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兴安大街西段一路走来,直到燕山大路的交叉口正赶上一个红灯,便随川流的人群停了下来。燕山大路上穿梭的汽车往来于这座城市的心脏,宣泄嘈杂。汽车尾气渲染了这里的繁华让我有点作呕,和着空气中的烟尘一同被我吸进肺里,沉淀,积累,让我呼吸沉重。
这是一个以牺牲环境而赢得快速崛起的工业化的城市,暴富的人群开着高档的汽车在路上炫着自己的富有,高地拔起的建筑显示着这里的繁华,而在他们背后隐藏的是贫富差距悬殊下夜幕的暗流涌动,欲望、冲动、黑暗、罪恶交织在一起,让很多人迷失、堕落、甚至去而不返。
随着匆匆的人群穿过燕山大路,在十字路口的一个眼镜店下,我突然被一阵二胡的声音吸引,低头望去,原来二胡的声音是由路口一个年老的乞丐拉出来的。我一阵心动,感觉这声音有点耳熟,忽然我又想起来:前几日的一个晚上我在东安门口也曾听过,当时我正准备去超市,并未来的及细听,本想等买完东西出来给他点零钱,结果等我出来他却走了,心里添了点遗憾,但当时也没有过多在意。没想过了几天在这里又遇上了这位乞丐,于是我在衣兜里摸了个五毛的硬币,弯下腰来放在他面前的一个搪瓷的缸子里。可等我弯下腰后才发觉缸子里面几乎都是一元钱的,我有点不好意思,于是在口袋里又摸了一张一元的纸币,继续弯下腰,把钱轻轻放在里面,然后直起腰转身飞快的离去。老人就像没有发现我一样,依然半闭着眼,面无表情,继续他的二胡独奏。他拉的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曲声幽沉,虽然在我的转身离开后二胡声很快便淹没于尘音的喧闹,但那婉郁之音穿胸而过,似在心中打了无数的小结,郁郁、幽深。我内心不能平静,他就象文章里描写的瞎子阿炳那样:“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老人约摸70来岁的光景,穿了一件旧的绿上衣,头发斑白,斜倚着坐在路旁的栏杆边,身前是一个破旧的白色搪瓷缸,眼睛半眯着,只有怀里抱着的二胡发出吱吱呜呜的声音。他似乎根本不关心别人的去留,也不对任何人的施舍表示感谢,他沉浸在自己的音乐里,忘我独享。每天我在大街上走过都要遇到很多的乞丐,他们各自施展着自己的演技来博取大家的同情,我每次都准备一些零钱,碰到了总要给上一点,哪怕我知道他是骗人的也总是如此,因为我坚信我的微薄的一点施舍哪怕是对一个人有用也是好的,所以我从未停止过。有时你给了一个,另一个甚至会把缸子里面的硬币摇的很响,让你承受没有零钱时的尴尬。
第二天我又带了些零钱特意去了一次路口,想好好听听老人拉的二胡,结果他却没有在。像这样一位垂垂老者,一生的沧桑都已化做了二胡声,悠悠的倾诉。他虽很贫穷,但却不像其他人那样惟利的乞讨,也不会因为你多扔给他几块钱而摇尾乞怜,他在高傲的用心在博得你的施舍。你可以轻视他,可以忘记他,但是你不应该蔑视他,他所坚守的心灵的执着,是我们很多人都不能企及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诱惑面前谁又能坚守自己的本色?谁又能“不为五斗米折腰”?谁又能“安能使我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到是这样一个垂暮乞者用他的坚守鞭笞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汗颜。
2009年04月22日夜
这是一个以牺牲环境而赢得快速崛起的工业化的城市,暴富的人群开着高档的汽车在路上炫着自己的富有,高地拔起的建筑显示着这里的繁华,而在他们背后隐藏的是贫富差距悬殊下夜幕的暗流涌动,欲望、冲动、黑暗、罪恶交织在一起,让很多人迷失、堕落、甚至去而不返。
随着匆匆的人群穿过燕山大路,在十字路口的一个眼镜店下,我突然被一阵二胡的声音吸引,低头望去,原来二胡的声音是由路口一个年老的乞丐拉出来的。我一阵心动,感觉这声音有点耳熟,忽然我又想起来:前几日的一个晚上我在东安门口也曾听过,当时我正准备去超市,并未来的及细听,本想等买完东西出来给他点零钱,结果等我出来他却走了,心里添了点遗憾,但当时也没有过多在意。没想过了几天在这里又遇上了这位乞丐,于是我在衣兜里摸了个五毛的硬币,弯下腰来放在他面前的一个搪瓷的缸子里。可等我弯下腰后才发觉缸子里面几乎都是一元钱的,我有点不好意思,于是在口袋里又摸了一张一元的纸币,继续弯下腰,把钱轻轻放在里面,然后直起腰转身飞快的离去。老人就像没有发现我一样,依然半闭着眼,面无表情,继续他的二胡独奏。他拉的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曲声幽沉,虽然在我的转身离开后二胡声很快便淹没于尘音的喧闹,但那婉郁之音穿胸而过,似在心中打了无数的小结,郁郁、幽深。我内心不能平静,他就象文章里描写的瞎子阿炳那样:“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老人约摸70来岁的光景,穿了一件旧的绿上衣,头发斑白,斜倚着坐在路旁的栏杆边,身前是一个破旧的白色搪瓷缸,眼睛半眯着,只有怀里抱着的二胡发出吱吱呜呜的声音。他似乎根本不关心别人的去留,也不对任何人的施舍表示感谢,他沉浸在自己的音乐里,忘我独享。每天我在大街上走过都要遇到很多的乞丐,他们各自施展着自己的演技来博取大家的同情,我每次都准备一些零钱,碰到了总要给上一点,哪怕我知道他是骗人的也总是如此,因为我坚信我的微薄的一点施舍哪怕是对一个人有用也是好的,所以我从未停止过。有时你给了一个,另一个甚至会把缸子里面的硬币摇的很响,让你承受没有零钱时的尴尬。
第二天我又带了些零钱特意去了一次路口,想好好听听老人拉的二胡,结果他却没有在。像这样一位垂垂老者,一生的沧桑都已化做了二胡声,悠悠的倾诉。他虽很贫穷,但却不像其他人那样惟利的乞讨,也不会因为你多扔给他几块钱而摇尾乞怜,他在高傲的用心在博得你的施舍。你可以轻视他,可以忘记他,但是你不应该蔑视他,他所坚守的心灵的执着,是我们很多人都不能企及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诱惑面前谁又能坚守自己的本色?谁又能“不为五斗米折腰”?谁又能“安能使我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到是这样一个垂暮乞者用他的坚守鞭笞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汗颜。
2009年04月22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