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吧 关注:8,977贴子:653,499

侯杨方清史精讲>05 阉党、东林孰是孰非?袁崇焕与毛文龙谁对谁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ttps://www.ximalaya.com/lishi/21642612/166093759 喜马拉雅语音版
侯杨方,男,1970年5月10日生,江苏泗阳人。复旦大学中xx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IP属地:陕西1楼2019-11-06 16:26回复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IP属地:陕西2楼2019-11-06 16:27
    收起回复
      这头衔好多- -


      IP属地:福建3楼2019-11-06 17:48
      收起回复
        文字版,防吞断楼
        本集文稿阉党、东林与毛文龙被杀公案这节课将牵涉到几个争议性极大的问题,
        首先讲一下阉党的问题,现在网络史学流行阉党是明朝的救星,东林党是祸害,甚至明亡就是因为魏忠贤及阉党被清除,东林党上台,是不是这样?天启七年(年),宁锦大捷,袁崇焕又一次击败了后金军攻克锦州、宁远的企图,但首功归于魏忠贤,魏忠贤指使其党羽以袁不救锦州为由,弹劾袁崇焕,辞职归乡。网络流行为魏忠贤翻案,阉党主张收工商税,采矿税,并要向士绅特权阶层收部,遭到了代表工商业、士绅地主阶层利益的东林党反对。但是事实正相反,要求征工商税的恰恰是巡抚天津李邦华,他是后来被阉党迫害的东林党成员:“臣谓可济然眉而代加派者,莫若复商税”;阉党魏忠贤的头号大将崔呈秀多次要求取消工商税。而且征收的工商税数量很少,无济于事。天启五年,东林党御史杨新期疏请收矿税,结果被实际执政的魏公公否决,得旨:方今海内虚耗,正宜休养民力,何得以开矿生衅?杨新期不谙事体,姑不究。甚至向士绅特权阶层收税也是东林党人汪应蛟提出来的。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要求对特权阶层、工商业、矿业收税的阉党魏公公,也不存在极力抵制的东林党?这完全是网络史学虚构出来的神话。魏忠贤当政时,边防军费全面崩溃,镇守北京北大门的宣府镇年例两;天启六年止发银两;大同镇年例两;天启六年止发两……共计天启六年共发过两;天启七年发过两,实际应发两。但与此同时,一面军饷极度匮乏,边防军生活极度困苦,兵变四起,甚至军费最充足的关宁前线都因欠饷发生了兵变;一面魏忠贤挪用近百万两白银重建三大殿,落成不久天启皇帝驾崩;年后,三大殿被李自成烧毁。恰恰是崇祯元年清除阉党之后,九边军费饷银有万两,是以前的三倍。


