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人类学吧 关注:51,051贴子:2,720,461

现在流行的祖源分析并不靠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结果充其量只能说明你与现代信阳/北京/莆田/广州汉族的基因相似度有百分之多少,请看详细:
之前一直有个疑问,他们祖源分析中北方汉族纯度,南方汉族纯度之类,究竟是以什么为标准测定的,直到昨天看到23魔方工作人员说以3代祖先没有与外地人外族混血的现代汉族人的基因作为100%纯汉族的标准,我立刻就觉得有问题了:
祖源分析就其标题含义来说,是应该以民族远古起源时的基因为参考,来分析我们身体中有多少该民族的成分的,否则就不应该叫祖源分析而应该叫现代民族成分分析
而23魔方却以现代人基因为参考,认为3代人没有混血就是纯汉人了,却不知道这3代人再往前的祖先已经经过了中国数千年的混血,一点也不纯了(根据《y染色体与东亚族群演化》《遗传学证实汉文化的扩散源于人口扩张》,汉族本身都是古羌人与苗瑶百越东夷东胡等族群的混血,y染色体+线粒体总体平均来看的话汉人基因北方少于54.4%,南方少于45.1%,已经不存在纯种的汉族,那么也不存在可以拿来作为参考标准的纯北方汉族,纯南方汉族了,并且南方汉族这一概念本身就有问题,汉族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甘肃青海的古羌人,当时南方全都是苗瑶百越,并不存在汉族,后来的南方汉族都是北方汉人南下与苗瑶百越混血形成的)
又看到微基因官网显示,以现代河南信阳汉族作为纯北方汉族的标准,现代福建莆田汉族作为纯南方汉族的标准
23魔方以现代北京汉族作为纯北方汉族的标准,现代广州汉族作为纯南方汉族的标准
那么这种祖源分析就更加没有意义了,其结果充其量只能说明你与现代信阳/北京/莆田/广州汉族的基因相似度有百分之多少
有人解释说,祖源分析并不是直接照搬信阳/北京/莆田/广州汉族的数据,而是经过分析,尽可能剔除当地汉族中的少数民族基因成分,得到纯种汉族成分数据
那我又要说,所谓的“少数民族基因成分”本身也有问题,因为这个少民成分的测定同样也是以现代少数民族为标准,而现代少数民族也是经过了几千年混血,早已不纯了


IP属地:北京1楼2019-08-27 23:45回复
    非常不靠谱,我的藏缅基因一点没有测出来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8-28 00:14
    收起回复
      2025-08-18 00:44: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北京广州这种外地人云集的移民城市......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08-28 00:33
      收起回复
        言之有理


        4楼2019-08-28 00:39
        回复
          你码那么多字干啥玩意儿?概括下来就四个字:以今推古!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8-28 01:21
          收起回复
            早就不看国内的这些搞笑分类了,我现在只看有古人的计算器。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8-28 07:41
            收起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8-28 07:50
              回复
                你把祖源和民族成分搞混了。祖源是以Y染来划分,民族成分是以常染来划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8-28 09:25
                收起回复
                  2025-08-18 00:38: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原文地址:《莱阳县志》记载本市各个姓氏考证(转自莱阳吧,未考证)
                  原文作者:qingdaoxxghp
                  唐宋故冢
                  谭氏 司马长后散居五区院西等村。
                  张氏 进士忭后於宋称盛明后乃潕式微居城内一区埠前等村
                  赵氏 武举常后世居凤栖里金有植格兄弟,明清最盛,有进士文燿士骥未彤及孝廉曾散居县内各村而均用於明兴后隐居今海阳赵疃遂别自为族清初有维旗凡散居三区濯村湾头廒子憩稼庄六区石格庄南岩七区河庄八区庄扶等村,皆自彼出也
                  孙氏 其先人福山人也,唐末徙,清初有进士元亨,今其裔不详。
                  金元故冢
                  宫氏 世居濯村,其先宁海人,进士礼之曾祖徙,金元间多仕宦者散居县内各村,即墨蓬莱牟平宁海改称海阳宫氏亦其族云。
                  隋氏 其先河南固始人,后徙栖霞县尹宝之祖迁元多仕宦,凡散居县内各村皆其裔也。
