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吧 关注:10,982贴子:808,365

光子疗愈读当下的力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写在开头
今天是2019年12月25日,我是2009年买的书,读《当下的力量》也有10年了,这本书帮了我很多,我也推荐给很多朋友读。在阅读过程中,他们会出现很多不理解,我对他们不理解的句子、词汇做出解释,朋友们说简单透彻,并劝我将这些解释汇集发布,我并不知是否会有人爱读,所以拖了很久,如今终于汇集在一起,希望能帮到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
我将把一些大家常有疑问的内容摘出来,也就是“原文”的部分。
每次更新的第一句原文旁,我会标注对应原书的页数。
每一句原文下,是我的个人解释。


IP属地:广东1楼2019-12-26 04:40回复

    原文:存在(being):存在是超越那些受限于生死的各种生命形式而永在的“一个生命”。(P3\P4)
    我来解释一下:
    1.存在(being)就是不生不灭的,所以存在没有生,也没有灭。所以说存在超越了生死的各种生命形式的。但这里必须强调,就算是意识(consciousness)也好,思维(mind)也好,也都是有生灭的。所以意识和思维都不是存在。
    2.存在只有一个,唯一的一个。在存在之外并没有任何东西。
    3.存在的内部有无数的生灭。存在本身不生灭,因为受限于生死的各种生命形式只在存在的内部,所以说,存在是超越了那些生灭。

    原文:存在作为无形的,不灭的本质,它不仅超越而且还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形体之内。
    我来解释一下:
    1.存在不但不生灭,还无形,因为只有白纸才能画画,真空才能生妙有。
    2.每一个形体都是存在里的生灭。每一个形体都产生于存在的内部,所以存在超越每一个形体,和存在深深植根于每一个形体之内。

    原文:当你的思维(mind)处于静止时,当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当下时刻(now)时,你就能感觉到存在。
    我来解释一下:
    1. 人是有身体边界的,所以人能区别出“身体”和“身体之外”。只要有这个身体边界,就很难感觉到存在。
    2. 思维在不断的想事情,思维在不断的生灭,也很难感觉到不生灭的存在。
    3. 如果你有那么一刻没有了身体边界,那你可以立即感觉到自己就是那个存在。
    4. 练习思维静止是一种短暂的不起生灭,方法是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当下时刻,去感觉时间的不存在。没有了时间,就是永在。永在就是不生灭。

    原文:对本体的觉知的失而复得,并保持这种觉知状态就是开悟。
    我来解释一下:
    1.在婴儿时期,人对存在是有觉知的,因为婴儿只有一个“我”的概念,还没出现“你”的概念。
    2.当婴儿出现了“我”之外的“你”,“他/她/它”的概念的时候,就开始失去了对存在的觉知了。
    3.当通过各种方法重新发现只有一个“我”,在我之外没有任何东西的时候。就是感觉到了存在,就是对本体的觉知的失而复得。
    4.而保持这种对存在的感知的状态,也就是,我就是存在,就是开悟。


    IP属地:广东2楼2019-12-26 04:45
    收起回复
      2025-08-17 15:52: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原文:这种滥用就引发了可笑的信仰、结论以及自大的幻象,比如:我的或我们的上帝是唯一的真正的上帝,而你们的上帝则是假的,或如尼采说的“上帝死了”。(P4-P5)
      我来解释一下:
      1.若God是存在(being)的代名词,而存在是唯一的,那么就只能有一个God,所以不存在真的God,或假的God。
      2.存在是不生灭的,所以God不可能死了。
      3.因为上面的说法,都不符合存在的定义,所以说这些是可笑的,或自大的。

      原文:“上帝”这个词已经成了一个封闭的概念,当人们说出这个词时,他们就会想出一个形象出来,也许不会是一位白胡子的老人,但是仍然还是一个置身于你之外的人或是物,同时不免是个男性或雄性的形象。
      我来解释一下:
      1.God在西方有很多男性形象,但存在是无形的。
      2.天父与天父之子的概念,让人很容易把God理解成置身于你之外的人或物。
      3.当你感觉不到存在,那你感觉你和God的距离很远。但其实你就是God。

      原文:“存在”或“上帝”或其他任何文字都不能诠释这个词背后的无法言传的意义。
      我来解释一下:
      1.“存在”这个词也仅仅只是一个代名词,如“道”也是一个代名词,“真如”也是一个代名词。这些代名词都指向一个的实体。这个实体不生灭,由这个实体继而可以产生意识,是的没错,意识是可以生灭的。
      2.为何无法言传?因为有意识就有“我”,而意识是可以生灭的。有“我”就可以观察,但存在这个实体本身是可以不自己观察自己的,也就是存在连“我”这个概念也可以没有,也就是无我。无我的状态可以自己体证,但不能言传,因为很难准确表达,听者只能意会。听者如果要确信,只能自己实践去体证。