        IP属地:福建4楼2019-11-07 09:17
        收起回复
          袁崇焕杀毛文龙事后得到了崇祯的首肯,而且即使袁被杀后,崇祯也没有平反毛文龙,甚至还追加剥夺其长子毛云龙的待遇。更戏剧化的是,一直到了年后的民国时期,在沈阳故宫发现了一批后金时期的原始档案,在其中却发现了几封书信,甚至有汉字书写的原件,仔细一看,署名恰恰是大明总兵官毛文龙,其中一封写着:“无论尔取山海关,我取山东,若两面夹攻,则大事可定矣。我不分尔所得,我亦不归尔管辖“。写于崇祯二年三月一日,原来真正与后金一直勾结且并未上报朝廷的恰恰是毛文龙,三个月后毛被袁杀。其实早在乾隆年间,纪晓岚就看到过这批档案,但他并没有抄录公布,只是转告了他人,在清末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记录了此事:“洎乾隆年间纪文达公阅历朝档子,始知文龙曾通款我朝,则文龙在明固万死不足惜者也”。毛不可能将这封信的内容奏报给朝廷,否则杀毛后一定会强调这是他要与后金夹攻大明通敌叛国大罪的第一罪证。既然如此,毛就是私下通敌,铁证如山。但不论是清朝官方的《满文老档》还是《清太宗实录》都没有将此事记录,因为此阴谋未成功毛文龙就被杀,对于后金来说也不算什么光彩的事。所以这批书信一直要到年后才彻底曝光。这封信泄露了毛的真实意图,倒也没有想投降后金,他想与后金联手夹攻明朝,然后成为独立的第三方。有人辩解这是毛在欺骗后金,但实际上他欺骗的是大明朝廷,叛国通敌。《朝鲜实录》有毛与后金勾结反明的记录:天启六年时毛鎭中有士人倪汝听者密告于姜、王两诏使极言毛将与虏交通必叛中朝之事状且毛将管下将官往来宣、铁之间者亦多怨叛故毛将颇有飞语。崇祯元年○郑忠信驰启曰胡差五人及护送唐差一人将轻货四五駄出自蛇岛直向义州之路问于唐人则秘不明言。毛将之与虏相通为后日地者果似分明。黄户部方在岛中不可不密通情形于户部使之默察应变。宜以此意下谕于接伴使。备局回启曰户部为人未知何如而毛将情迹亦难诇知不可轻易为之。上从之。杀毛的后果是否如某些观点认为的,从此后金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心西侵,比如“己巳之变”就发生于杀毛的五个月后。前后的关系,未必是因果关系。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弄清楚之前毛对后金是否有牵制作用,以及作用有多大。毛文龙确实袭击过后金,获得过最多一次斩首四百多级的胜利,但这仅仅是小规模的骚扰,而且战斗力极弱:“兵部尚书王永光言:据毛镇报,擒斩者不满二百人,而我之官兵死伤者已四千余人,器械,马匹遗弃杀伤者,又不可胜计……”;宁远之战,后金主力尽出,毛的牵制作用在哪?没有任何记录,甚至有人弹劾:“至奴犯宁远已经三月,毛文龙竟不知觉,何云牵制?”“设文龙于海外,原为牵制不敢西向也,数次过河,屡犯宁锦,全不知觉,牵制安在?!”“己巳之变”后金只出动了几万军队,后金全兵皆兵,留守的起码还有好几万,毛即使没死,也不会有什么牵制作用,他最多起到了骚扰的作用。天启七年,丁卯金起宗驰启**将持兵在岛中不敢窥贼左足而只以日献伪捷厚罔天朝。节制龙骨、剑山等处至以天朝爵命除拜我国之人其意有在。义州哨官崔孝立军兵又属其中军事极可骇云。毛文龙部下出了三个著名的人物,就是他的三个养孙,以后投降后金的孔有德、耿忠明和尚可喜,他们给明朝带来了巨大损失,也因功被封王。这真有点命中注定的感觉,毛文龙如果最终投降后金,也不会失封王之赏,这些投降了后金的明军将士,之前打后金无能,之后打明军有余,是清军入关后的急先锋。当然,他们并不是如某些人所说的,是袁杀毛的后果,而是在两年以后,孔与耿才发动兵变投降后金,而且也并不是为了毛报仇,尚投降后金则在五年以后。那么为什么会为毛翻案呢?现在有一种很流行的网络史观,即就是因为袁杀了毛,才失去了对后金的牵制,才导致后金没了后顾之忧,否则明朝恢复辽东有望,更不会灭亡。不得不说,这又是一种如果再如果,而不顾基本事实的假设,从根本上又是将明朝灭亡归罪于某个人,某个行为,找替罪羊的自我安慰,而回避了明朝亡国是系统性的失败。
          下一课将讲袁的悲剧。


          IP属地:福建7楼2019-11-07 09:19
          收起回复
            文字版,防吞断楼
            本集文稿阉党、东林与毛文龙被杀公案这节课将牵涉到几个争议性极大的问题,
            首先讲一下阉党的问题,现在网络史学流行阉党是明朝的救星,东林党是祸害,甚至明亡就是因为魏忠贤及阉党被清除,东林党上台,是不是这样?
            天启七年(年),宁锦大捷,袁崇焕又一次击败了后金军攻克锦州、宁远的企图,但首功归于魏忠贤,魏忠贤指使其党羽以袁不救锦州为由,弹劾袁崇焕,辞职归乡。
            网络流行为魏忠贤翻案,阉党主张收工商税,采矿税,并要向士绅特权阶层收部,遭到了代表工商业、士绅地主阶层利益的东林党反对。
            但是事实正相反,要求征工商税的恰恰是巡抚天津李邦华,他是后来被阉党迫害的东林党成员:“臣谓可济然眉而代加派者,莫若复商税”;阉党魏忠贤的头号大将崔呈秀多次要求取消工商税。而且征收的工商税数量很少,无济于事。
            天启五年,东林党御史杨新期疏请收矿税,结果被实际执政的魏公公否决,得旨:方今海内虚耗,正宜休养民力,何得以开矿生衅?杨新期不谙事体,姑不究。甚至向士绅特权阶层收税也是东林党人汪应蛟提出来的。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要求对特权阶层、工商业、矿业收税的阉党魏公公,也不存在极力抵制的东林党?这完全是网络史学虚构出来的神话。魏忠贤当政时,边防军费全面崩溃,镇守北京北大门的宣府镇年例两;天启六年止发银两;大同镇年例两;天启六年止发两……共计天启六年共发过两;天启七年发过两,实际应发两。但与此同时,一面军饷极度匮乏,边防军生活极度困苦,兵变四起,甚至军费最充足的关宁前线都因欠饷发生了兵变;一面魏忠贤挪用近百万两白银重建三大殿,落成不久天启皇帝驾崩;年后,三大殿被李自成烧毁。恰恰是崇祯元年清除阉党之后,九边军费饷银有万两,是以前的三倍。


