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小猪又胖了起来。
猪小,肚子里塞不下太多东西,它也简单,从不要求更多,喂那么两件衬衫
、一条长裙、一把梳子和一支牙刷,就满足的饱了。我拍拍它,说:“小猪!我
们走吧!”
窗外,又飘着细雨,天空,是灰暗的。
拿起一件披风,盖在小猪的身上,扛起了它,踏出公寓的家。走的时候,母
亲在沙发边打电话,我轻轻的说:“妈妈,我走了!”“你吃饭,火车上买便当
吃!”母亲按住话筒喊了一声。
“知道了,后天回来,走啦!”我笑了一笑。
一个长长的雨季,也没有想到要买一把伞。美浓的那一把,怕掉,又不舍得
真用它。
小猪,是一只咖啡色真皮做成的行李袋,那一年,印尼 里岛上三十块美金
买下的。行李袋在这三年里跟了二十多个国家,一直叫它小猪。用过的行李都叫
猪:大猪、旧猪、秘鲁猪、花斑猪。一个没有盖的草编大藤蓝,叫它猪栏。
其中,小猪是最常用又最心爱的一只。人,可以淋雨,猪,舍不得。出门时
,母亲没有追出来强递她的花伞,这使我有一丝出轨的快感,赶快跑下公寓的三
楼,等到站在巷子里时,自自然然的等了一秒钟,母亲没有在窗口叫伞,我举步
走了。右肩背的小猪用左手横过去托着,因为这一次没有争执淋雨的事,又有些
不习惯,将小猪抱得紧了些。
只要行李在肩上,那一丝丝离家的悲凉,总又轻轻的拨了一下心弦,虽然,
这只是去一次外县。每一个周末必然坐车去外县讲演的节目,只是目的地不同而
已。
可是,今天母亲在接电话,她没有站在窗口望我。
车子开过环亚百货公司,开过芝麻百货公司,开过远东百货公司,也慢慢的
经过一家又一家路边挂满衣服的女装店。雨丝隔着的街景里,一直在想:如果周
末能够逛逛时装店,想来会是一种女人的幸福吧!那怕不买,看看试试也是很快
乐的,那么遥远的回忆了,想起来觉得很奢侈。
小猪的衣服,都旧了,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买新的。在台北,一切都很流行,
跟不上流行,旧衣服也就依着我,相依为命。这一份生命的妥贴和安然,也是好
的,很舒服。
候车室里买了一份《传记文学》和《天下杂志》,看见中文的《汉声》,虽
然家中已经有了,再见那些米饭,又忍不住买了一本。这本杂志和我有着共同的
英文名字,总又对它多了一份爱悦。“你的头发短了两寸。”卖杂志的小姐对我
说。
我笑了笑,很惊心,头发都不能剪,还能做什么?卖杂志的小姐,没有见过
。
剪票的先生顺口说:“又走啦!”
我点点头,大步走向月台,回头去看,剪票的人还在看我的背影,我又向他
笑了笑。
那一班午后的莒光号由台北开出时很空,邻位没有人来坐,我将手提包和杂
志放在旁边,小猪请它搁在行李架上。
前座位子的一小块枕头布翻到后面来,上面印着卖电钻工具的广告,位子前
,一块踩脚板。大玻璃窗的外面,几个送别的人微笑着向已经坐定了的旅客挥手
,不很生离死别。
月台上一个女孩子,很年轻的,拎着伞和皮包定定的望着车内,走道另一边
一个大男孩子,穿灰蓝夹克的,连人带包包扑到我的玻璃上来,喊着:“回去啦
!回去嘛!”
女孩也不知是听到了没有,不回去也不摇头,她没有特别的动作,只是抿着
猪小,肚子里塞不下太多东西,它也简单,从不要求更多,喂那么两件衬衫
、一条长裙、一把梳子和一支牙刷,就满足的饱了。我拍拍它,说:“小猪!我
们走吧!”
窗外,又飘着细雨,天空,是灰暗的。
拿起一件披风,盖在小猪的身上,扛起了它,踏出公寓的家。走的时候,母
亲在沙发边打电话,我轻轻的说:“妈妈,我走了!”“你吃饭,火车上买便当
吃!”母亲按住话筒喊了一声。
“知道了,后天回来,走啦!”我笑了一笑。
一个长长的雨季,也没有想到要买一把伞。美浓的那一把,怕掉,又不舍得
真用它。
小猪,是一只咖啡色真皮做成的行李袋,那一年,印尼 里岛上三十块美金
买下的。行李袋在这三年里跟了二十多个国家,一直叫它小猪。用过的行李都叫
猪:大猪、旧猪、秘鲁猪、花斑猪。一个没有盖的草编大藤蓝,叫它猪栏。
其中,小猪是最常用又最心爱的一只。人,可以淋雨,猪,舍不得。出门时
,母亲没有追出来强递她的花伞,这使我有一丝出轨的快感,赶快跑下公寓的三
楼,等到站在巷子里时,自自然然的等了一秒钟,母亲没有在窗口叫伞,我举步
走了。右肩背的小猪用左手横过去托着,因为这一次没有争执淋雨的事,又有些
不习惯,将小猪抱得紧了些。
只要行李在肩上,那一丝丝离家的悲凉,总又轻轻的拨了一下心弦,虽然,
这只是去一次外县。每一个周末必然坐车去外县讲演的节目,只是目的地不同而
已。
可是,今天母亲在接电话,她没有站在窗口望我。
车子开过环亚百货公司,开过芝麻百货公司,开过远东百货公司,也慢慢的
经过一家又一家路边挂满衣服的女装店。雨丝隔着的街景里,一直在想:如果周
末能够逛逛时装店,想来会是一种女人的幸福吧!那怕不买,看看试试也是很快
乐的,那么遥远的回忆了,想起来觉得很奢侈。
小猪的衣服,都旧了,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买新的。在台北,一切都很流行,
跟不上流行,旧衣服也就依着我,相依为命。这一份生命的妥贴和安然,也是好
的,很舒服。
候车室里买了一份《传记文学》和《天下杂志》,看见中文的《汉声》,虽
然家中已经有了,再见那些米饭,又忍不住买了一本。这本杂志和我有着共同的
英文名字,总又对它多了一份爱悦。“你的头发短了两寸。”卖杂志的小姐对我
说。
我笑了笑,很惊心,头发都不能剪,还能做什么?卖杂志的小姐,没有见过
。
剪票的先生顺口说:“又走啦!”
我点点头,大步走向月台,回头去看,剪票的人还在看我的背影,我又向他
笑了笑。
那一班午后的莒光号由台北开出时很空,邻位没有人来坐,我将手提包和杂
志放在旁边,小猪请它搁在行李架上。
前座位子的一小块枕头布翻到后面来,上面印着卖电钻工具的广告,位子前
,一块踩脚板。大玻璃窗的外面,几个送别的人微笑着向已经坐定了的旅客挥手
,不很生离死别。
月台上一个女孩子,很年轻的,拎着伞和皮包定定的望着车内,走道另一边
一个大男孩子,穿灰蓝夹克的,连人带包包扑到我的玻璃上来,喊着:“回去啦
!回去嘛!”
女孩也不知是听到了没有,不回去也不摇头,她没有特别的动作,只是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