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形成独特优势
由于香港、澳门与内地9市的巨大差异,粤港澳大湾区也形成了其独特优势。中国官方此前也明确,“三地有各自独特的优势,能够形成互补,否则就谈不上一个有世界竞争力的大湾区了”。香港的金融、澳门的旅游、深圳的高科技、东莞的制造业、广州的物流都具有明显优势。曹远征认为,如能将之整合,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口、经济总量上都将居于世界湾区首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指出,以全社会研究和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例,深圳的研发强度是4.13%,香港是0.73%,广州是2.6%。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最有创新活力的地方是深圳。但深圳在基础研究方面存在短板,而这正是香港的优势:香港有多所一流的大学,有一流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效率最高的现代金融。而且香港在现代服务方面,具有世界级的竞争优势。可以说深圳的短板正是香港的优势,香港的短板也是深圳等城市的优势所在。
这种优势互补还体现在区内其它城市,比如广州的商贸和服务业比较发达,包容性强,而佛山传统制造业最发达,草根经济占上风。张燕生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下一步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动能转换,第二个是结构转换,第三个是模式转换。
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的进出口贸易额约1.7万亿美元,是东京湾区的3倍以上。
粤 港澳大湾区拥有世界金融中心香港,中国经贸中心广州和科创中心深圳,经济实力雄厚,同时,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等突出的优点,发展潜力无限。
粤港澳大湾区总面积5.6万平方米,人口6956万,不到全国百分之一的面积,和全国5%的人口,换来了全国12%的GDP,这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价值!
如果按照2018年预估的GDP总值来算,粤港澳大湾区每平方公里的GDP是2.14亿!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质量是全国最高的!
在经济活跃、快速发展的同时,大湾区的人口集聚和流入势头也十分强劲。目前大湾区11城人口之和达到了6956.8万,接近7000万大关,是世界四大湾区中人口最多的。
其中,深圳、广州和佛山增长势头非常迅猛。广东省统计局4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广东常住人口总量继续位居全国之首,占全国人口的8.03%,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2017年末,广东常住人口11169万人,比上年增加170万人,增长1.55%,增幅同比提高0.17个百分点。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622人,为全国的4.29倍。
同时,常住人口进一步向珠三角中心城市集聚。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末,广东常住人口区域分布总体格局没有发生改变。2017年,珠三角人口数量比上年增加152.05万人,增幅同比提高0.42个百分点,比同期全省常住人口增幅高出0.98个百分点。深圳、广州两个超级大城市的人口分别比上年净增61.99万人和45.49万人,位居全国第一、二位。两市常住人口增幅占同期全省以及珠三角常住人口增量的63.22%和89.44%。
珠三角,科技发展要素更全面,既有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更有强劲的高科技。近几年,仅珠三角9市的研发经费占比GDP就达约2.7%,已与美德同一水平线,深圳更是创造了一天55件发明专利的“新深圳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