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让自己闲下来是一种“病” 。
今天来讨论一下,什么样的人不敢让自己闲下来。虽然在说其它的问题时,十分不建议大家对号入座, 但是以下列举的几种不敢闲下来的“病”“瞎忙活”,欢迎大家踊跃对号入座,及时自纠,掌握让自己 “闲”下来,静下来,休息的能力。
一个人不敢让自己闲下来,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1.“你不能闲着” 做为一种限制性信念
你不能闲着,你得努力,不然不行,常常是家庭或者学校或文化灌输给我们的限制性信念。
比如有的父母从小就喜欢跟孩子说:“不能闲着,你得努力学习”,“不能浪费时间。”
甚至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都在鼓励“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头悬梁,锥刺股”“秉烛 夜读”等都在教育人们不能浪费时间,勤奋的重要性。
如果你乐于不闲,乐于勤奋,这件事情问题不大。但是病态的部分在于:有的人根本不愿意勤奋,却非 习得了一种能力叫:不能不勤奋,不能闲,不能不上进,不能让自己太放松。
这就是陷入了完全置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情感需要于不顾的,强迫性勤奋,强迫性努力,强迫性上进。
这种强迫本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什么目标,而是监督自己不处在浪费时间,不处在不努力的状态,不然 就会对自己很不满意。
这本质上是一种愚蠢的自虐。是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的典型表现。
古人虽然说要勤奋,但古人还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
遗憾的是,在好多人习得规则里,非常教条,就是“人只能怎么怎么着,不能怎么怎么着,否则会怎么 怎么着。” 完全没有一点辩证的灵活的看待事情和世界的角度。
也就说很多养育者 老师没有教会孩子灵活的辩证的看待问题,看待事情,只灌输了给了孩子一堆死规则 ,一堆由恐惧制造的禁令。
所以孩子在心理上就时刻像一个陷入在恐惧状态的白鼠,不停的在窜来窜去。唯恐停下来就会出现父母 说的被打死。
是的,这样的孩子身体本能的放松功能被破坏,思考能力也被禁锢。唯独被剩余的是:把所有的精力用 于对付没有满足死教条所产生的惩罚。
2.“生活必需忙碌”做为对世界的感知
如果说教条是通过惩罚的机制束缚了一个人的行为。那么潜意识的情感捆绑做为另一种机制,依然可以 让我们活在束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