            IP属地:陕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9-11-07 09:28
            收起回复
              史学界袁毛没有一点争议,袁毛的所谓争议全在地摊。


              IP属地:北京10楼2019-11-07 09:37
              回复
                崇祯元年(公元年),重新启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莱、天津,平台召见,“臣期五年为陛下肃清边陲”,崇祯大喜,满足一切要求,与天启当年重新启用熊廷弼类似。
                朝鲜使者生动详细记录了平台召对以及崇祯皇帝对驻守朝鲜皮岛的明朝总兵毛文龙的真实看法:
                朝鲜国王曰:中朝政令如何? 洪霶曰:新皇帝庚戌生也。人皆言励精图治。且倚重袁崇焕,召见于便殿,慰谕备至,崇焕对曰‘皇上假臣便宜,则五年而东夷可平,全辽可复。’ 皇上曰‘:苟能五年灭虏,朕不惜封侯之赏,卿其努力,以解天下倒悬之苦。’ 对曰:‘谨遵明旨镌之肺腑。’ 皇上特赐蟒龙衣、玉带、银币云。
                且闻朝臣以毛帅冒饷多有上本者。平台召对时适毛将遣使献俘,皇上召兵部尙书问曰‘:文龙献俘似或非实。前者冒饷亦多该部详査以闻。’ 于是黄户部中色、王兵备廷式、孙军门国桢皆曰:‘文龙有军二万六千,一年之饷殆十余万,而不能收复辽阳一尺土,国家虚费至此,勑令兵部酌处。’云。 毛帅若不得如前冒受粮饷,则其势不得不责办于我,前头必有难处之患矣。


                IP属地:陕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9-11-07 09:40
                收起回复
                  崇祯二年(年)六月,袁与毛在旅顺附近的双岛会面,宣布毛的“十二大罪状”,祭出尚方宝剑、诛杀同样有尚方宝剑的镇守朝鲜皮岛的总兵毛文龙,奏报皇帝,崇祯二年六月十八日,奉圣旨:毛文龙悬踞海上,糜饷冒功,朝命频违,节制不受,近复提兵进登,索饷要挟,跋扈叵测,且通夷有迹,犄角无资,掣肘贫碍。卿能周虑猝图,声罪正法,事关封疆安危,阃外原不中制,不必引罪。一切处置事宜,遵照勒谕行,仍听相机行。“崇祯皇帝明明白白认为毛文龙勾结后金。
                  兵部咨朝鲜奉圣谕‘朕以东事付督师袁崇焕固圉恢疆控御掎角一切阃外军机听以便宜从事。岛帅毛文龙悬军海上开鎭有年,动以牵制为名,案验全无事实。剿降献捷,欺诳朝廷器甲、刍粮蠧耗军国。屡捧移鎭明旨肆慢因闻。奏进招降伪书辞旨骄悖,而且刚愎自用,胆势滋长,弹劾炰烋,节制不受。近乃部署夷、汉多兵泛舟进登,声言索饷,雄行跋扈,显着逆形。崇焕目击危机躬亲正法据奏责数十二罪状死当厥辜。大将重辟先闻,自是行军纪律,此则决策弭变机事猝图。原不中制具疏待罪已奉明纶仍着安心任事一切善后事宜委任道将料理。
                  《天启三年八月初六日塘报》载有所谓满浦、昌城之捷。此役毛文龙只以奇兵扰敌,塘报却称战果是杀敌二万人,毙马三万匹。
                  天启五年五月,朝鲜人知事李廷龟说:“都督(指毛文龙)不修兵器,不练军士,少无讨虏之意,一不交战,而谓之十八大捷,仅获六胡,而谓之六万级。其所奏闻天朝,无非欺罔之言。”献上的俘虏“幼童四名、幼女四婦”不過山居夷民。
                  袁崇焕杀毛文龙事后得到了崇祯的首肯,而且即使袁被杀后,崇祯也没有平反毛文龙,甚至还追加剥夺其长子毛云龙的待遇。


