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泥小盏吧 关注:24贴子:4,972

东西方文化zt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09-09-05 16:26回复
    传统和现代化是一个多么陈旧的热门话题,一切可能的主张都提出过了,出路依然迷茫。中西文化的文章做了又做,五花八门而又千篇一律。这种两难抉择本身似乎也成了我们无法摆脱的传统,纠缠着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头脑和步伐。什么时候我们才真正具备现代文明世界一员的自信,强壮得既不怕自己的传统,也不怕外来的文化,对两者都泰然处之呢?
        百年中国的主题是富强。为求富强,人们到西方寻找真理。在这个出发点中蕴涵着中国文化的一个悠久传统,便是把真理仅仅当作了工具,对于任何精神事物唯求其功用而忽视其本身的价值。这一思路在整体上未脱中体西用的大框架。因此,百年来,无论怎样引进西学和检讨传统,国人对于作为西学核心的精神之神圣价值和学术之独立品格的观念依然陌生,中国文化的实用传统依然根深蒂固。在我看来,如果在这方面不能醒悟,中国人的精神素质便永远不会有根本的改观,中国也就永远出不了世界级的文化巨人。
        东西文化之优劣成了一个持久的热门话题,我始终不觉得这个问题有多么复杂。在我看来,一切民族的文化传统中都有优秀的成分,它们同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无论东西方,自古以来都有圣哲及后继者思考着人类某些具有永久性的根本问题,他们的思想对于一切民族一切时代的人都会有启示意义。西方不但有科学传统,同样也有人文传统,而首先对现代文明进行反思的恰恰是西方人自己,这些先觉者在反省中注意到了东方传统的长处,正表明了他们的立足点不是狭隘的民族性,而是人类性。我们的论者不去注意他们的这种立场,却挑出他们赞扬东方文化的片言只语沾沾自喜,则恰好暴露了自己的狭隘性。
        东方和西方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说不完的老话题了。我的直觉是,在这个问题上的一切极端之论都是可疑的。需要的是一种平常心,一种不假思索就喜欢和接纳一切好东西的健康本能。在此前提下,才能用一种开阔的人类眼光来看待东西方文化之异同。我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常识与智慧、矫情与狭隘心理相结合的具体例证。
        一切关于东西方文化之优劣的谈论都是非文化、伪文化性质的。民族文化与其说是一个文化概念,不如说是一个政治概念。在我眼里,只存在一个统一的世界文化宝库,凡是进入这个宝库的文化财富在本质上是没有国籍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化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必定是共通的,是属于全人类的。那些仅仅属于东方或者仅仅属于西方的东西,哪怕是好东西,至多也只有次要的价值。
        说句老实话,我已听厌了不断老调重弹的中西文化讨论,既不相信全盘西化,也不相信儒学复兴,并且也不相信可以人为地造就一种东西合璧普遍适用的新文化新人生观。当务之急不是制订救世的方案,而是启迪自救的觉悟,不是建立统一的价值体系,而是鼓励多元精神价值的真诚追求。如果有更多的人注重精神生活,热爱全人类文化遗产,认真思考人生问题,那么,不管思考的结果怎样纷异,都是中国文化乃至中华民族前途的福音。我们已经有了许多热衷于文化讨论的学者,缺少的是真诚的儒者、释者、基督徒、人文主义者等等,一句话,真诚的理想主义者。
        智慧无国籍。无论东西方,都有过一些彻悟人生底蕴的智者,他们的思想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这方面,谈不上东西方优劣的比较。为了疗治现代文明的弊病而求诸东方文化,乃断章取义之论。正确的提法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各民族历史上的优秀文化遗产。
        常常听人叹息:“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思想家?什么时候我们才有自己的世界级大思想家?”我答道:难道这很重要吗?凡是大思想家,例如康德、海德格尔等,既然是世界级的,就是属于全世界的,也是属于你的。思想无国别。按照国别选择思想家的人,真正看重的不是思想,而是民族的虚荣。
        人们常常叹息,中国为何产生不了大哲学家、大诗人、大作曲家、大科学家等等。据我看,原因很可能在于我们的文化传统的实用品格,对纯粹的精神性事业不重视、不支持。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的前提是把精神价值本身看得至高无上,在我们的氛围中,这样的创造者不易产生,即使产生了也是孤单的,很容易夭折。中国要真正成为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大国,就必须改变文化的实用品格。一个民族拥有一批以纯粹精神创造为乐的人,并且以拥有这样一批人为荣,在这样的民族中最有希望产生出世界级的文化伟人。
        一个民族在文化上能否有伟大的建树,归根到底取决于心智生活的总体水平。拥有心智生活的人越多,从其中产生出世界历史性的文化伟人的机会就越大。
        真正的学术,决非一时一地之物,而必具有恒久性和世界性。把玩国故,不拘于考据、训诂,能通宇宙之至妙,人生之精髓,启迪天下人心扉。治理西学,不限于述评、比较,能体悟和理解,与宗师大家交流。真正的学术是一种对话,不仅与国人、今人对话,而且与洋人、后人对话,这才是走向世界和未来之真义。创新而不靠移花接木,搬弄新术语,首先要在学术上有根,然后才能开出自己的花朵。
        作为英国人,毛姆生下来便是基督徒,而基督徒是把天主教视为异教的。有一天,他忽然想到,他完全可能生在德国南方,成为一个天主教徒,那样他就要因为并非自己的过错而作为异教徒受惩罚了。这未免太荒谬。这样一想,他从此不信教了。
        我认为,在这个最简单的思路中,包含了国际主义的最深刻的理由。


