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原文:这种滥用就引发了可笑的信仰、结论以及自大的幻象,比如:我的或我们的上帝是唯一的真正的上帝,而你们的上帝则是假的,或如尼采说的“上帝死了”。(P4-P5)
我来解释一下:
1.若God是存在(being)的代名词,而存在是唯一的,那么就只能有一个God,所以不存在真的God,或假的God。
2.存在是不生灭的,所以God不可能死了。
3.因为上面的说法,都不符合存在的定义,所以说这些是可笑的,或自大的。
二
原文:“上帝”这个词已经成了一个封闭的概念,当人们说出这个词时,他们就会想出一个形象出来,也许不会是一位白胡子的老人,但是仍然还是一个置身于你之外的人或是物,同时不免是个男性或雄性的形象。
我来解释一下:
1.God在西方有很多男性形象,但存在是无形的。
2.天父与天父之子的概念,让人很容易把God理解成置身于你之外的人或物。
3.当你感觉不到存在,那你感觉你和God的距离很远。但其实你就是God。
三
原文:“存在”或“上帝”或其他任何文字都不能诠释这个词背后的无法言传的意义。
我来解释一下:
1.“存在”这个词也仅仅只是一个代名词,如“道”也是一个代名词,“真如”也是一个代名词。这些代名词都指向一个的实体。这个实体不生灭,由这个实体继而可以产生意识,是的没错,意识是可以生灭的。
2.为何无法言传?因为有意识就有“我”,而意识是可以生灭的。有“我”就可以观察,但存在这个实体本身是可以不自己观察自己的,也就是存在连“我”这个概念也可以没有,也就是无我。无我的状态可以自己体证,但不能言传,因为很难准确表达,听者只能意会。听者如果要确信,只能自己实践去体证。
四
原文:存在是一个开放的概念,这是它的优势。它没有将一个无限的、无形的东西缩减成一个有限的实体。
我来解释一下:
1.存在这个代名词,指代的那个实体,是无限的,无形的。而God这个词,经过上千年的滥用,已经很容易产生某些具体的形象。
2.存在是无限的,因为存在之外没有任何东西。
3.存在是无形的,因为无形才能在那个实体内部产生有形(无论是物质还是意识)。
4.存在这个代名词比God这个代名词,在人的头脑字典里更贴近那个指代的实体。
5.存在只是个代名词,是个概念。真正的那个实体,无法表述。
五
原文:只有当你感觉到你的存在时,你才会立即领会它那个“我是”的真谛。所以从“存在”这个词到体验到你的“存在”,只是小小的一步。
我来解释一下:
1.可以从文字中认识到和理解到存在,但如果没有自己真正的体验去感受过存在。那对存在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概念中。
2.但当你体证过存在,你就不会再怀疑存在的真假。因为那个就是“我是”,那个状态,你就是存在,你不会否定你自己,所以你也不会再怀疑存在的真假。
3.只能靠自己去感觉存在,而不是靠观察外界的事物而发现存在。
4.存在是不生灭的,你感觉不感觉到它,它并不在乎。
5.当你体证到存在,你会发现你和存在是一体的,从来没有分开过。且你和存在一样无限,无形。
6.因为你是用你的意识去观察存在,才发现你和存在是一体的。但意识是有生灭的,所以只能说你和存在是一体的,或你就是存在,但不能说存在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