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吧 关注:4,563贴子:44,837

【相关】前任上级 >> 复数的上官婉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复数的上官婉儿》
2013年08月25日
来源:东方早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1-14 11:44回复
    宫闱秘辛永远是公众乐意八卦的题目,君不见,未来的乔治七世不过多在母亲凯特王妃肚里呆了十天,就引得无数记者冒着英国历史上少见的高温在医院门口连续苦守多日。
    ■ 尽管中国有漫长的历史书写传统,但能够进入史传的女性不外乎皇后与列女这两类人物;更糟糕的是,这少数的传记也大都充斥着格式化的套语,让读者索然无味。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1-14 11:45
    回复
      尽管唐史中武则天、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等几位已给无数导演编导、穿越小说作者提供了就业岗位,但总体而言,有限的历史资源远远满足不了公众日益增长的八卦娱乐需求。
      而最近十年来大量刊布的唐代墓志则在不经意间为我们提供了几位不见于传世文献的宫廷女性的故事,其人生命运的跌宕起伏足以演绎成一部精彩的电视剧。本文的第一位主人公姬总持是太宗末高宗初唐代宫廷中的重要角色,但其生平全赖墓志的发现才为我们所知(拓片刊《洛阳新获七朝墓志》)。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1-14 11:46
      回复
        姬是一个相当特别的姓氏,作为传说中黄帝之姓及周的国姓,大约是最古老的汉姓之一。大量姓氏皆云从姬姓分出,以致到了中古时代姬姓便已很少见。两《唐书》中没有一个姬姓人物,仅在《元和姓纂》中对其世系有简要的记载,但所提到的这支姬氏大约并不是汉人,从姬总持家族河南洛阳的郡望来推测,很可能是代人迁洛后所改。其家族的墓志自清嘉庆以来便陆续有所发现,加上最近在西安出土的姬总持本人的墓志,已有六方之多,使我们可以依赖这些墓志来重建其家族在北朝到唐初的发展历程。总体而言,姬氏大约可以算是北魏以降二流的政治家族,累代仕宦,先世多任边郡的守将与刺史。家族中最为出名的人物是姬总持的祖父姬威,其本人的墓志也已经发现。他有一位同父异母的姊妹嫁给了西魏的宗室元智,并在《隋书》中被提及。姬威起初是太子杨勇的亲信,但被杨广收买,为其伺察、告发杨勇的过失,成为杨广夺嫡计划中的一个棋子,据闻曾在年初热播的烂剧《隋唐英雄》中有出镜,不过其卷入宫廷政治的程度较之于孙女姬总持则是小巫见大巫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11-14 11:47
        回复
          作为一名官N代的子女,姬总持早年的生活颇平淡无奇,循着关陇贵戚间惯常的通婚网络,十四岁时便嫁给唐义安王李孝常的第六子李义余,婚后不久便育有一子李家福,人生似乎已经能看见终点,但事实上其一生的波澜在贞观元年(627)才刚刚揭开序幕。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1-14 11:51
          回复
            首先需要交代一下的是其公公李孝常一家的背景。李孝常的祖父李景本是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隶下的军士,因与家婢私通,生子圆通。李圆通出身低贱,最初不过是杨坚家中照管厨房的仆隶。但因其骁勇有力,在周隋禅代之际,随护杨坚左右,颇立勋劳,借此发迹,成为隋文帝时代炙手可热的关陇新贵之一。但李圆通与隋炀帝的关系似乎并不那么亲密,圆通本人因得罪宇文述,被控受贿,免官后发疾而卒。其子李孝常至隋末也不过仕至华阴县令这样的小官,但他在唐高祖李渊西入长安时,据永丰仓降唐,摇身一变成为李唐的开国元勋。永丰仓是河、渭间转运漕粮的屯聚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足为霸业之资。李渊自己便曾言:“千里远来,急于此耳。此既入手,余复何论。”当然李孝常和李渊的关系不仅于此,其妹夫窦轨是李渊妻窦氏的从弟,两家本是姻亲,故而李孝常本人虽无大才能,却深受李渊的信任,名列宗籍,受封为王。李渊临朝,常赐其同榻而坐,是武德年间煊赫一时的人物。因而,对于姬总持而言,与李家的联姻最初大约算是一桩很不错的婚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11-14 11:53
            回复