                  IP属地:陕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9-11-07 09:53
                  收起回复
                    更戏剧化的是,一直到了年后的民国时期,在沈阳故宫发现了一批后金时期的原始档案,在其中却发现了几封书信,甚至有汉字书写的原件,仔细一看,署名恰恰是大明总兵官毛文龙,其中一封写着无论尔取山海关,我取山东,若两面夹攻,则大事可定矣。我不分尔所得,我亦不归尔管辖“。写于崇祯二年三月一日,原来真正与后金一直勾结且并未上报朝廷的恰恰是毛文龙,三个月后毛被袁杀。
                    其实早在乾隆年间,纪晓岚就看到过这批档案,但他并没有抄录公布,只是转告了他人,在清末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记录了此事:“洎乾隆年间纪文达公阅历朝档子,始知文龙曾通款我朝,则文龙在明固万死不足惜者也”。毛不可能将这封信的内容奏报给朝廷,否则杀毛后一定会强调这是他要与后金夹攻大明通敌叛国大罪的第一罪证。既然如此,毛就是私下通敌,铁证如山。
                    但不论是清朝官方的《满文老档》还是《清太宗实录》都没有将此事记录,因为此阴谋未成功毛文龙就被杀,对于后金来说也不算什么光彩的事。所以这批书信一直要到300年后才彻底曝光。


                    IP属地:陕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9-11-07 09:57
                    收起回复
                      这封信泄露了毛的真实意图,倒也没有想投降后金,他想与后金联手夹攻明朝,然后成为独立的第三方。有人辩解这是毛在欺骗后金,但实际上他欺骗的是大明朝廷,叛国通敌。
                      《朝鲜实录》有毛与后金勾结反明的记录:天启六年时毛鎭中有士人倪汝听者密告于姜、王两诏使,极言毛将与虏交通必叛中朝之事状,且毛将管下将官往来宣、铁之间者亦多怨叛,故毛将颇有飞语。
                      崇祯元年,○郑忠信驰启曰:胡差五人及护送唐差一人,将轻货四五駄,出自蛇岛,直向义州之路,问于唐人,则秘不明言。毛将之与虏相通,为后日地者,果似分明。黄户部方在岛中,不可不密通情形于户部,使之默察应变。宜以此意下谕于接伴使。备局回启曰:户部为人未知何如,而毛将情迹,亦难诇知,不可轻易为之。上从之。


                      IP属地:陕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9-11-07 10:04
                      收起回复
                        杀毛的后果是否如某些观点认为的,从此后金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心西侵,比如“己巳之变”就发生于杀毛的五个月后。前后的关系,未必是因果关系。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弄清楚之前毛对后金是否有牵制作用,以及作用有多大。
                        毛文龙确实袭击过后金,获得过最多一次斩首四百多级的胜利,但这仅仅是小规模的骚扰而且战斗力极弱:“兵部尚书王永光言:据毛镇报,擒斩者不满二百人,而我之官兵死伤者已四千余人,器械,马匹遗弃杀伤者,又不可胜计……”;
                        宁远之战,后金主力尽出,毛的牵制作用在哪?没有任何记录,甚至有人弹劾:“至奴犯宁远已经三月,毛文龙竟不知觉,何云牵制?”
                        “设文龙于海外,原为牵制不敢西向也,数次过河,屡犯宁锦,全不知觉,牵制安在?!”
                        “己巳之变”后金只出动了几万军队,后金全兵皆兵,留守的起码还有好几万,毛即使没死,也不会有什么牵制作用,他最多起到了骚扰的作用。
                        天启七年,丁卯,金起宗驰启曰:毛将持兵在岛中,不敢窥贼左足,而只以日献伪捷,厚罔天朝。节制龙骨、剑山等处,至以天朝爵命除拜我国之人,其意有在。义州哨官崔孝立军兵,又属其中军,事极可骇云。


                        IP属地:陕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9-11-07 10:10
                        收起回复
                          毛文龙部下出了三个著名的人物,就是他的三个养孙,以后投降后金的孔有德、耿忠明和尚可喜,他们给明朝带来了巨大损失,也因功被封王。这真有点命中注定的感觉,毛文龙如果最终投降后金,也不会失封王之赏,这些投降了后金的明军将士,之前打后金无能,之后打明军有余,是清军入关后的急先锋。当然,他们并不是如某些人所说的,是袁杀毛的后果,而是在两年以后,孔与耿才发动兵变投降后金,而且也并不是为了毛报仇,尚投降后金则在五年以后。
                          那么为什么会为毛翻案呢?现在有一种很流行的网络史观,即就是因为袁杀了毛,才失去了对后金的牵制,才导致后金没了后顾之忧,否则明朝恢复辽东有望,更不会灭亡。
                          不得不说,这又是一种如果再如果,而不顾基本事实的假设,从根本上又是将明朝灭亡归罪于某个人,某个行为,找替罪羊的自我安慰,而回避了明朝亡国是系统性的失败。
                          下一课将讲袁的悲剧


                          IP属地:陕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9-11-07 10: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