红柑。
本人胃不太好,主要喝熟普,大红柑皮厚、色深、性温和,柑皮糖分很高,用大红柑陈皮制作的柑普茶,口感较为甜润,对胃肠刺激性相对要弱,同时,是高、低血压病的克星,有理气健脾、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抗雾霾,降血脂以及胆固醇,再者,大红柑内含更多果糖以及海绵松丝,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膳食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对于调节膳食平衡有较大的助益,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它的功效与作用对于年过不惑的我来说正好适合。不久前得了一颗润家品鉴装,正好再喝一下。
大红柑,一颗有30到50克,相当于四五个小青柑,不适合一颗一泡,一般把红柑柑皮掰碎和普洱茶匹配来泡,所以更讲究技巧,茶与皮的比例不同能够泡出不同的味道,在泡茶的过程中更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味道,更能够享受泡茶带来的乐趣。不过,我正好有个养生壶,够大,一整颗恰到好处,于是采用了煮泡法。
投茶量:一颗大红柑50克,水温:100℃,养生壶煮泡,注水量:2L。外界气温,38度,室内26度,品茶人,4人。地点,卧室飘窗。虽然简单,但是开心。
第一壶:开水方式煮沸即停,边泡边喝,汤色厚重,深褐色,透阳光可以看到那种深红,口感厚润粘稠,米汤感十足,柑香浓郁,满室浸润,味微苦,个人认为恰到好处,但朋友却说稍苦。回甘明显,且较持久,喉部粘甜,非常舒服。
第二壶,煮沸即停,边泡边喝,汤色不减,口感依然,苦感减弱,柑香依旧,回甘明显持久,喉部粘甜。
第三壶,煮沸即停,边泡边喝,汤色红郁,酒红透亮,柑香稍弱,润感十足,苦味淡,甜味现,醇厚甘香,顺滑有回甘,气味清香,个人感觉稍淡,朋友却说口感正好,看来我的口味相比是重了点。
第四壶,采用黑茶煮泡功能,汤色橙红,气味清香,同时可以明显体会到普洱茶味,口感顺滑,甘甜可口,回味久长,朋友评价说恰到好处。
喝到现在,基本上都喝的差不多了,就没有再往下进行。
看壶底,陈皮已经泡泛,仍有柑香,不过普洱似乎还可以再继续,不过大家都喝不了了,所以就告一段落。
就个人而言,非常喜欢前两壶的感觉,那种粘稠度,让人难以忘却。再加上陈皮的口齿留香,非常的惬意。好茶,好朋友,好心情,这个假期终于有了一个让我值得记忆的时刻!







这几天,几个朋友 的孩子在这里一起学习,几个朋友也经常在一起,于是,喝茶聊天,正好可以品品大红柑。
本人胃不太好,主要喝熟普,大红柑皮厚、色深、性温和,柑皮糖分很高,用大红柑陈皮制作的柑普茶,口感较为甜润,对胃肠刺激性相对要弱,同时,是高、低血压病的克星,有理气健脾、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抗雾霾,降血脂以及胆固醇,再者,大红柑内含更多果糖以及海绵松丝,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膳食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对于调节膳食平衡有较大的助益,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它的功效与作用对于年过不惑的我来说正好适合。不久前得了一颗润家品鉴装,正好再喝一下。
大红柑,一颗有30到50克,相当于四五个小青柑,不适合一颗一泡,一般把红柑柑皮掰碎和普洱茶匹配来泡,所以更讲究技巧,茶与皮的比例不同能够泡出不同的味道,在泡茶的过程中更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味道,更能够享受泡茶带来的乐趣。不过,我正好有个养生壶,够大,一整颗恰到好处,于是采用了煮泡法。
投茶量:一颗大红柑50克,水温:100℃,养生壶煮泡,注水量:2L。外界气温,38度,室内26度,品茶人,4人。地点,卧室飘窗。虽然简单,但是开心。
第一壶:开水方式煮沸即停,边泡边喝,汤色厚重,深褐色,透阳光可以看到那种深红,口感厚润粘稠,米汤感十足,柑香浓郁,满室浸润,味微苦,个人认为恰到好处,但朋友却说稍苦。回甘明显,且较持久,喉部粘甜,非常舒服。
第二壶,煮沸即停,边泡边喝,汤色不减,口感依然,苦感减弱,柑香依旧,回甘明显持久,喉部粘甜。
第三壶,煮沸即停,边泡边喝,汤色红郁,酒红透亮,柑香稍弱,润感十足,苦味淡,甜味现,醇厚甘香,顺滑有回甘,气味清香,个人感觉稍淡,朋友却说口感正好,看来我的口味相比是重了点。
第四壶,采用黑茶煮泡功能,汤色橙红,气味清香,同时可以明显体会到普洱茶味,口感顺滑,甘甜可口,回味久长,朋友评价说恰到好处。
喝到现在,基本上都喝的差不多了,就没有再往下进行。
看壶底,陈皮已经泡泛,仍有柑香,不过普洱似乎还可以再继续,不过大家都喝不了了,所以就告一段落。
就个人而言,非常喜欢前两壶的感觉,那种粘稠度,让人难以忘却。再加上陈皮的口齿留香,非常的惬意。好茶,好朋友,好心情,这个假期终于有了一个让我值得记忆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