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吧 关注:27,740贴子:536,996
  • 3回复贴,共1

【名家谈戏】郭宵珍:也谈黄梅小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源:安庆市文联


IP属地:安徽1楼2019-09-24 16:40回复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聊黄梅戏,分享我在表演和教学两个方面对黄梅戏传承、创新的经验和思考。
    先说说戏剧。戏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这些歌舞带有相当浓厚的宗教色彩。汉魏时期是戏剧的萌芽期,从那时起出现了汉代百戏如《东海黄公》、唐代有了歌舞表演《踏谣娘》。这些都是些由简单的人物装扮、进行娱乐表演,进而发展到表演故事。中唐以后,戏剧有了飞跃发展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演出方式,到宋金时期已产生了相对完整的戏曲表现形式,唱念做打,四位一体的表演,正如王国维先生总结的《以歌舞演故事》。从那时起中国戏曲迅速地跨入了它的青春期与成熟期。
    中国戏曲最繁盛时期,据统计有360多个剧种。称得上是戏曲艺术的百花园。在这个百花园中,黄梅戏只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从18世纪末的乾隆后期开始萌芽,到20世纪初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剧种。最初是以三打七唱自娱自乐形式发展起来的。两百年来,黄梅戏以其清新甜美、淳朴自然的风格,从农村的田间地头演到了城市,从国内演到国外,超越了语言的障碍,吸引了无数观众。
    有人统计过,黄梅戏是最受欢迎的五大剧种之一,最熟悉的经典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里程碑式的大戏,它们是严凤英、王少舫等前辈艺术家留下的宝贵艺术财富。没有一代代老艺人以及严凤英王少舫那一代艺术家的智慧和付出,就没有这门戏剧的继往开来。我认为征服观众的,除了这些经典大戏,还有那些欢快风趣的幽默小戏。这些小戏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记载着安庆的人文民俗,流传至今的经典目有36本大戏,72本小戏。大家比较熟悉的小戏有《打猪草》《闹花灯》《戏牡丹》《打豆腐》《游春》《闹黄府》《春香闹学》《瞎子算命》《纺线纱》《西楼会》《打纸牌》《补背褡》《蓝桥会》等等。这些小戏之所以能流传至今百看不厌的原因,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一、独到的剧本形式和艺术视角。这些小戏剧本结构简洁人物简单,故事素材来自生活贴近自然,拿现在的话叫“接地气”。小戏所讲的故事囊括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艺术加工以后,有的故事震撼人心,有的故事润物无声,有的故事令人捧腹。
    二、简洁的人物角色与行当。黄梅戏最初的舞台角色是以小生、小丑、小花旦为主的三小戏,围绕着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讲故事,展现出人物的清新俏丽、自然淳厚,表演风格贴近自然生活,又不失幽默。
    三、巧妙自然的情节结构。小戏浓缩了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民俗文化,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也有草根的真情实感,当然为观众所喜闻乐见。安庆至今还流行一句话:“天天打猪草,夜夜闹花灯”。
    作为具有皖省地方特色的戏曲,黄梅小戏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九十年代中期的一个冬天,那时候我还是在黄梅戏三团,随剧团到长春去演出,演的是《天仙配》《女驸马》《杜鹃女》等剧目。那天特别冷,地上结着非常厚的冰,剧场里面却暖烘烘的。演出以后,我和同事在剧场旁边找了一家东北特色的饭店,坐下来准备吃点东西。点菜的时候店主随意和我们聊起来,店主问我们是哪里人,来长春做什么的。一位同事就说:我们是安徽安庆人,店主惊讶地看着我们,说:“安徽的,安庆的”?他忽然“哦”了一下,叫道:“你们是不是来演黄梅戏的?”我们点点头说:是的。店主一下子兴奋起来说:“哦,黄梅戏,好好听呀”。他随即唱起“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在异地他乡听人唱东北口音的黄梅戏,既亲切又自豪,一下子拉近彼此的距离。黄梅戏如同一张文化名片,在全国拥有广大的受众基础,具有不可抗拒的亲和力。
    回到传承创新这个话题。不妨以我排演教学小戏《闹花灯》为例,谈谈我自身的演艺经验和在教学中进行的一些探索创新的体会。《闹花灯》这个戏,从诞生到现在已经两百多年了,一代代艺人在演出过程中剔除一些插科打诨,粗俗低级的语言,在舞台上不断打磨加以完善。这个小戏结构非常简单,情节也很单纯,从头到尾就两个人。观摩严凤英和王少舫的表演,就会感受到那时的黄梅戏表演自然,丝丝入扣,趣味十足。