    2楼2009-09-05 16:26
    回复
      2025-08-07 21:03: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楼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欧洲的中世纪真的有那么黑暗吗?难道文艺复兴运动是“宇宙来客”带来的?文艺复兴运动正是从中世纪这片沃土中结出来的奇葩。
      楼主的转文里到处都是哲思睿语,诸如,“凡是大思想家,例如康德、海德格尔等,既然是世界级的,就是属于全世界的,也是属于你的。思想无国别。按照国别选择思想家的人,真正看重的不是思想,而是民族的虚荣。”“真正的学术,决非一时一地之物,而必具有恒久性和世界性。”这样的一些话真是深合我心!可见作者胸怀恢弘广大,立意自高。
      然作者的个别观点我略有疑异,不敢苟同。
      世界各国的文化彼此间无有优劣之分吗?作者言:“一切关于东西方文化之优劣的谈论都是非文化、伪文化性质的。民族文化与其说是一个文化概念,不如说是一个政治概念。在我眼里,只存在一个统一的世界文化宝库,凡是进入这个宝库的文化财富在本质上是没有国籍的。”
      我觉得作者在有关概念上是混乱的。无论是东西方文化之间,还是在更广角度的世界各国的文化之间,如果从“存在的价值”的角度而言,每一种文化都是平等的,都属于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员,从“存在的价值”这个角度来说,世界上的每一种文化都没有高下之分,这个角度的文化概念才是一个政治概念!因为只有这样,每一种民族文化背后的那个载体——承载那种的文化的民族才能得以平等存在的价值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直以落后民族见待于世界,我中华无论仁人志士还是贩夫走卒,凡有心者,无不耿耿于心,啮指奋誓以强我华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特别在意华夷之辨、东西之争,不肯在这种争论中落于下风。从最初的鼓吹“中体西用”,到后来的鼓吹“儒家的人文精神才是人类的希望”等等,我们争得越来越洋洋自得,越来越精神胜利了。反反复复地如此争论下来,我们甚至真的以为文化概念就是一个政治概念了。
      可是,各民族文化真的没有优劣之分吗?我以为,是有优劣之分的。民族文化并不只是一件可以把玩在手的玩物,我们把玩、欣赏够了,就再把它放回到架子上,然后我们评价说,这个古玩架子上的宋代的瓶子和明朝的盘子在艺术上是没有高下之分的,它们是平等的——我们只能如此这般对待一种已经死亡了的文化做这种评价,对一种活着的文化,我们是不能如此这般完全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谈论民族文化的!此时此刻,民族文化并不是外在于我们的一种纯客观的东西,打个比喻来说,“我们的”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操作系统,就象Windows操作系统对于电脑一样。操作系统多种多样,从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角度而言,这些操作系统的存在价值是平等的,但这些操作系统在应用角度而言,没有优劣的差别吗?
      在人类历史上,为什么一些文化死掉了?如果那种文化是健康的、优秀的,能导致那种文化的灭亡吗?只有健康的、优秀的文化才是真的有无穷生命力的!
      作者说:“ 一个民族在文化上能否有伟大的建树,归根到底取决于心智生活的总体水平。拥有心智生活的人越多,从其中产生出世界历史性的文化伟人的机会就越大。”一个民族的心智生活的总体水平是由什么决定的?难道不是由这个民族的文化决定的吗?这个民族的文化越优秀,那么在这种文化熏染下,就会有越多的族人能拥有心智的生活。否则,如果没有这种优秀的文化做为背景,那么,一个民族当中的某一位族人,是否能拥有心智生活只能偶然地由这个人自己是否觉悟、是否有智慧来决定,根本无法保证这个民族的绝大多数人都能拥有心智的生活,这是显而易见的!
      只有辨析清楚我们民族的文化的优劣所在到底是什么,我们才有可能取别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处,才能如作者所言,真正达成一种对话,“不仅与国人、今人对话,而且与洋人、后人对话,这才是走向世界和未来之真义。”如果不明我族文化之优劣,甚至厌谈这种文化的优劣,不知彼此,不是等于自盲其目吗?


