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城市群早在2005年5月12日通过了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最初规划是由整个山东十七地市全部参与的发展活力足、一体化程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国家级城市群。
可是时至今日,随着莱芜被济南合并,菏泽,聊城被通过国家批复的中原城市群划走,相比当时壮志雄心的十七兄弟,也只剩下了十四个。可即便如此,还剩的十四地市组成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不说其他,仅在GDP总量一项也是在十三五规划发展的19个城市群中稳坐第三把交椅,人口同样排进前五。
可是为什么就是这样一个实力不弱的城市群却屡屡在我国各大主流媒体中别说是出场率,就是在各种评选中也是被京津翼,长江中游,甚至成渝这个每年吃救济的贫困户各种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再摩擦呢?
既然说到城市群,我们先来了解下我们的山东半岛城市群。首先,我们对城市发展理念和形态的认识,简单来说,大体经过了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圈、城市群以及最近的大湾区这样几个阶段。
而在之前由清华大学和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联合撰写的《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18》发布,在这份报告里共识别出34个都市圈,其中
成熟型都市圈: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广州、深圳都市圈。
发展型都市圈:北京、天津、合肥、青岛、成都、西安、郑州、厦门、济南、武汉、石家庄、长春、太原、长沙、贵阳、南宁、沈阳都市圈。
培育型都市圈:南昌、昆明、重庆、银川、哈尔滨、大连、兰州、福州、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西宁都市圈。
解释一下,因为长三角,珠三角,和首都都市圈的高度一体化,因此在各项排名中不在单独列举以上三地所下辖中心城市。

这个是18个发展较为完善的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以及所包含城市。
这是2019年6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都市圈报告》,从综合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营商竞争力及宜居竞争力四个维度,对18个发展较为完善的都市圈进行了测评。
而我们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则就是由青岛,济南两个排名较前的都市圈为主题构成。
可即便是由两个实力不错的都市群撑腰,为什么山东半岛城市群依旧存在感不足呢?
我认为,其一,规模体量不大,格局太小。
十三五规划中的19个城市群。
从这个图中可看出除了广东,山东,辽宁,其余的城市群都是各省联合,同时还有四个超过20个城市的大型城市群。
山东半岛城市群,一,成员数量从17个减少为14个后,首先数量上只能说中游偏下,只能和广东的珠三角并列排名倒数第五。二,格局上又偏安山东一地,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都说朋友多了好办事,可山东却在北方属于一个特例,同为北方阵营的战友看不上眼,同属华东区的其他成员又对山东不爱搭理。虽然有广东这个同样规模格局的朋友在,但是在综合实力上珠三角完胜山东半岛有没有。
其二,没有超大城市,虽然山东发展均衡,又先有济青双核,后又提出济青烟三核发展,但是无论怎么提,山东都改变不了没有一个可以压阵的超大城市,或者明星城市的情况。
我们阅览19个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翼不用说,四大一线分布在这三个城市群中,就是成渝的成都,重庆。长江中游的武汉,也都不是青岛可敌的 ,更不用说还比青岛更差一点的济南,以及只有GDP撑门面的烟台。
没有明星城市,超大城市,这个区域就缺少吸引力,没有名气,就算你GDP再漂亮也依旧改变不了人们心中低端或者土的标签,就像一个开工厂的厂长出门一身油腻的穿着工作服,就算他的厂子再大,产值再高,也不如一个穿着一身名牌,形象搭理得体的IT或者金融老板有吸引力。
其三,地处凹陷区,很多人对这个不理解,如果你们展开地图看看19个城市群分布,你们就会“喔”的一声明白所有了。全国城市群最密集的地方就在山东周边,而且,不仅密,还强,还大!
简直就是北有龙(以首都北京为首的京津翼城市群,10个成员),南有虎(以上海,杭州,南京,苏州为代表的长三角,26个成员),西有狼(以郑州为首的中原城市群,30个成员!虽然起步较低,但是发展迅猛,还从山东后面上硬是带走了两个城市)。这样的位置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几乎所有的优秀人才都被周边强大的竞争对手吸引走!不但人才,就是众人的目光在扫过地图时也会无意中自动略过在东部沿海那一点点的半岛,而被面积更大,成员更多,实力更强的其他城市群吸引而去。
其四,一体化进程过于缓慢。说到这个不得不提交通,众所周知,一体化进程中交通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但是在山东的交通建设中,不用提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翼,就是中原城市群,山东也远远不如,中原的郑州都马上要完成“米”字型高铁网了,山东的济南到现在还只有济青和路过的京沪两条“丁”字型高铁,其他的规划在图纸上已经停留了不少于五年,甚至连自己都市圈成员之间的高铁网络都还没有完成覆盖,如果不是京沪线,这个全国GDP第三省的省会没准会只有一条通往青岛的济青高铁当遮羞布。
青岛虽然热火朝天的修路,也确实通过青荣,青盐,济青,鲁南,潍莱等高铁完成了铁路网覆盖,但是青荣,青盐“高铁”的速度着实令人不敢恭维。不到200公里的时速简直是火车级别的通勤率。
可是时至今日,随着莱芜被济南合并,菏泽,聊城被通过国家批复的中原城市群划走,相比当时壮志雄心的十七兄弟,也只剩下了十四个。可即便如此,还剩的十四地市组成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不说其他,仅在GDP总量一项也是在十三五规划发展的19个城市群中稳坐第三把交椅,人口同样排进前五。
可是为什么就是这样一个实力不弱的城市群却屡屡在我国各大主流媒体中别说是出场率,就是在各种评选中也是被京津翼,长江中游,甚至成渝这个每年吃救济的贫困户各种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再摩擦呢?
既然说到城市群,我们先来了解下我们的山东半岛城市群。首先,我们对城市发展理念和形态的认识,简单来说,大体经过了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圈、城市群以及最近的大湾区这样几个阶段。
而在之前由清华大学和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联合撰写的《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18》发布,在这份报告里共识别出34个都市圈,其中
成熟型都市圈: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广州、深圳都市圈。
发展型都市圈:北京、天津、合肥、青岛、成都、西安、郑州、厦门、济南、武汉、石家庄、长春、太原、长沙、贵阳、南宁、沈阳都市圈。
培育型都市圈:南昌、昆明、重庆、银川、哈尔滨、大连、兰州、福州、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西宁都市圈。
解释一下,因为长三角,珠三角,和首都都市圈的高度一体化,因此在各项排名中不在单独列举以上三地所下辖中心城市。