    戏曲舞台艺术要发展,“天天打猪草,夜夜闹花灯”,也不能只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要跟得上时代的审美需要,要适应人们不断提升的欣赏水平,推陈出新才能传承和发展下去。怎么推陈出新、怎么发展?也是我思考得最多的问题。有人说,戏曲艺术是传统时代的产物,跟不上现代化的表现形式了,我说:非也!我们这个年纪应该还记得样板戏,样板戏都是表现现代体裁的,只讲表现手法。样板戏的艺术手法是对传统戏曲舞台很好的传承和创新。这里不赘述。我就结合着我演《闹花灯》是从九十年代小剧场演出开始。小剧场演出风风火火,上演了很多传统剧目,到九十年代中期,影视传媒和网络技术冲击着传统文化,先进的电子设备出现在戏曲舞台上,尤其亮丽的LED灯光背景、屏幕色彩均非常绚丽,再看《闹花灯》两个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就显得单薄了,也就在那个时候我开始思考:如何在不失传统黄梅戏风格中去传承,同时又在创新中与现代技术营造的氛围融合起来,凸显唱念做打的戏曲魅力?
    戏曲是视与听的舞台表演艺术,“无技不成戏”。有很多人对黄梅戏的定位是“歌”。说黄梅戏唱得流畅,舞得飘逸,但少见功夫缺乏绝活。我以为这也许正是黄梅戏表演艺术上的独有风格。王少舫先生说过:黄梅戏发展时间比较短,但是它肚子大,能装,有容乃大。黄梅戏发展是有很大空间的。
    2007年我离开舞台来到母校任教。学校分派给我排演的第一个剧目,就是给二年级学生排《闹花灯》。这好像是冥冥中上天的安排,让我来圆《闹花灯》的梦。戏与歌舞不同,戏曲表演是程式技巧,是虚拟意象,唱念做打讲究规范。《闹花灯》这出戏里表现的故事人物,不仅仅要模仿胖子、矮子、高子、瘦子,还要表现人物情绪,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和舞台经验。对二年级同学来说单纯去模仿舞台动作和调度,故事人物就缺乏感染力。怎样才能设计好这场欢天喜地的《闹花灯》呢?幸运的是当时我与经验丰富的何家铎老一起排练,既“因材施教”,也“因才施教”,经过一点点推敲,终于找到了突破口。第一,首先在气氛上突出一个“闹”字;第二,在动作设计上抓住一个“容”字。针对二年级的孩子既要“以戏促功”又要“以技保戏”,保存更多的戏曲程式动作、技巧为传统小戏增光添彩。找准定位后,我们开始设计动作。比如,排练王小六夫妻“急忙走急忙行不觉来到汴梁城,,,,,,抬起头来看那,看花灯那”这一段,为了气氛渲染,我们借鉴了花鼓灯的音乐“咚仓咚仓咚仓仓仓仓仓咚仓咚仓”,配合着花鼓灯的音乐加了一组表演动作进行舞蹈。当夫妻俩看到兴头上忽然满天响彻鞭炮声,满地旋转怒放烟花,原先表演这个情节是简单的,为了传递给观众一种氛围,我们在小六唱到“冲天炮放得高”时借鉴京剧锣鼓“上天梯”中的“仓才/仓才/仓才/仓才/仓才仓”,配合着锣鼓增加一组技巧动作:王小六是飞脚、蛮子转身指天再亮造型,小六妻这时是吸腿、蹲步捂耳朵、圆场、鹞子翻身再卧云,一左一右穿插;在“火老鼠地下跑”,同样配合了“上天梯”锣鼓,王小六的动作设计是扫堂腿、璇子转身弓箭步,小六妻的动作是涮腰、卧鱼翻身再指地,同时造型亮相。这组表演身段有技巧,有亮相,有造型,舞台上一下就活泛起来了,色彩丰富了许多,这在以前的传统戏中是没有的。同学们通过演这个戏既学到了传统小戏技艺,程式表演也得到了锻炼,小戏的舞台审美融入了现代元,也就是说戏好看了许多。当年学期结束,小戏彩排作为考试,得到前辈老师们的赞赏。第二年,我指导学生表演这出戏参加全国“小梅花”比赛获得“小梅花”第一名。
    黄梅戏界曾有人讲“一响遮百丑”,重唱,不重演。如果只重视声腔,那就是对“一响遮百丑”的曲解,或者没有理解这句话的完整含义。戏曲是以“唱念做打”四位一体的视听艺术,缺一不可。声腔美可以让观众忽略身段表演或舞台其他方面的不足。现在大多数戏曲演员(包括黄梅戏演员)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基本功的忽略。脚底下功夫最重要,有句行话“上台先看一步走”。很少有人下功夫了。只有圆场跑溜了,脚步练好了,脚下才有根,身上相对就美了。“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今天看好多戏曲舞台剧觉得不过瘾,就是这个原因。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戏迷票友唱的真好,韵味足,声音朴实,接地气,与专业的表演还是有些不同,也是这个原因。非专业的唱得好是因为他们“喜欢”,喜欢是最好的老师,我经常对学生讲,少看点手机,早点休息,早点起床,练一会功,一日不练三日回,一日不练自己知,三日不练观众知。
    从《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三部曲中,我们可以看到黄梅戏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也是带着时代烙印螺旋式上升的。今天讲创新,就是要立足于传统再去创新,先要解了什么是戏曲,要有能力去传承才谈得上创新。湖北黄冈今年的《大别上下的母亲》令人耳目一新,给人美感。第二天看了《胡普吖》,说实话,心里既高兴又别有一番滋味。
    表演是我的专业,讲是我的短板。今天在文人学者面前啰嗦这么多,可以说也是李主席借我斗胆了,主要是为接下来太湖《胡普吖》研讨会抛砖引玉。
    (本文根据作者在市评协第三期读书沙龙所作的演讲而整理)


    IP属地:安徽2楼2019-09-24 16:41
    收起回复
      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2-03 07: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