                  于氏 库使剡之族,世居宣化坊,元明间仕宦颇盛析二区梁好泊等村。
                  明副使守礼之族,世居濯村,今已式微。
                  盖氏 太守通之族,世居三区凤头村,析姜疃庵里森埠庄盖家庄子上夼大策等村。
                  曲氏 万户济民之族明有进士锐其裔不详,而一区小庄六区棘林大夼诸曲其先世亦未详也。
                  滕氏 懐远大将军显之族世居六区冯北村,明有进士纪中间失系。
                  崔氏 巡检林之族,其先栖霞人,徙居九区店埠散处县西南各村。
                  执中之后,其先博陵人执中官莱州知府时占籍三区崔格庄析居县东南各村。
                  张氏 元末自乐安迁居九区双山,明有进士梦鲤累世簪缨不绝县内张氏多属此族。
                  杨氏 籍杏坛坊其上世失系,明初有孝廉芒后徙五区徐格庄二区逍仙庄等村。
                  李氏 千户山之族,其先石匣人,今沽尤一带其族裔也。
                  明贡士威之族,其先金华人,於元末徙居城内儒林街后居一区庙在头等村。
                  咸氏 明明经惟一之族,其先金陵人,元末徙,散居一区南小平五区咸家庄等村。
                  宋氏 明进士黻之族,其先宁海人於元时徙居二区溪聚村析龙湾庄及一区阳关六区崔疃等村,清初有进士琬而二区赵格庄三区淳於六区西中荆之宋又别为族。
                  王氏 进之后,初居九区泊南村嗣徙六区蚬子湾散居城内及三区辛庄南众水穴坊庄等村,明有孝廉三重清进士章庶吉士兰升塾垿父子。
                  田氏 世居三区田家庄,传为漏户。
                  朱氏 世居六区朱家白庙村与滕氏同传为古户号南朱北滕。
                  贾氏 其先无锡人,於元末徙居九区前堤村,析二区辛格庄曹家沟三区大店六区贾家夼等村。

                  张氏 贡士泽之族,其先云南大理人由武定徙居三区杜家泊村隶靖海卫籍,散居迎甲庄张家灌张格庄鲍村宗格庄五处渡及二区赭埠诸村。
                  进士凫之族居五区小院房家疃等村。
                  孝廉本之族居五区望城村
                  又居三区石水头岭南头大泊子庵里宋村及六区三都河。诸张皆於明徙而各别为族,其先不详。
                  赵氏 居六区姜山镇者其先四川成都人,永乐时徙居九区百户屯者系出海阳城里他若居七区西馆者散布其西北一带居小森格庄清有孝廉通一散布其东北各村及居一区赵家埠子者亦皆各别为族皆於明徙。
                  左氏 其先章邱人,明初徙於,万历后科名乃盛,有进士之宜懋第散居县内各村而居九区左官屯者则别自为族其先不详。
                  宋氏 贡士经之族,其先长清人,永乐时徙,天崇间科名亦盛,有进士枚孝廉继澄散居城内及二区万柳五区徐格庄诸村。
                  李氏 贡士春之族,明初徙居城西关,崇祯末有进士岩散居一区小平鹤山后四区军寨六区李格庄诸村。
                  贡士荫之族,其先利津人,永乐时徙世居六区李家庄子,清有进士兆煦析穴坊庄贤友泉水头朱翠三区宅科诸村。
                  义民茂之族,籍五区李家疃,邑称为车道李,析居附近各村四区瑞台清有进士瀛瑞。
                  清赐翰林院检讨晃之族,居五区大野头村,析六区后留格庄等村。
                  清进士赞元之族,其先福建人,从军占籍大嵩卫,清初析三区玩底桥头六区穴坊庄郝格庄吕仙庄九区南仙庄诸村。
                  清贡士衡之族,世居三区玉泉庄。
                  又居七区李格庄者,其先栖霞人,六区岭前李权庄者其先无锡人传明初徙而居三区上鲍村者传为占山户,他若三区埠前六区蒲里躬稼庄前留格庄诸村亦均各别为族,传迁自云南。
                  姜氏 懐远将军淮之族,其先宁海人,徙城南关,崇祯间有进士埰垓兄弟,散居一区姜家庄六区?埠五区大疃三区憩稼庄等 村。
                  清进士炤之族居五区丁格庄。
                  清进士世升之族居一区郝格庄。
                  清进士宗泰之族,洪武间徙居五区瓦屋庄。
                  又居三区朱皋村者,其先宁海人,他若六区泉水头姜山镇亦均各别为族,姜山初志称姜家山,其族先世或盛,今式微。
                  周氏 进士伯达之族,其先淮南人,弘治时徙居一区臧家疃析城内及朱姜六区黄格庄诸村,清有进士正守一庶吉士悦让。
                  清孝廉诚若之族明初徙居八区院上村。
                  迟氏 贡士大器之族,其先掖县人,徙居姜山镇,崇祯末有进士鑛,又居三区元庄者则传迁自云南。
                  王氏 孝廉纳谟之族,居二区大陶漳村,明末有茂才嶨。
                  进士秀之族,居一区赵疃,析西至泊四区泊子等村,清有进士铤孝廉右弼。
                  孝廉用谟之族,其先平度人,徙居八区花园头村。