              不过,到了贞观元年,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事情便开始起了变化。先是年初,外任为利州都督的李孝常奉召入京,闲居无事,不久之后其子李义宗坐劫道被诛,到了当年十二月,李孝常与刘德裕等人因谋反被诛。通过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而登上帝位的李世民,因成就贞观之治的伟业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皇帝,但贞观之初的政治局面是极其复杂而险恶的,毫无天下归心、万民拥戴的盛世之象。仅在一年之间,地方上便先后发生了庐江王李瑗、罗艺、长乐王李乐良、王君廓等四次大规模的叛乱,这些叛乱大都与其父李渊、其兄李建成关系密切的一些旧臣有关。而李孝常联络刘德裕、长孙安业等禁军将领,勾结城门郎韦元整,欲重演玄武门之变的密谋,则是其中最为凶险的一次。牵连其事者,包括追随高祖太原起兵的重要将领刘弘基、长孙顺德,甚至还有长孙皇后之兄长孙安业。这些人大都出自关陇集团中的显要家族,可见之前长期而酷烈的储位之争,大大分裂了李唐的统治核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11-14 11:54
              收起回复
                众所周知,后来武则天的出现,完全改变高宗时代后宫的权力结构。但看上去姬总持似乎和武则天相处得还算不错。墓志有意将晚年的姬总持塑造成一个虔信佛教,毫无世俗权力欲望的人,总持这个具有鲜明佛教色彩的名字可能也是她晚年才用的。但她曾两次提出改变周国夫人的封号,以免和武士彟、贺兰敏之周国公的封赠同名,显示出其“审慎自中,谨密形外”的心机,以避免引起权力欲极强的武则天的猜忌。姬总持在麟德二年(665)去世,死后备极哀荣,太子李弘、沛王李贤、武则天母荣国夫人、城阳公主、纪国太妃等当时后宫中最显要的人物皆亲往祭赠。高宗对这位幼年的保傅表达了特殊的感情,除了优给赐物、丧葬官给、监护丧事、供给手力等官样文章外,特别“敕使内给事冯士良,送御所制诗及手敕一卷,焚于灵前”,表达了私人的悼念。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11-14 11:57
                收起回复
                  当然,在唐代前期,因罪被籍没入宫,而改变人生命运的女性,远非姬总持一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上官婉儿之外,《唐语林》中提到高宗的乳母卢氏,本是杜才幹之妻。杜才幹传世文献中仅记其一事,云其本李密旧部,设计诛杀李密叛将邴元真后,以其首至黎阳祭李密之墓,后以濮州降唐,可谓是血性之人。至于为何后又被牵入谋逆之事,则不得而知。卢氏请求死后能与杜才幹合葬,但因杜才幹曾犯谋逆大罪而为高宗所拒。有意思的是,姬总持以崇信佛教为由,遗言不与其夫合葬,但仍选择安葬在李孝常家族的墓地。墓志云“西望舅姑之坟,用展生平之志”,其时距离贞观元年的那场政变已过去了三十八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11-14 11:58
                  收起回复
                    至于本文的第二位主人公李氏,不但在传世文献中了无踪迹,直至现在我们仍不知其名字,只能凭据其夫司马慎微墓志(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十期)中附存的一小段文字,略窥其生平。司马慎微本人宦途不达,尽管墓志中提到其先后被纪王李慎、褚遂良等达官显贵赏识,但一生沉沦下僚,仅仕至梓州通泉县尉,卒于调露二年(680),享岁四十八,生平并无任何特别之处。李氏的出身也很平常,其父李嗣源仕至洛州寿安县令,亦不见于史传。若李氏与司马慎微年岁相去不远的话,其时亦当四十有余,其爱子早夭,仅有一女适河东柳氏。按照唐代女性的一般生命轨迹,不外乎诵经念佛,了度余生罢了。但李氏在守寡九年之后,至载初元年(689)却被卷入了武周革命的历史漩涡中去,“皇太后临朝求诸女史,敕颍川郡王载德诣门辟召侍奉。宸极一十五年,墨敕制词,多夫人所作”。李氏长安二年(702)六月卒于宫中,仅过了三年便发生了拥戴中宗复位的神龙zheng变,则这位无名的李氏是武则天一朝诏敕主要的起草者之一。我们现在已很难知道李氏的才名如何为朝廷闻知,亦不知武则天“临朝求诸女史”的范围和规模如何。引介李氏入宫的颍川郡王武载德,虽是武则天从弟,但在史籍中留下的记录很少。但若将李氏与著名的上官婉儿之生平相比对,则能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11-14 12:00
                    收起回复
