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读过龙应台的一些作品,也听过她的一些言论,这位“颇负盛名”的女作家其实一直对新中国取得的成就心存偏见。而对于“国家“,龙女士显然是没有任何概念的。
2010年她受邀在香港大学演讲,主题是“一首歌,一个时代”。
她问台下的听众“你的人生启蒙歌曲是什么?”
浸会大学副校长周玮立站起来说:“我记得是刚进大学的时候,很多师兄带我们唱的《我的祖国》!”
龙应台满脸惊讶:“真的?《我的祖国》怎么唱?”
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在场的听众竟然齐声合唱起这首在中国内地家喻户晓的爱国歌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歌声从最开始的零零散散,到后来越来越大声,越来越整齐,最后变成全场大合唱。
龙应台只好尴尬地连声“呵呵呵”。
她的意料之外却在我们的情理之中!
可能龙女士不知道的是,《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在电影还未上映时,这首歌就已经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广为传唱。
而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发生在1952年10月,为了攻占上甘岭和五圣山,美军在我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防御阵地上,共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我支援军击退美军营以上规模冲锋25次,营以下规模冲锋653次,反复争夺阵地59次,战至最后我军只失去了537.7高地前沿的两个班阵地。
此役我军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让进攻的美韩军感到绝望,我军在全世界面前打出了国威军威。朝鲜战争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也是我们中国人真正站起来的标志,当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时候,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会相信,“不是你说站起来就站起来”,直到我们打败了第一军事强国,世界才承认我们是真的站起来了,才承认我们开始崛起了!
当然关于崛起,龙女士显然是不明白国家崛起之意义。
2015年,龙应台在北京大学做了一篇名为《不在乎大国崛起,只在乎小民尊严》的演讲,向我们最高学府的学子们“贩卖”她的价值观。我不理解的是她竟然把“大国崛起”和“人民尊严”剥离开来,人类文明史几千年,试问有哪个弱小国家的子民有过尊严?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积贫积弱,连皇帝都被追着到处跑,百姓更是贱若草芥,何谈尊严?龙女士估计忘记了:区区一两万八国联军就能堂而皇之攻入一国之都杀人放火;东郊民巷的外国大使馆门口张贴的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英、美、日军舰上的水手们每天在长江上通过射击岸上的中国人来练成神枪手;还有那些在自己的家门口被日军屠杀的平民,在景明楼里被美军凌辱的民国名媛!在中国弱小的年代,尊严何在!
再看看今天的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这些国家有龙女士所说的“小民”的尊严吗?
2018年9月,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在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怒斥美国以谎言为由发动侵略战争,发言刚刚开始,英美代表就纷纷离场,这就是一直号称“民主法治人权”国家的表现,而这位年迈的老人,势单力孤,即便拼尽全力也无法阻止英美联军对叙利亚的空袭,会后他独自在联合国休息厅里黯然落泪,心里想的一定是:“只怪我的国家不够强大。”
中国为什么要崛起,要自强,那是因为当今世界丛林法则依然大行其道,“落后就要挨打”依旧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龙应台看到英美一枚枚导弹射向中东无辜的平民;善良无辜的叙利亚小女孩看到摄像机镜头都会举起双手;道貌岸然的霸权国家拿着一管“洗衣粉”就敢侵略一个主权国家......她还会言之凿凿:我不在乎大国崛起?
弱不禁风的国家从来没有尊严,“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这是些连中学生都明白的道理,贵为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的龙应台竟然是非不分,看来龙女士真的只适合小清新、小确幸、小布尔乔亚,适合在自己优美的文字中自我感动,但是即便她的语言再优美,也掩盖不了她苍白空洞的灵魂。
以上来源微信公众号:独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