      4楼2009-09-06 01:41
      回复
        思想无国别。
        -----------
        思想是文化的核心,不同的文化蕴含不同的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等等。我们到现在不承认freedom,democracy,human rights是“普世价值”,还看作洪水猛兽,“不适合国情”,这就是“五千年文明史”(农奴和封建制)为我们留下的思想遗产,也就是文化遗产。


        5楼2009-09-06 10:41
        回复
          太初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我觉得你说的优劣和作者说的优劣不是一码事,作者是从整体上描述一种文化和另一种文化没有优劣,比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你说哪个优?哪个劣呢?太初从文化的战术层面描述了文化的特点和细节的不同,这个是有优劣之别的,我也同意,作者开始就强调了中华文化的弱点,他并没有回避本民族应该改进的地方,你觉得呢?


          6楼2009-09-06 11:37
          回复
            坏了,是有姜,对不起,嘻嘻。谢谢有姜的回帖,品位那是做菜的主料,绝不可缺拉。


            7楼2009-09-06 11:40
            回复
              文化当然有优劣之别!


              8楼2009-09-06 12:15
              回复
                思想无国别。
                -----------
                思想是文化的核心,不同的文化蕴含不同的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等等。我们到现在不承认自由,民主,人权是“普世价值”,还看作洪水猛兽,“不适合国情”,这就是“五千年文明史”(农奴和封建制)为我们留下的思想遗产,也就是文化遗产。


                9楼2009-09-06 12:25
                回复
                  2025-08-07 20:57: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种文化之所以让人们感到自豪,只能是因为这种文化能够让承载这种文化的人群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和发展。一种文化绝不可能,也不应该以所谓的历史悠久让人们感到自豪!


                  11楼2009-09-06 12:44
                  回复
                    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在表述上,“以什么标准”这个说法好像不十分合适,有标准吗?一切“标准”也都在不断的完善发展之中,作者不愿意比较文化之间的优劣,也不能说就是“他更愿意蒙上眼睛”,是不?这着实也是不好比较的吧,再有,---寄希望于“拥有心智生活的人”更多,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纯粹精神创造”使得中国重新变得强大。-----这个有点主观的说。作者强调中华民族重实用轻精神并缺乏超越的文化特质,我觉得是非常中肯的,这不能说是作者想通过“纯粹精神创造使得中国变得强大”,你以为呢?


                    12楼2009-09-06 12:50
                    回复
                      呵呵,一种文化之所以历史悠久,你以为它没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做的到吗?这个强大的生命力就是承载这个文化的群体能够繁衍,发展,生生不息。


                      13楼2009-09-06 12:55
                      回复
                        没错,我也觉得他这一段的描述有点含混,但我不太好主观判断他不进一步深谈的原因。:)
                        不愿意比较优劣,就是不想知己知彼。------这个不敢苟同,呵呵。


                        15楼2009-09-06 13:07
                        回复
                          俺看见了,有点小毛病使得你更加的真实和人性。


                          17楼2009-09-06 13:11
                          回复
                            呵呵,考拉还真很慎重,“判断”就是主观的,没有主观的“判断”是不可能的,只是“判断”的正确与否需要主观与客观的印证。


                            18楼2009-09-06 13:14
                            回复
                              2025-08-07 20:51: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谨慎不行啊,虽然我的主观判断只代表我个人,但是我也要为我的话语负责呀。也就是说,我有自由,我更有责任,当然也有担当。赞同你说出来你的观点,我觉得作者在一块确实含糊不清,只好让别人猜测了。


                              19楼2009-09-06 13: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