                      《旧唐书·上官昭容传》云其“圣历已后,百司表奏,多令参决”,则上官婉儿进入政治核心圈已在武周后期,当时距李氏去世不过三四年。上官仪麟德元年(664)被诛,上官婉儿没入宫时尚在襁褓,至圣历间约三十五岁,方得与闻机密,其实并不算早,可见武则天对其本怀戒意,谈不上有特别的恩遇。否则载初元年,上官婉儿已二十五岁,凭其早慧的文学才能,足以担当草拟诏敕之责,根本不需再从宫外招入李氏。事实上,直至中宗登基,上官婉儿方得“专掌制命,深被信任”,因而上官婉儿在宫廷中权力的扩张与鼎盛,是在中宗时期,而非武则天时,而在上官婉儿之前宫廷中扮演类似角色的很可能便是这位李氏。圣历元年(698)三月,武则天召还庐陵王李显,并逐步默认李唐在其身后复辟的事实,留给上官婉儿在政治上所能腾挪的空间亦极有限。我们在过去可能夸大了其在武则天时代的影响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11-14 12:01
                      收起回复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注意到,在李唐前期,一系列女性人物在政治上活跃,与女主政治的性别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赵雨乐曾提出一个颇有意思的假说(见氏著《唐前期宫官与宦官的权力消长》),认为唐前期由于多是女主当政,宫官、命妇利用性别上的便利,成为了沟通宫廷内外的重要渠道,也获得了显赫的权势,而唐后期宦官权势的崛起,与玄宗上台之后刻意防制后宫有关。唐前后期政治的一大变化,在于皇帝身边的政治侧近群体由宫官变为了宦官。因而,墓志中提到武则天称帝之初,即刻“求诸女史”,其实和皇帝性别从男性变为女性的现实需要有关,但由于史籍的缺载,我们已不能了解这种因皇帝性别转变而引起的制度更动的范围有多大。过去我们更多地将上官婉儿的崛起归因为其文学上的天纵之才,但现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是皇权性别转换的现实为才女政治提供了“制度通道”。武则天时代的宫廷中可能曾有多位如上官婉儿一样的才女担负过类似草拟王命、参与机密的角色(按唐制中书舍人置六员,后期翰林学士亦常置六员,事实上起草诏敕是极为繁巨的工作,不可能仅由一人承担),只是这些女性后来没有如上官婉儿一样背负“乱政”的恶名,而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11-14 12:28
                        收起回复
                          史实与想象,后者让人好开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11-14 12:58
                          收起回复
                            蒙曼老师在讲解武则天时,提到过李氏以及武则天的谋臣应该是有个女性的秘书班子,所以我也认为上官婉儿可能跟武则天没有很深的感情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11-26 17:46
                            回复
                              之前写过的YY,其实现在看来的话,武皇有没有重用婉儿都是一说,婉儿对她的一丝丝丝丝丝丝感情也没存在的合理性了
                              首先回答,我个人认为是君臣之间的感情,参杂了一些女性之间的柔情但这个柔情因为武则天的力量而大打折扣。我个人认为情人的关系是非常小的。
                              首先,从生理角度说,第一次遇见:武皇54左右,婉儿14,未过几年便有薛怀义的出现,所以武皇应该不需要;到后面二张出现,而且自己年迈更不需要。
                              其次,从女性的心理角度。我个人认为武则天的女性特质是极少的,也认同知乎有人写的——她对太平公主也不是那么的好,毕竟在权力面前一切都是狗屁。但是作为一个人,在一起久了总会有感情,况且两人低头不见抬头见,武皇可能会怜惜上官婉儿,直接表现在本来应杀头的罪改成了黥面,虽然说黥面对婉儿的影响也很大,但起码保住了性命,对于说一不二的女皇来说,可以为她改变自己的命令也能说明,武则天内心对婉儿还是有一点感情的。但是这份感情不太可能是爱情的情,婉儿陪伴武皇27年,一直是才人,不升官可以理解毕竟她是李治的才人,不给她爷爷平反也对,不然就打了自己的脸,但是武则天给婉儿指婚了吗?没有,给婉儿购置房产了吗?没有。当然,也有可能是武则天喜欢婉儿,所以不会指婚,那么房产怎么不能购置了呢,房产某种程度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啊。婉儿做了李显的昭容之后可是立刻给爷爷平反,在宫外购置房产。实际上,如果武则天真的喜欢婉儿,给她加官进爵完全不是事儿,自己都能当皇帝,那让一个女人做二品三品官又咋了,何况本身婉儿从事的工作就是二品官员才能做的。所以武则天这边是不可能的。至于武则天的情,这个情的成分可能真的没多深,如果说日久生情的情,或者爱惜才华的情,又怎么会不给婉儿安排好以后的路呢?
