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淳颖有诗《读石头记偶成》:
满纸喁喁语不休,英雄血泪几难收。痴情尽处灰同冷,幻境传来石也愁。
怕见春归人易老,岂知花落水仍流。红颜黄土梦凄切,麦饭涕鹃认故丘。
这首诗吟咏黛玉之死,为什么要用到“英雄血泪”这几个字?何为英雄?如果没有在保家卫国或者行侠仗义上有突出表现的,怎么能称英雄?黛玉之死,能够令到“英雄血泪几难收”,则她的生平事迹,应该也有十分令人钦敬可歌可泣的故事,类似于之前出现的林四娘那样的情形。
爱新觉罗-淳颖的爵位是和硕亲王,这样的爵位在清朝是极其尊贵的,比红楼梦小说里北静王的身份还尊贵,如此身身份的人,会为黛玉之死感动到这样的份上,就很值得玩味。至少说明淳颖读了石头记,他不会凭空编造一个子虚乌有的结局,他能这么写,唯一的原因就是红楼梦后半部分,林黛玉的事迹,必有像林四娘一样的十分可歌可泣的内容。
总之黛玉之死不可能是被薛宝钗长期送燕窝毒死的,太多的线索表明,宝玉娶宝钗后,林黛玉被迫嫁人了。根据玉在椟中求善价这句,推测林黛玉应该是嫁给一个身份比较高之人,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北静王。
所以,我认为黛玉之死,应该不是被毒死的,也不是被人气死的,而应该是涉及到家国大义与牺牲精神,她的死感天动地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