                  都司洁之族,其先青州人,明初徙居二区芦儿港村
                  贡士曰愈之族,其先栖霞人,洪武间徙居三区憩稼庄,清季有贡士溥原析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8-28 10:22
                  回复
                    魔方早就说了,以现代人基因为样本,不是祖源。还有,楼主最后一段话没有理解清楚,剔除少数民族基因不是直接把当今少数民族身上的基因剔除出去,而是通过其他的方法,有好几种方法,但是太深奥我也搞不懂,总之不是直接把采集基因的样本进行比较,也不是直接把从少数民族身上发现的基因剔除出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8-28 10:23
                    回复
                      清孝廉燮合之族,其先青州人,明初徙居五区桃源庄,析柴口村,光绪间有孝廉守和。
                      清贡士泽溥之族,其先青州人,明初徙居一区转曲连,析柏林庄小埠顶等村。
                      清武孝廉冠玉之族,其先青州人,明初徙居一共鹤山后,析四区水岔七区产芝等村。
                      清进士寰清之族,其先文登人,徙居六区山后村。
                      清进士树玉之族,居七区院裏村。
                      清通判锷之族,其先大名人,明中叶自淄川徙居六区崔疃析岔裏村。
                      又居三区石庙桥头?埠店路格庄五龙诸村者亦均各别为族。
                      黄氏 仓大使美之族,其先枣强人,明初徙今海阳三驾里,子极迁三区五龙村,崇祯间有贡士阁。
                      又居三区岚子村者,其先即墨人,他若六区黄格庄黄家庄大格庄,五区古城庄诸村亦别为族。
                      于氏 孝子宁之族,其先云南人,明初由文登斥山徙,始居二区于家疃,继迁照旺庄,析三区横岭口山后等村,清季有进士铭训。
                      清贡士化鲲之族,其先文登人,徙居九区于家张格庄。
                      清武孝廉云龙之族,居一区四真庄。
                      又居一区柳古庄三区宅上大河口五龙于格庄六区于家庄杜林头河前姜山镇者均称迁自文登大水泊而各别为族。
                      刘氏 进士兆文之族,其先南昌人,明初徙籍右坛坊,今居一区西至泊五区刘家庄等村。
                      贡士派之族,其先胶州人,徙居九区索兰,析我乐及五区石桥泊等村。
                      使司右参议汉式析六区躬稼庄村。
                      贡士四端之族,居七区南墅村,分布其区西部。
                      清孝廉崛起之族,居三区北石础村。
                      又居三区后森埠姜疃大汪格庄六区贤友后河前洼儿裏村者均各别为族。
                      董氏 贡士时达之族,其先藁城人,明初徙,有孝廉嗣朴明经历雷茂才樵凡散居一区鹤山后朱省二区田格庄黄崖底吴格庄三区石水头五龙六区冯北诸村其族裔也。
                      吕氏 孝廉谔之族,其先新安人,洪武初占籍城南关,后徙泉水析六区白庙留格庄等村清有进士孚凤。
                      清贡士绎如之族,其先乌沙卫人,明初徙居六区程格庄吕仙庄等村。
                      又居三区田村者析六区吕家滩而六区泽口与传称为占山户居寄马埠者亦均各别为族。
                      沈氏 贡士梦麒之族,其先登州卫人,自梦麒兄弟徙,居九区我乐村,再迁孙受镇。崇祯间有进士记迅后移於沈家庄。
                      孙氏 进士旬之族,其先宿迁人,洪武间徙籍杏坛坊,其后散居一区叶家庄小埠顶等村。
                      进士延浻之族,居一区庄子台子五区天桥屯等村。
                      孝廉扬声之族,居一区留衣庄二区照旺庄等村。
                      清进士大儒之族,居九区孙家汇村。
                      清孝廉牧伯之族,居六区葛岭村。
                      又居二区孙家夼者析五区冯格庄旧店等村,而六区浮山下庄洼儿裏三区小滩湾头上鲍村诸村亦皆各别为族。
                      任氏 进士芹之族,居城南关一区大汪家疃等村。
                      薜氏 贡氏焯之族,其先薜家岛人,初居三区薜村,再迁河马厓村,崇祯末有贡士塽。
                      嵇氏 贡士巅之族,籍贤古坊,析一区神山后六区?埠七区寨裏等村。
                      梁氏 孝廉升之族,散居三区高格庄薜村二区梁家夼护驾崖六区紫岚等村。
                      修氏 孝廉睿之族,居二区止凤源水夼诸村。
                      又居六区埠西村者,则析自海阳东村,别为一族。
