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和朋友两个人(没有家长)一起去少数民族聚集地。
为什么要去呢,是因为复读的时候班上好多少数民族的同学,彝族,羌族,藏族。我的彝族同桌aga就一直邀请我们到西昌玩。考完试后我很怀念一年中大家相处的时候,在我最艰难最绝望的时光遇到了他们。他们的阳光感染了我,让我又重新回到生活中。
几年前也去过贵州的布依族那边,可能是父母在的原因,也可能是想其他事情去了,对他们的热情,风俗的感受也没有那么强烈。
这次在火把节那天,同行有五个同学,除了我和朋友是汉族从成都来,其他都是当地的彝族。那天还在当地发生了非常令我感动的事情,那天的场地是很朴素的,摊位上的座位很少,我们找了很久的椅子(离火把节开始还有大概五个小时),同学找了素不相识的一户彝族人家的院子里的一个有些破旧的桌子,人家里的一个老者看着我们过来后给我们拿了酒,又发现我和朋友不是本地人或许不太能喝酒后又给我们拿了可乐。
我们还和那户人家的一个哥哥打了一下午的扑克牌,(我的手气最佳,一直赢了一下午,哥哥感叹怪不得是成都的
)。我和朋友都是第一次在外面被这样接待,他们的热情款待让我们很是感动。哥哥和爷爷与彝族同学一起原本是可以用彝语交流的,为了照顾我和朋友听不懂,还是用不太标准的汉话。这又令人很感动。
晚上逛火把节,天南地北的人手拉手围着数米高的篝火跳舞,穿着彝族服饰招呼外地人加入,这又是只有西昌才有的景象了。
老实说,此前我对少数民族是怀有很大的怀疑的。这次去了西昌,我听到彝族同学聊天还是很感谢国家的优待,让他们生活富裕起来。要说在大城市,在成都,我不敢说一定会遇到这样热情的人。
我便在想,民族团结说起来也就是这样。
互相尊重,热情款待。
他们让我看到了,真切地体会到了那种金庸笔下的古道热肠。


为什么要去呢,是因为复读的时候班上好多少数民族的同学,彝族,羌族,藏族。我的彝族同桌aga就一直邀请我们到西昌玩。考完试后我很怀念一年中大家相处的时候,在我最艰难最绝望的时光遇到了他们。他们的阳光感染了我,让我又重新回到生活中。

几年前也去过贵州的布依族那边,可能是父母在的原因,也可能是想其他事情去了,对他们的热情,风俗的感受也没有那么强烈。

这次在火把节那天,同行有五个同学,除了我和朋友是汉族从成都来,其他都是当地的彝族。那天还在当地发生了非常令我感动的事情,那天的场地是很朴素的,摊位上的座位很少,我们找了很久的椅子(离火把节开始还有大概五个小时),同学找了素不相识的一户彝族人家的院子里的一个有些破旧的桌子,人家里的一个老者看着我们过来后给我们拿了酒,又发现我和朋友不是本地人或许不太能喝酒后又给我们拿了可乐。
我们还和那户人家的一个哥哥打了一下午的扑克牌,(我的手气最佳,一直赢了一下午,哥哥感叹怪不得是成都的

晚上逛火把节,天南地北的人手拉手围着数米高的篝火跳舞,穿着彝族服饰招呼外地人加入,这又是只有西昌才有的景象了。
老实说,此前我对少数民族是怀有很大的怀疑的。这次去了西昌,我听到彝族同学聊天还是很感谢国家的优待,让他们生活富裕起来。要说在大城市,在成都,我不敢说一定会遇到这样热情的人。
我便在想,民族团结说起来也就是这样。
互相尊重,热情款待。
他们让我看到了,真切地体会到了那种金庸笔下的古道热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