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才能拍出好电影?
波:去电影学院上学,我就是这么做的。不过我很调皮,差点被退学,幸运的是我最终完成了学业。不过学校不能教出才华来,而是让有才华的人学会使用他(她)的才华。
2、为什么要拍《水中刀》这部电影?
波:因为波兰是个湖泊很多的国家,我从小向往航海,水上的生活;然后是只用在船上拍摄,成本低廉;还有用极少的演员把故事讲得不枯燥对我是个挑战。
3、拍电影时是先有意念还是故事?
波:我反对事先把一切都规划完。但是电影有自己的语法,你必须要遵循,不然观众不知道你讲的是什么。
4、你现在在做什么电影?
波:一部讲幽灵故事的电影,在德国拍摄。
5、你具体怎么开始一部电影的创作?
波:我在上电影学院之前是读美术学院,所以对我而言,用图画比用文字表达更方便,所以我会用图画把分镜头画好。但是最后我发现这种办法束缚了我 ,我在现实中看见的东西和画上不一样,我就把我画好的分镜头都撕了。所以,有时候,镜头是导演最大的天敌。
6、你的成长和生活背景有波兰/美国/欧洲,这些不同的环境对你拍电影有什么影响?
波:基本上不同的国家你会碰上不同的事情,但是和我合作的人在程度上几乎都差不多。所以,环境不是很大影响工作的因素,在一个拍摄现场,导演才是关键。每个人都在他那里期望获得灵感,如果导演是个有幽默感的人,哪里的现场都有笑声。
7、《钢琴师》对你而言是部怎样的电影?
波:我在这部电影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我不再担心我的电影会表现什么,可以说我之前所有的电影都是在为这一部电影做准备。从这之后,我需要做的就是诚恳以及充实自己。
8、你如何看待电影理论对电影的指导?
波:我没有理论,只有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把故事讲好看,有话就讲,没话就闭嘴。
9、你会看关于那些研究你的书么?
波:那些书对于我而言就象是集邮册,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偶尔打开它们,我会大吃一惊:啊,这是我做的,那个也是我做的
10、你在从影前是什么状态?你受过那些电影的影响?
波:最早我是在一家剧团担任演员,那时我才十四岁,我认为我很有表演天赋。(插话:所以你经常客串去演戏)波:是的,我在别的电影中有演出。(插话:所以,要过戏瘾最好在别人的片子里去?)波:这么说也对。我之前在上电影学院的时候,把《哈姆雷特》看了24/5遍,在那部片子里我特别关注如何让人在电影中身临其境,以及对声音的处理。然后,我现在都认为,《公民凯恩》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片子,那是电影史上的奇迹。还有费里尼的《8 1/2》,我们在同一界电影节上参赛,我很荣幸地输给了他。
11、有一次在众多导演和记者的见面会上,你大骂了记者?
波:喔那天在场的记者尽问一些无聊平凡/低级弱智的问题,我就站起来说:你们做的工作就是把我们这些导演的名字记下来,然后在电脑上把名字的前面或者后面加上一些形容词,然后就见报了。我们别谈了,实在浪费时间……再说也到饭点了。(插问:那么,后来那些记者什么反应?)波:他们大吃一惊,但是反而对我的评介很高。
12、波:最后能让我问个问题?(他指着会场后面的标语问那里写着什么)现场北电领导回答:大概意思就是北京电影学院是为中国办的。(注:那标语——继承发扬北京电影学院的优良传统,为培养优秀的电影人才,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电影的辉煌而努力奋斗!)
波:去电影学院上学,我就是这么做的。不过我很调皮,差点被退学,幸运的是我最终完成了学业。不过学校不能教出才华来,而是让有才华的人学会使用他(她)的才华。
2、为什么要拍《水中刀》这部电影?
波:因为波兰是个湖泊很多的国家,我从小向往航海,水上的生活;然后是只用在船上拍摄,成本低廉;还有用极少的演员把故事讲得不枯燥对我是个挑战。
3、拍电影时是先有意念还是故事?
波:我反对事先把一切都规划完。但是电影有自己的语法,你必须要遵循,不然观众不知道你讲的是什么。
4、你现在在做什么电影?
波:一部讲幽灵故事的电影,在德国拍摄。
5、你具体怎么开始一部电影的创作?
波:我在上电影学院之前是读美术学院,所以对我而言,用图画比用文字表达更方便,所以我会用图画把分镜头画好。但是最后我发现这种办法束缚了我 ,我在现实中看见的东西和画上不一样,我就把我画好的分镜头都撕了。所以,有时候,镜头是导演最大的天敌。
6、你的成长和生活背景有波兰/美国/欧洲,这些不同的环境对你拍电影有什么影响?
波:基本上不同的国家你会碰上不同的事情,但是和我合作的人在程度上几乎都差不多。所以,环境不是很大影响工作的因素,在一个拍摄现场,导演才是关键。每个人都在他那里期望获得灵感,如果导演是个有幽默感的人,哪里的现场都有笑声。
7、《钢琴师》对你而言是部怎样的电影?
波:我在这部电影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我不再担心我的电影会表现什么,可以说我之前所有的电影都是在为这一部电影做准备。从这之后,我需要做的就是诚恳以及充实自己。
8、你如何看待电影理论对电影的指导?
波:我没有理论,只有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把故事讲好看,有话就讲,没话就闭嘴。
9、你会看关于那些研究你的书么?
波:那些书对于我而言就象是集邮册,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偶尔打开它们,我会大吃一惊:啊,这是我做的,那个也是我做的
10、你在从影前是什么状态?你受过那些电影的影响?
波:最早我是在一家剧团担任演员,那时我才十四岁,我认为我很有表演天赋。(插话:所以你经常客串去演戏)波:是的,我在别的电影中有演出。(插话:所以,要过戏瘾最好在别人的片子里去?)波:这么说也对。我之前在上电影学院的时候,把《哈姆雷特》看了24/5遍,在那部片子里我特别关注如何让人在电影中身临其境,以及对声音的处理。然后,我现在都认为,《公民凯恩》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片子,那是电影史上的奇迹。还有费里尼的《8 1/2》,我们在同一界电影节上参赛,我很荣幸地输给了他。
11、有一次在众多导演和记者的见面会上,你大骂了记者?
波:喔那天在场的记者尽问一些无聊平凡/低级弱智的问题,我就站起来说:你们做的工作就是把我们这些导演的名字记下来,然后在电脑上把名字的前面或者后面加上一些形容词,然后就见报了。我们别谈了,实在浪费时间……再说也到饭点了。(插问:那么,后来那些记者什么反应?)波:他们大吃一惊,但是反而对我的评介很高。
12、波:最后能让我问个问题?(他指着会场后面的标语问那里写着什么)现场北电领导回答:大概意思就是北京电影学院是为中国办的。(注:那标语——继承发扬北京电影学院的优良传统,为培养优秀的电影人才,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电影的辉煌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