                      高氏 进士出之族,世籍海阳灰村,析一区西古城七区鲁格庄高家屯诸村。
                      又居三区石水头六区埠后东中荆诸村者别为一族。
                      乔氏 贡士世辉之族,居一区小平村。
                      钟氏 孝廉四达之族,居二区钟家院村。
                      尹氏 贡士天麟之族,其先传迁自云南,居六区马家泊村。
                      清贡士峤之后,居三区鹤山口村。
                      又居五区野头村者,别自为族。
                      阎氏 贡士恭之后,居一区沐浴村。
                      杨氏 贡士希齐之族,居五区响水沟村。
                      夏氏 贡士书之族,居一区姚格庄。
                      陈氏 进士宪之族,居一区叶家庄。
                      清孝廉本立之族,居三区胡城村。
                      荀氏 孝廉如桂之族,其先颍川人,后裔不详。
                      丁氏 清孝廉元任之族,其先海州人,由诸城徙居六区团旺等村。
                      郭氏 清贡士绍伋之族,居二区红土崖村。r>展氏 清贡士天赐之族,居七区贤古村。
                      尉氏 清贡士良翰之族,其先尉氏人,明初徙居城东关一区李家疃等村。
                      又居六区蒲裏村者,今已式微,则别自为族。
                      初氏 清进士元方之族,元方孙有进士彭龄乔龄散居三区北黄院上陶格庄胡城六区李格庄及即墨海堤诸村。
                      倪氏 清贡士昆之族,籍瓦马村,析居二区倪家店三区东宅及牟平县。
                      耿氏 清贡士光之族,散居九区黄湾头马家泊张格庄六区大河头等村。
                      位氏 清贡士念祖之族,其先历城人,明中叶徙居三区窰头村而马家泊村又别自为族。
                      葛氏 清武孝廉寿宁这神笔,世居九区管村,析葛家疃南葛村夏格庄等村。
                      苏氏 清孝廉贻英之族,其先苏州人,永乐间徙居姜山外镇析泽口曲格庄等村。
                      朱氏 清孝廉钫之族,其先出自惠帝弘治间徙初居六区贾家夼迁朱家夼。
                      又居九区徐家庄者,其先石匣人,洪武间以官宁海徙居,与山前夼朱氏均各别为族。
                      车氏 清贡士鹏翔之族,传为占山户,居三区下鲍村。
                      又居六区南泊子者,则徙自海阳行村,别为一族。
                      战氏 清贡士帅之族,居二区三里店,析豹础铺村。
                      又居一区半坡禇家疃二区废坊八区战家会河头者均各别为族。
                      唐氏 清贡士文丽之族,居二区南曲格庄。
                      清贡士化昌之族,居二区山前店。
                      史氏 清武孝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8-28 10:24
                      回复
                        楼主你看看这几个图片,上图是魔方社区管理员的解答。下面几张是魔方app的。这几张图就充分地告诉你从人身上提取出来的基因样本是经过分析筛选了以后才做出用来比对的参考集的。还告诉你把异族基因剔除出去的一种方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8-28 10:39
                        收起回复
                          客服小白没有专业得知识,和生信技术是两回事,你见过微基因信阳人测出纯北汉,还是23魔方魔方北京测出纯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8-28 11:21
                          收起回复
                            楼主,你所说的按照父系+母系的方法北方汉族纯汉血统少于54.4%,南方汉族血统少于45.1%。这个数据是哪里来的?你是自己的推测还是相关部门的计算结果?还有,你怎么定义纯汉族的?是以汉朝为准还是以四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为准?你所说的父系+母系的方法中父系是不是指O3?如果是,那就是以龙山文化为准的。可龙山文化那个时候华夏族都还没有形成。更何况你还说汉族是古羌人+少数民族形成的呢!龙山文化那个时候古羌恐怕还没有形成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8-28 12: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