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自己也做了一个。一开始小杯子口密封不好。不容易引发虹吸,要缸内水位超出排水管顶很高才会因为压力的增大,排水流量的加大,才会产生更大的气流引发虹吸,当时我在排水管顶侧稍远的距离打的进气管,通过观察,觉得可能在排水管顶的正上方可能水流引发的气漩吸力更大,所以又加了一个,用夹子把前面的进气管折弯封口,只留下一个进气口。后来发现,引发虹吸时太吵。算了。2个进气口全打开了。基本不引发虹吸。停电也不会把鱼缸的水抽光。因为排水管顶口控制了鱼缸的最大最小水位,因为这时的排水系统流量已经完全满足水泵的流量。这个系统的关键就是排水管顶面要高于虹吸出水的位置,由排水管顶面控制鱼缸的水位。因为如果没有杯子,那么鱼缸水位一旦低于虹吸出水口,虹吸就会停止,而泵继续上水,因为大气压的作用,虹吸管已经排空就不会再虹吸了。而在虹吸管出水口放一个杯子,在不考虑水泵进水的情况下,当杯子和鱼缸内的水面一样高,则杯子内的水面和鱼缸水面压力平衡,虹吸管内的水流则会静止,这时,不管向鱼缸一侧或杯子一侧加水,则加水一侧会向另一侧流动,直到水位相等、两侧压力平衡,虹吸管内的水流再次静止。
虹吸的原理说清了。我们再说下水。
如果在鱼缸、杯子的水位相等情况下,水泵工作向鱼缸里进水,则因为鱼缸的水位不断高于杯子里的水位,鱼缸压力高于杯子的压力,鱼缸的水通过虹吸管向杯子里流动,两边压力趋于平衡,这时,我们在高于虹吸出水口地方设置排水管的顶面,排水管的顶面就是我们想要的鱼缸水位,在水泵停电状态下的水位和工作状态下的水位。
如果在水泵工作的情况下,杯子里的水位不断升高,超出我们想要的水位高度很多。这时,我们就要增加排水管的内径,加大排水流量。
如果我们发现,杯子里水位顶面一定高度不再增加,而鱼缸的水位不断上升,甚至有漫出的可能,说明虹吸管的流量小于水泵的进水流量,这时就要增粗虹吸管的内径或者用小一点水泵,相对来说增粗虹吸管的内径更经济。这种结构也简单。也没有进气口吸水引发的噪音,也没有二次虹吸失效,鱼缸漫水的情况。我觉得挺好。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