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长江埠,在这里我度过了最好的童年时光,对这里经历的一切都充满感情,小时候是一个同情心很强的小孩,曾经为母亲在市场上买来的,搁在水盆里奄奄一息的鱼而伤心,经常背着母亲把鱼放生在盐厂的小水池里。
80、90年代的长江埠,就像那时的中国一样,并不富裕,街头随处可见各种流浪者。男的、女的、年老的、年轻的,疯的、傻的还有各种身体残疾的,有些是经常游荡于车站路一带的熟脸,更多的则是一个个过客,小时候,看到他们,我就像看到水盆里奄奄一息的鱼一样,充满怜悯,但我是个小孩子,对于鱼,我可以把它们放生,而面对一个个流浪者,除了同情,或是偶尔施舍五分或者一角的早饭钱,确实是无能为力。
90年代之前的中国,社会公民意识尚未觉醒,国家也远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每个人,没有工作的人、下岗的人、失去经济来源的人,就像风筝一样,在这个国家飘来飘去,那不是一个在各种电影和文学创作者语境里的“人心单纯”的田园牧歌时代,相反,整个90年代,都是人心浮躁、暗流涌动的时期,为了钱,有的人制假售假,有的人甘当车匪路霸,有的人贪污企业里一切可变现之物,有的人却为了一口饭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身体。。。。
我所生活的童年的长江埠就是这个时代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