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545,808贴子:16,875,557
  • 60回复贴,共1

实现计划经济的条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精神和物质条件两方面


1楼2019-09-09 08:49回复
    从精神方面必须具备能限制人们欲望的思想,共产主义信仰最多只是一种经济信仰,理论上是为劳动者赋予最大权利的信仰,人的欲望则五花八门,所以用共产主义信仰是不能支撑计划经济体系的。
    你必须把人们欲望控制在通过计划手段能实现的范围内,才能保证计划经济的实施。
    因此一些极端限制人类欲望的如苦行僧的思想、禁欲思想、渴望离世出家的思想以及对出格的欲望行为有极端处罚措施的思想比较适用。


    2楼2019-09-09 08:53
    收起回复
      2025-08-02 15:34: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从物质方面讲,资源溃乏是导致人们能普遍接受计划经济的物质条件。
      注意资源溃乏必须是先天条件,如果资源丰富,只会人为的搞成了溃乏,这会产生不服气人类情绪。人们会怀疑有没有搞错的可能,这种情绪会导致人们对计划经济接纳的程度。虽然最终体现为情绪,但归根到底是人们对本国资源丰富程度的理性判断。


      4楼2019-09-09 08:58
      回复
        结合国情从现实角度,一方面虽有宋明理学梦断欲念思想在前,又有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高尚情操在后,但还是缺乏一个能说服民众去自觉自愿禁欲,让人们把生活所需仅限定在吃喝拉撒简单范畴的思想体系,这种东西只可能出现在较极端的宗教理念中,在哲学思想范畴不常见,因此从精神领域让人们欣然接受计划经济就有了很大的难度。
        从物质角度,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度又不是如阿富汗般高山+沙漠的地貌,虽然有贫瘠之地但更有富饶之乡,因此物质条件同样难度巨大。


        5楼2019-09-09 09:07
        回复
          《资本论》最早是由日本人翻译的,所以国人学习的马著作翻译自日本,有些称谓是日本人使用的中文方式,为什么最早是日本对计划经济感兴趣就非常符合本贴定义的条件,因为日本是个先天的资源溃乏的国家。
          当然这么个先天不资源不足的国家现在也不是什么计划经济,说明条件是死的,但是人却是活的,经过人们的努力奋斗,资源溃乏的国家如日本这样的,同样可以不用实施计划经,人们可以生活在具有琳琅满目商品的社会


          6楼2019-09-09 09:19
          回复
            没有经历计划经济者,淡计划经济就是猜想。
            计划经济每个人必须主动积极地参加劳动。计划经济的缺点,是没有好办法提高懒人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集体主义思想,大公无私的精神,是在计划经济社会环境中自然产生的,不是每个人本身具备的。
            如果一个集体没有搞得好,每个人的集体主义思想就不完备。


            8楼2019-09-09 10:56
            回复
              计划经济体系比市场经济体系,从管理方面来说,要复杂无数倍。
              因为,计划经济体系下的集体,不但要负责生产,同时要负责衣食住行教育医疗文化娱乐旅游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每一项没有做得好,就直接影响生活劳动的积极性。
              现代企业中,已经很难找得到过去那种身先士卒领导干部了。


              9楼2019-09-09 11:08
              收起回复
                用利益去激励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
                干部带头、以身作则参加劳动,鼓励先进、批评落后,是计划经济的激励机制。
                两种激励机制对比,一硬一软,相差悬殊。
                我认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条件,社会更适合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


                10楼2019-09-09 11:17
                回复
                  2025-08-02 15:28: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顺便也提一点市场经济。
                  因为各国对市场管理的方式不同,不好一刀切。如果不考虑国家对市场经济的管理,仅仅从市场角度,真要搞好市场经济一方面需要资本,另一方面需要合格的劳动者。
                  资本这个因素背后是经营良好、满足了市场需求的企业。相反把企业办成欠一屁股债的失败企业家应该被市场淘汰,同时这种企业也失去了资本,只剩下负债。这就把需求的因素考虑进去了。
                  所以把资本当成万恶之源的理论是错误的,就如同拒绝成功一样。


                  13楼2019-09-09 12:15
                  收起回复
                    科技越发展,生产的集约化程度越高。
                    生产集约化是很多人配合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完全改变了手工单一劳动的性质,要求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高。
                    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工厂相互配合的劳动生产模式,越来越接近集体计划经济的劳动生产模式。


                    14楼2019-09-09 12:34
                    收起回复
                      你给出来的是走样的计划吧>o<!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9-10 01:00
                      回复
                        注意本贴只谈计划经济实现的条件,不谈具体选择权,怎么选那是神仙的事与本贴无关。
                        从实现计划经济条件的现实例证角度,物质条件最接近的是日本,精神条件最接近的是阿富汗。
                        阿富汗虽然是看似穷山恶水的自然条件,但是这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储备实则比日本强得多,具备多种矿物且是交通要道,妥善开发经济会非常发达。物资相对丰富实现计划经济的物质条件方面就要减弱,资源溃乏实现计划经济的物质条件反而优越。


                        20楼2019-09-10 08:38
                        回复
                          目前确有一些所谓穷人思维、富人思维的说法和配套的教育措施。将思维做教条地定性。
                          富人会赚钱,但凡事用钱开路的思维,容易忽视了人类使用智慧的空间并导致创造力不足。
                          以1980年代的一部分电视剧《北国之恋》为例。
                          剧中的男主人没钱,只能自己用废弃材料建房子,自己想办法从小溪里引水,钻井引水、风力发电,搞生态农业,用人类智慧向自然获取一切所需。按现实定义这是典型的穷人思维。不过这就是创造力的泉源,人类的创造力就是在困境中被激发出来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人生体验。人类社会原本就是有阴有阳,有穷有富,穷不等于可悲和必须被抛弃。
                          大多数人类到人间来的目的都是感受人生,赚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社会要为大多数人提供稳定的感受人生的机会,这样社会发展才有后劲。
                          比赚钱更重要的是目标。个人的目标要经社会认可,一国的目标需要世界认可。
                          赚了很多钱,在世界各地都有豪宅还不如剧中的五郎用自己的智慧自己建造一套房得的快乐。
                          这么多豪宅能带走一个?犹太人最会赚钱最懂理财,他们却知道智慧才是真正能带走的东西。


                          21楼2019-09-11 12: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