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的一看县管校聘,字面理解就是老师归县统一管理,各学校根据需要从全县所有老师中聘请自己需要的老师。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各学校师资不平衡,教育水平高低不一的问题,同时择校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说真的,看起来都很美好,解决了目前教育存在的很多问题。但是,现实真的如想象中那样么?
我一点一点来分析师资不平衡,教育水平高低不一的问题。“师资”我的理解是不仅仅是“师”,还有“资”。我认为“资”有“资历”“资金”的含义,不知道教育部门是如何定义。普通大众都认为县城教育水平要高于乡镇。举例说明就是现在各乡镇的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在县城上小学,我老家同龄人的孩子没几个还在当地乡镇上小学的,他们不惜交高额的某种不知名的费用也要来县城来上小学。我一个亲戚当年想方设法要来县城上小学,问其理由有两个。第一,县城的教育水平高,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第二,家里这么大的孩子已经没几个在乡镇上学的,我们也不能跌份。没错,看起来县城的教育是好点。可这个结论是哪里来的呢?无非就是孩子的成绩,孩子的成绩又是哪里来的呢?成绩的好坏决定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校老师的教育,一个是家里家长和孩子的付出。为什么县城的小学成绩相对于乡镇来说要好一些?真的是县城里教的好么?我不这么认为。县城的孩子大多父母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和相对较高的受教育程度,他们在孩子放学后有时间有能力给自己的孩子开小灶。这才是他们成绩普遍要好一点的原因。同理,前边我说的亲戚的孩子,目前成绩在班里是倒数的。不是孩子不聪明,是家长真心顾不上。如果所有的家长都顾不上孩子,那就全凭孩子跟老师了。关键是,你顾不上,别人能顾上啊。
所以,我认为成绩的好坏并不是取决于某个学校某个老师,如果说有某个老师特别会讲课成绩好点,也是个例,不是普遍现象。
排除了这个优势,似乎就没啥好说的了。
那我就再说说,实际的困难和现实的问题吧。
第一个问题,这次的“县管校聘”无疑又是一次无监督的权利使用,因为如何聘用,聘用谁都是一个无法量化无法监督的过程。没有监督必然产生腐败,这就给教育部门的领导带来了一次“创收”机会;也给了他们“公报私仇”的机会。你不听话,好!我不聘用了,去别的学校吧。
第二个问题,这次老师流动,我能肯定后勤是不会参与的,因为他们跟教育成绩无关,所以流动的只会是第一线的任课老师。这样的结果就是“越是干活的,干活越多”反而不干的啥事没有。
第三个问题,老师流动了,本来家在县城或者乡镇的,现在要调动,县城的去乡镇,乡镇的来县城。交通不便离家远的问题谁来解决?我想没人解决,那么势必会老师自己想办法。中年老师大多都已结婚生子,定居,不愿离开现在的学校。那么他们无论用何种方式都想留下,如果他们留下了,谁走呢?刚上班的年轻老师就被坑了。
第四个问题,流动成功了,老师交换了。教育水平就提高了?不见得。既然是县管校聘,那就有一个周期,我不知道这个周期是多长,既然有周期那么肯定调离原学校的就还想着回去。这样的话,他们有心情在现在的学校认真上课么?他们想的更多的是“我今天下班得走哪条路才不会堵。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去”更多的时间跟精力浪费在路途上,而且没有归属感。这样的心态我不认为有利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