                              我个人认为婉儿对武则天倒是有一定的感情。婉儿爷爷是宰相,但是她爷爷的爸爸并非官宦之家,也就是说爷爷是官一代,且死时年龄未到五十岁,父亲也年轻。而母亲这边,母亲的哥哥/弟弟是太长少卿,从中可见,母亲的家族也并非官二代管三代或者名门望族。上官仪文采斐然,郑氏(然而连名字都没有,是不是也说明家族不理想和有这传统的男女思想呢)也知书达礼,因此婉儿出生到十四岁一直在学习爷爷的诗,是个学霸。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婉儿的父母都是通过自己努力去得到权势的,那么郑氏相必也会如此管教,婉儿成为学霸恐怕不仅有爷爷的基因,可能更重要的是她妈望女成凤。婉儿养在深闺十四年,出身卑微,一经武则天召见因为自己的诗,便成为了才人,所以她即使知道是武则天处死了自己的爷爷和爸爸,应该也是对武则天也一种特殊的感情(14年的宫女一下子成为了才人,而且本来是没有希望翻盘的)。我个人认为,在这十四年,婉儿没有像武皇一样越挫越勇,反而有点不自信的感觉。那么一个有才但是没有狼子野心,甚至有点懦弱的人在面对气势强盛的武则天会有咋样的感情呢。我感觉是仰慕,佩服。又因为她没有爸爸,皇宫内也见不到别人的爸爸,所以缺少父亲形象。而武则天这个形象恰好可以充当父亲的形象,某种程度上是心理的一种弥补 由此造成更加崇拜武则天,且她应该有传统思想在,所以日久生情,感情可能会变得比较迷,但是即使妾有情,郎未必有意(前面提过武则天后期啥也没给她)。再则,武则天重用婉儿27年,比狄仁杰还长,可能也反映出婉儿是比较听话的,而听话来源于仰慕这种感情。至于杀父之仇,我想她应该还是在意的,只是与武皇的朝夕相处之间可以淡忘,毕竟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脑袋就掉了,又怎么可能经常想起杀父之仇呢。关于她对仇恨的程度我也区分不了。因为她参与了神龙政变,但是神龙政变本身并没有对武则天有实质性伤害,武则天都82了才遭遇政变,婉儿此时的里应外合也并非没有人情在里面。最后她成为昭容,就平反爷爷,可见她从未将此事忘记掉,但她一生几乎没有做过对不起武皇的事,所以她怎么看待武皇还真是比较迷。肯定有仰慕崇拜,肯定有日久生情,但有没有恨,这个恨多大,在下无从断言。
                              最后,从当时背景看。武则天可以不管她是罪臣之女而重用是可以轻易被理解的,但是婉儿在有杀父之仇的情况下,愿意全心全意服饰她也是可以理解的。武则天政策时有一段高压时期,人人自保,一些自己儿子有罪,自己杀自己儿子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杀了之后仍继续为天后效力。且纵观初唐时期,权力争斗是非常混乱的,为了一个王位,可能会有无数的直系亲属死亡,所以在此背景下,上官婉儿可能对杀父之仇没有太大的在意。但是前文所说,上官婉儿并非争名逐利之徒,所以权利对她的诱惑可能并没有那些人那么大,也因此会比较在意杀父之仇。但是婉儿的诗中有洒脱恢宏之感,仍能证明这个杀父之仇在自己跟随武则天时期是比较淡的。
                              综上所述,武则天对婉儿几乎没有感情,婉儿可能对武则天有崇拜仰慕日久生情也带有过一丝恨意。二人关系最多属于妾有意郎无情,往差的方面想的话,可能就仅仅是上下级关系,或许婉儿带着一丝丝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11-26 17: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