      原文:存在是一个开放的概念,这是它的优势。它没有将一个无限的、无形的东西缩减成一个有限的实体。
      我来解释一下:
      1.存在这个代名词,指代的那个实体,是无限的,无形的。而God这个词,经过上千年的滥用,已经很容易产生某些具体的形象。
      2.存在是无限的,因为存在之外没有任何东西。
      3.存在是无形的,因为无形才能在那个实体内部产生有形(无论是物质还是意识)。
      4.存在这个代名词比God这个代名词,在人的头脑字典里更贴近那个指代的实体。
      5.存在只是个代名词,是个概念。真正的那个实体,无法表述。

      原文:只有当你感觉到你的存在时,你才会立即领会它那个“我是”的真谛。所以从“存在”这个词到体验到你的“存在”,只是小小的一步。
      我来解释一下:
      1.可以从文字中认识到和理解到存在,但如果没有自己真正的体验去感受过存在。那对存在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概念中。
      2.但当你体证过存在,你就不会再怀疑存在的真假。因为那个就是“我是”,那个状态,你就是存在,你不会否定你自己,所以你也不会再怀疑存在的真假。
      3.只能靠自己去感觉存在,而不是靠观察外界的事物而发现存在。
      4.存在是不生灭的,你感觉不感觉到它,它并不在乎。
      5.当你体证到存在,你会发现你和存在是一体的,从来没有分开过。且你和存在一样无限,无形。
      6.因为你是用你的意识去观察存在,才发现你和存在是一体的。但意识是有生灭的,所以只能说你和存在是一体的,或你就是存在,但不能说存在就是你。


      IP属地:广东3楼2019-12-26 04:55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12-26 08:55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2-26 08:56
          回复
            这个帅哥是谁?太帅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12-26 10:41
            回复

              原文:体验这种现实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是认同于你的思维,它使人们进行强迫性的思考。(P5-P8)
              我来解释一下:
              1. 大脑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情,小孩子要上学,大人要上班。小孩子不上学就长大没有在社会生存的能力。大人不上班,就没钱养家养孩子。这些都是每天必须要处理的事情,所以是强迫性的思考。
              2.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这种强迫性的思考。
              3.自给自足,脱离社会,可以更容易脱离这种强迫性思考的状态,但人同时也会失去上进心。

              原文:开悟不仅是痛苦和身心内外冲突的终结,也是思考的终结。这将会是一次不可思议的解放!
              我来解释一下:
              1.当你感觉到你就是存在(being),那痛苦和身心内外的冲突,包括思考,那些都是存在内部的生灭。
              2.没有了时间,没有空间,你不能感受到任何你之外的东西,因为你之外没有东西,你不会有痛苦,不会有冲突,你就是纯净得如一张白纸,没有任何想法,除了静静的观察这个无限且无形的自己。
              3.如果你本来在很痛苦的状态下,而进入这种不可思议的状态,也许会感觉到解放,但接下来,你会觉得非常无聊。
              4.有些人非常享受这个状态,觉得找到了存在,整个人生都和平了。但有些人会觉得如果持续这种状态,那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原文:如果思维被正确的利用的话,它将是一个超强的工具;但如果利用不当,它的危害则相当大。
              我来解释一下:
              1. 如果在一直感觉到存在的基础上,你可以去运用思维,去创造你想要的一切。
              2. 如果你认为思维就是你,你的大脑就是你,那就是思维在控制了你。
              3.要去感觉存在,需要静止思维。当你感觉到存在了,就要去主动运用思维。

              原文:从思维中解放出来的开始就是认识到你不是一个思考问题的实体--思考者。认识到这一点能使你很好地观察这个思考者。
              我来解释一下:
              1. 人们一直都在不停地思考,很少能静止思维,你会误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思考者。
              2. 当你能静止思维,你会发现你不止是一个思考着,还是一个观察者。
              3. 当你能静止思维的时候,你能观察到念头的升起,和念头的结束。
              4. 思考是一个个念头的生灭的过程,可以通过自己这个观察者来观察到这个现象。
              5.当你开始利用自己这个观察者,你就开始从思维中解放出来。


