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X谈《最后安慰》
邱比用他轻柔的声音说明了童年和母亲一起去日本、加拿大的经验,如何逐一学习各种乐器,再到后来选择优人神鼓的表演艺术班,毕业后再去读北艺大戏剧系的路程。我觉得他像是用一种速度不快,但是很重点的方式,把我对他该有的认识做了些填补。
我也看到一个对声音有“绝对敏感”的人,逐渐开发自己的身体、动作、舞蹈、音乐、美感、心灵,像是点线面的自然展开。
邱比的穿着、神态都很美,但完全不给人压力,相信跟这些自然展开有关。那晚快分手的时候,邱比跟我说他有写一本小说。我的好奇当然马上被勾起,就请他寄给我。那就是《最后安慰》。
要决定出这本书完全不必犹豫。一如邱比创作音乐的独特,他的文字也一眼就能领会强烈的风格和美学,把你吸引住。邱比说的大意是:他写这本书,最主要的着眼点是,因为艺术的世界比较宽阔,各种创作都需要不受既有的规则束缚,需要奔放,所以人也比较容易迷失。为了避免自己迷失,需要清楚建构“我怎么会在这边、我将要到哪里去”的故事给自己听。所以,这本小说不是为了写作而写,更不是为了出版而写。
小说中有一些不同平常的标点、跳行,不是为了树立特异的风格,而是因为这本书本来就是一个音乐人为了服务自己而写。
邱比说这和他做音乐专辑不同。做音乐专辑的时候,他在创作的过程中会意识到曲风、形式的作用,但是写《最后安慰》却是内心、精神世界里的自己做更严格的对话。
邱比和我见面的那天,恰好这本书写到了收尾,他回答完“我为什么在这里”的问题,因此就把书稿寄给我了。我知道他在说什么。所以坐在那里一面听他讲,一面感触到现在才对邱比这部作品填补了一大块认识,很符合我从知道他这个人以来的规律,就不禁笑了起来。
那天邱比讲的另一点也很有意思。他说这部作品可能出得太早了。他说,除了为自己而写之外,他也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未来想了解他的人。因此,邱比以一种刻意模糊主旨、不易消化的方式书写,是想保存最单纯、最精致的东西。
他说可以把这本书想成一颗种子。如果要捱过千百年历练,那就要有厚厚的外壳。这样被大家稀释、讨论、误解,损伤外壳之后,未来的读者还是能在壳内找到这本书的“良心”。






邱比用他轻柔的声音说明了童年和母亲一起去日本、加拿大的经验,如何逐一学习各种乐器,再到后来选择优人神鼓的表演艺术班,毕业后再去读北艺大戏剧系的路程。我觉得他像是用一种速度不快,但是很重点的方式,把我对他该有的认识做了些填补。
我也看到一个对声音有“绝对敏感”的人,逐渐开发自己的身体、动作、舞蹈、音乐、美感、心灵,像是点线面的自然展开。
邱比的穿着、神态都很美,但完全不给人压力,相信跟这些自然展开有关。那晚快分手的时候,邱比跟我说他有写一本小说。我的好奇当然马上被勾起,就请他寄给我。那就是《最后安慰》。
要决定出这本书完全不必犹豫。一如邱比创作音乐的独特,他的文字也一眼就能领会强烈的风格和美学,把你吸引住。邱比说的大意是:他写这本书,最主要的着眼点是,因为艺术的世界比较宽阔,各种创作都需要不受既有的规则束缚,需要奔放,所以人也比较容易迷失。为了避免自己迷失,需要清楚建构“我怎么会在这边、我将要到哪里去”的故事给自己听。所以,这本小说不是为了写作而写,更不是为了出版而写。
小说中有一些不同平常的标点、跳行,不是为了树立特异的风格,而是因为这本书本来就是一个音乐人为了服务自己而写。
邱比说这和他做音乐专辑不同。做音乐专辑的时候,他在创作的过程中会意识到曲风、形式的作用,但是写《最后安慰》却是内心、精神世界里的自己做更严格的对话。
邱比和我见面的那天,恰好这本书写到了收尾,他回答完“我为什么在这里”的问题,因此就把书稿寄给我了。我知道他在说什么。所以坐在那里一面听他讲,一面感触到现在才对邱比这部作品填补了一大块认识,很符合我从知道他这个人以来的规律,就不禁笑了起来。
那天邱比讲的另一点也很有意思。他说这部作品可能出得太早了。他说,除了为自己而写之外,他也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未来想了解他的人。因此,邱比以一种刻意模糊主旨、不易消化的方式书写,是想保存最单纯、最精致的东西。
他说可以把这本书想成一颗种子。如果要捱过千百年历练,那就要有厚厚的外壳。这样被大家稀释、讨论、误解,损伤外壳之后,未来的读者还是能在壳内找到这本书的“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