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福堂吧 关注:75贴子:744
  • 3回复贴,共1

慢话六安瓜片——(四良品质+七道工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到六安,这几年发展很快。说道六安茶,就不得不说六安瓜片,由于这几年宣传较到位,六安瓜片的知名度不断攀升!但是现在传统工艺六安瓜片却少之又少!传统六安瓜片到底是什么形状,为什么叫“瓜片”,它的制作工具、制作程序有哪些?这些都值得我们探究并传承。


1楼2019-10-12 17:04回复
    六安自古产茶丰富,品质优良,并且是重要的茶贡要地。据志书记载,早在公元956年(宋太祖乾德三年),宋朝庭下令在全国置十三个茶场,其中六安金寨就置有两处,一是麻埠川,一是开顺口。可见六安的茶叶生产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具有相当规模。明代农学家许次纾在《茶疏》中有云:“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清末民初,六安茶叶盛极一时,境内茶行遍布,大批茶商从事茶叶收购和贩运,还有一些富商在外埠开设茶庄。六安茶叶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品质独特。数次进入官方以及民间十大名茶之列。


    2楼2019-10-12 17:06
    回复
      六安瓜片又名“瓜子片”,因形状像瓜子一样扁平得名。麻埠镇齐山蝙蝠洞是六安瓜片的圣地,方圆数十公里优质茶园颇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有这样一段文字:该茶产于安徽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明清至民国以来,(三县)均属六安州(县)所辖,因其茶叶形制及产地所属,故称六安瓜片。



      3楼2019-10-12 17:07
      回复
        曾有不少朋友问过,为什么现在的瓜片品质没有以前的好?其实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不是单个环节的缺失所造成。前几年写过一篇六安瓜片良山良种良态良法,四良缺一不可!时至今日我依然这么认为!1、良山,由于气候不同、土壤不一样,同样的茶种生长出来的茶叶味道也有不同。六安瓜片的产区很大,分布在六安的裕安区、金安区、霍山县、金寨县的26个乡镇,产量以六安最大,品质以金寨最优,而金寨县的瓜片又以齐山的最好。2、良种,茶叶品种很多,比如安徽1号、3号、槠叶种、黄山种、齐山中叶种、独山小叶种等等多达几十个品种,一般茶农分类就是高山种,平原种,南方种;高山种耐寒低产,平原种密植高产,南方种更高产!一座山从山脚到山头有时不下四五个品种!但是本地品种有一缺点就是上市较晚,一般在谷雨前后上市,现今茶农为了追求早市高价,大量引进外地早品种,如乌牛早、龙岗早以及福建白茶、安吉白茶等。虽说它们也是出身名门,但是毕竟与六安气候、土壤结构有莫大关联!而本地品种被边缘化,因为较迟,所以卖不上价钱!3、良态,六安茶区生态别具一格,这里山高林密,水系发达,有中型水库五座,分别为佛子岭、梅山、龙河口、响洪甸和磨子潭五大水库!由于水系发达,这里常年云雾袅绕,早晚温差大,太阳直射少!茶叶持嫩度高!这里优越的地理环境、适宜的光照和充足的水分,以及良好的土壤结构等诸多自然条件因素的形成,为六安瓜片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加之茶区山花遍野,四季飘香,故六安瓜片就益发显得清香宜人。4、良法——七道工艺,缺一不可(1)传统手工采摘标准是‘开面’,就是叶面生长基本成型,一般以一芽二或三叶为主,将整枝摘下,回去进行“扳片”,即是将采回的每枝茶中的第二、三片茶叶扳下来,去掉芽头,去掉枝梗。大小、老嫩分开,进行摊放调萎,又叫“萎雕”。其实调萎在茶叶加工制作中也很重要!现在的采摘方式是直接在茶树上采摘叶片,产量是增加了,茶树本身营养跟不上,茶叶的品质肯定大打折扣(个人观点)!(2)传统手工分生熟两锅,生锅杀青,熟锅成型。竹制炒把,边炒边拍,形成扁平片状!现在都是机器大巴杀青,揉捻机揉捻,再理条机整形!(3)烘焙,分为三道,毛火、小火、老火,小火过后需要挑拣黄票杂质,放置一天进行小火,小火锅后需要放置两至三天进行老火!在这段时间,茶叶筋脉水分可以吐出,俗称“吐绿”!茶叶筋叶水分一致,后期老火才可以烘焙均匀!以上的三道火哄好的瓜片,根本不用冷藏,一直到来年也不会跑色!(跑色就是茶叶干燥度不够,经过夏天高温变色)而现在为了赶时效,毛火过后直接老火,干燥度肯定不够!(也就是茶叶水分含量超标),所以有的茶叶就容易跑色!



        4楼2019-10-12 17: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