              IP属地:广东8楼2019-12-26 13:48
              回复
                我觉得,原文写的非常清楚、直白、易懂,被你解释的反而复杂了。当下的力量这本书只有体验5分钟以上深度临在才能轻松看懂,否则就像书上说的,没有体验过存在,只是看书上说的,只能理解一小部分。
                存在,就是临在时那个深层次意识,那是一种自我感觉,用文字无法全部描述清楚,仅仅一种自我感觉,没其他意思。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12-26 21:18
                回复
                  2025-08-17 15:46: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赞一个。虽然别人的话语永远比不上自己的实际体验。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12-27 00:38
                  回复
                    今天要说的内容,来自 P8-P10
                    原文:你以对过去的看法来判断现在的事情,一定会得到一个完全被歪曲的理解。
                    我来解释一下:
                    1.现在的事情只是现在的事情,没有更好也没有更坏。
                    2.过去的看法来判断现在的事情,就如带上了一个有色眼镜来看事情。
                    3.如果过去的看法是积极的,那判断现在的事情就是积极的。如果过去的想法是消极的,那判断现在的事情就是消极。
                    4.在竞争剧烈的当今社会,竞争的结果是使大部分人得到了更多的是消极的结果,过去的消极的结果产生了消极的过去的想法,继而影响对现在的事情的判断,也会趋向于消极。
                    5.消极的结果->消极的过去的看法->
                    新的消极的结果->消极的过去的看法->
                    新的消极的结果...
                    这样不断恶性循环下去
                    6.如果你是富二代,而且接受精英教育,在竞争中无往而不利。
                    积极的结果->积极的过去的看法->
                    新的积极的结果->积极的过去的看法->
                    新的积极的结果...
                    这样不断良性循环下去
                    7.带了有色眼镜对现在的事情的歪曲的理解,也不一定是一件坏事。这个看你本身有多少资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所以穷者更需要拿掉过去的有色眼镜,这样才可以更正确的看到这个世界,才有可能跨越阶层。
                    ————————————
                    原文:特别关注那些重复性的思维模式,那些多年来缠绕你的“旧唱片”。这就是我说的“观察思考者”的含义。换句话说:倾听脑袋中的声音并作为一个观察者的临在。
                    我来解释一下:
                    1.头脑中会因为以前的经验,或别人灌输给你的信念系统,或集体意识。对同一个事情产生同一个念头。这种就是“旧唱片”,就是过去的看法。
                    2.当你不是念念相续地用新的一个念头去思考前一个念头的解决方案的时候,你就可以观察到念头的升起和结束。这就是“观察思考者”的含义。也就是单纯地观察你的念头,作为观察者。而不是被念头带着走,而形成了思考过程,成为思考者。
                    3.当你作为观察者在观察念头的时候,你的思维就可以慢慢静止。
                    ————————
                    原文:当你在倾听那种声音时,不要去做任何判断。不要对你所听到的声音做出判断或进行谴责,因为这样做意味着同样的声音又会从后门乘虚而入。
                    我来解释一下:
                    1.对于一个念头的升起,如果你不去思考它,那念头就会慢慢消失。
                    2.念头越来越少,思维就能慢慢达到静止,最终可以控制思维想静止就静止。
                    3.但念头越来越少,就无法形成思考,就无法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4.想去感觉到存在(being),可以通过观察念头,减少念头,静止思维的方法。但如果你已经感觉到了存在,那就不要再觉得思维就是洪水猛兽,是阻碍你接近存在的拦路虎。而是应该把思维当成一种能让你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能让你生活变得更加好的工具,你不再是你的思维,你不再被思维控制你,现在思维只是你的工具,你可以随时停止使用这个工具,也可以随时高强度地使用这个工具。