这个是18个发展较为完善的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以及所包含城市。

这是2019年6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都市圈报告》,从综合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营商竞争力及宜居竞争力四个维度,对18个发展较为完善的都市圈进行了测评。
而我们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则就是由青岛,济南两个排名较前的都市圈为主题构成。
可即便是由两个实力不错的都市群撑腰,为什么山东半岛城市群依旧存在感不足呢?
我认为,其一,规模体量不大,格局太小。

十三五规划中的19个城市群。
从这个图中可看出除了广东,山东,辽宁,其余的城市群都是各省联合,同时还有四个超过20个城市的大型城市群。
山东半岛城市群,一,成员数量从17个减少为14个后,首先数量上只能说中游偏下,只能和广东的珠三角并列排名倒数第五。二,格局上又偏安山东一地,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都说朋友多了好办事,可山东却在北方属于一个特例,同为北方阵营的战友看不上眼,同属华东区的其他成员又对山东不爱搭理。虽然有广东这个同样规模格局的朋友在,但是在综合实力上珠三角完胜山东半岛有没有。
其二,没有超大城市,虽然山东发展均衡,又先有济青双核,后又提出济青烟三核发展,但是无论怎么提,山东都改变不了没有一个可以压阵的超大城市,或者明星城市的情况。
我们阅览19个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翼不用说,四大一线分布在这三个城市群中,就是成渝的成都,重庆。长江中游的武汉,也都不是青岛可敌的 ,更不用说还比青岛更差一点的济南,以及只有GDP撑门面的烟台。
没有明星城市,超大城市,这个区域就缺少吸引力,没有名气,就算你GDP再漂亮也依旧改变不了人们心中低端或者土的标签,就像一个开工厂的厂长出门一身油腻的穿着工作服,就算他的厂子再大,产值再高,也不如一个穿着一身名牌,形象搭理得体的IT或者金融老板有吸引力。
其三,地处凹陷区,很多人对这个不理解,如果你们展开地图看看19个城市群分布,你们就会“喔”的一声明白所有了。全国城市群最密集的地方就在山东周边,而且,不仅密,还强,还大!
简直就是北有龙(以首都北京为首的京津翼城市群,10个成员),南有虎(以上海,杭州,南京,苏州为代表的长三角,26个成员),西有狼(以郑州为首的中原城市群,30个成员!虽然起步较低,但是发展迅猛,还从山东后面上硬是带走了两个城市)。这样的位置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几乎所有的优秀人才都被周边强大的竞争对手吸引走!不但人才,就是众人的目光在扫过地图时也会无意中自动略过在东部沿海那一点点的半岛,而被面积更大,成员更多,实力更强的其他城市群吸引而去。
其四,一体化进程过于缓慢。说到这个不得不提交通,众所周知,一体化进程中交通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但是在山东的交通建设中,不用提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翼,就是中原城市群,山东也远远不如,中原的郑州都马上要完成“米”字型高铁网了,山东的济南到现在还只有济青和路过的京沪两条“丁”字型高铁,其他的规划在图纸上已经停留了不少于五年,甚至连自己都市圈成员之间的高铁网络都还没有完成覆盖,如果不是京沪线,这个全国GDP第三省的省会没准会只有一条通往青岛的济青高铁当遮羞布。
青岛虽然热火朝天的修路,也确实通过青荣,青盐,济青,鲁南,潍莱等高铁完成了铁路网覆盖,但是青荣,青盐“高铁”的速度着实令人不敢恭维。不到200公里的时速简直是火车级别的通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