                    IP属地:广东15楼2019-12-27 22:56
                    回复
                      一句话讲完了,就是时刻知道现在的我在干嘛在想啥,别搞复杂化,实践最重要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12-28 06:37
                      回复
                        下面要说的原文,来自 P10-11
                        原文:当一种思维止息时,你会在自己的心智流(mental stream)中体验到一种思维的中断--思维空白。
                        我来解释一下:
                        1.mental应该翻译为心态。念头在减少的同时,情绪也会慢慢平和。
                        2.当思维静止的时候,情绪也会慢慢消失。
                        3.当思维中断了,情绪也同时没有了。
                        ————————————
                        原文:当这种空白出现时,你在内心会感觉到一种静止和宁静的状态。于是你开始感觉到与本体合二为一的自然的状态,通常这种状态受到思维的蒙蔽而模糊,多加练习之后,你的这种平和与宁静的感觉会加深。
                        我来解释一下:
                        1.思维中断,情绪也没有了,内心会感觉到静止和宁静的状态。
                        2.这种静止和宁静的状态,是一种和存在重新建立某种连接的状态。
                        3.思维的恢复,会打断这种平和与宁静的状态,所以这种状态的深度和时间一开始不会很深和很长。
                        4.多加练习之后,思维空白的,情绪不起的状态的时间会不断拉长,这种平和与宁静的状态,就能持续加深。
                        5.这种平和与宁静的状态越深,你越不能做实际的事情,你只能作为一个观察者看着这个世界。如果你失去了思考能力,你也就失去了创造这个世界的能力。
                        6.这种向往平和与宁静的状态越深的人,就越容易脱离社会,甚至出家,或者到深山隐居,因为这种生活只需要自给自足,其他都是多余的。
                        ————————————
                        原文:随着你进一步深入这种“无念”的状态(东方人的说法),你会认识到一种纯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会如此喜悦地感受你的存在:所有的思维,情绪,身体以及整个外部世界,在与你的本体比较之下,都不那么重要了,然而这不是一种自私的状态,而是一种无我的状态。它超越了你的自我。
                        我来解释一下:
                        1.无念,文中这里的解释是思维的空白,纯意识,或者说纯观察。
                        2.但东方称的无念,应该为“念而不念”,就是思维还是念念相续,但持续地观察念头。事来即应,事去即忘。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镜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因为完全停止了思维那就形同木石,所以需要从纯意识中出来继续念念相续,才能发挥人的能动性。
                        3.文中“你的存在”和“存在(being)”,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的存在是纯意识,或者说佛性,而存在是五蕴皆空的真如。你的存在是太极,存在是无极,是道。
                        4.文中觉得超越了以大脑为代表的自我,达到了纯意识,就是无我了。其实纯观察,还不是无我,只有把纯观察给去掉后(五蕴:色受想行识,把识蕴也去掉),成为纯体验,才是无我。因为意识也是有生灭的,最简单的证明意识也是有生灭的证据就是发呆。


                        IP属地:广东18楼2019-12-28 10:51
                        回复
                          下面要说的原文,来自P11-P13
                          原文:除了“观察思考者”之外,你还可以通过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这一刻,而在思维中创造那种空白。
                          我来解释一下:
                          1.除了观察念头的升起和结束这种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达到这种思维空白。
                          2.这种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这一刻,也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有的感觉体验上,也能创造出这种思维空白。
                          ————————————
                          原文:在这种空白中,你高度警惕,注意力高度集中,但你没有在思考。这就是冥想的本质。
                          我来解释一下:
                          1.注意力集中在感觉上,而不是集中在念头上,这就是冥想的本质。
                          2.但感觉也会有舒服和不舒服,文中的建议只是纯观察它,并没有要处理不舒服的情况。
                          3.如果遇到不舒服的感觉,纯观察它也得不到缓解,想象用意识把这些不舒服的感觉通过你的脊柱往下引导进地心,也许能得到更好的效果。(这个已经超出了文中的内容范围,仅供参考)
                          ————————————
                          原文: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可通过任何日常活动来练习这种方法。比如,每次你在家中或办公室上下楼梯时,你每一步,每一刻,甚至每一次呼吸都全神贯注,完全集中你的注意力。
                          我来解释一下:
                          1.文中的练习建议,其实就是在减慢你的动作,比如你一个动作需要一秒钟就能完成,比如拿起水杯,你把这个动作放慢到10秒钟或更长的时间去完成,你就能全神贯注,完全集中你的注意力,活在那个当下。
                          2.当你能活在那个当下,你会发现时间是不存在的,你的思维就会产生空白,因为思维需要有过去和未来才能进行思考。
                          ————————————
                          原文:迈向开悟之途最为关键的一步是:从对思维的认同中摆脱出来。每次,当你在思维中创造空白时,你的意识就会变得更强。
                          我来解释一下:
                          1.念念相续,成为思考者,就是对思维的认同。
                          2.从思维的认同中摆脱出来,就是制造思维空白,念头不起。
                          3.当你每次制造思维空白,你观察思维的能力就能增强,你的意识就会得到锻炼。
                          4.当你一直能保持纯意识,你就能确信你就是存在。
                          5.不管你是否能保持纯意识,存在一直不生灭。因为你的意识会生灭,所以存在不是你,存在包含了你。


                          IP属地:广东21楼2019-12-29 11:51
                          回复
                            哦哦哦哦哦,来了位大神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19-12-29 12:16
                            回复
                              2025-08-17 15:40: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谢谢分享,看了解读,对原书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体会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9-12-29 18: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