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吱呀”一声后,东室门在漆黑中徐徐划下一道无声的弧。
“君上?”公之狐低唤。
片刻后,暗中传来应声。
公之狐摸出燧石燃烛,光在暗中晕开一个优柔的环,随着孟狐的脚步渐而照亮了室内情形——勾无君弋正襟跪在席上,凭几孤立于侧。
“招了?”无弋问。
“未曾。”
“多久了?”
“已交寅时。”
公之狐立灯案上,抬眸,正见无弋一对布满血丝的双目犹夜中天蝠盯着自己,忙低头敛声说:“已十个时辰了,两个妇人送进去半日,他未曾动心,只一心求死,如今……”言罢轻叹。
无弋不辨喜怒“嗯”了一声。因坐着颇久,他起身之时,略有卡顿,随后道:“邓王的人,好!好!时候差不多了,你去准备,我亲自来……”
吩咐已毕,孟狐颔首,携灯退下,复遗无弋于黑暗之中。恐惧之甚,无过无知。每逢无月之夜,无弋命人熄灭一切灯烛火光,独立暗中,直至朝明。数年一日,不曾有变。
目不可视,惟耳为闻。虫鼠风雨,呼吸磋磨。此种种声,心助为怪。或作食妖思,或作毒兽想,或为嗔怒感,或为自怜念。没有视觉的世界中,其余一切感官而生的念想,皆为放大。惟心中有所专念,才不至于萎顿癫狂。
念及此,他紧握掌中“鄀”字之纹,而后从容步出东室。延副阶行未数步,转入另一室。室内灯火通明,公之狐并几名甲士已等候其中。公之狐朝他点头,无弋遂向着东墙角矮门而去。这是地下密室入口,顺级而下,滴水之声愈著。
久在黑暗之人,听觉敏于寻常。当密室尽头传来几下极细微的脚步搓踱之声,无弋不禁牵起一抹轻蔑笑意。他在距离那人三步之地停了下来,并不作声,只等着对方反应。
对方名唤宾于田,是邓王颇为得力的暗卫。
一小阵静默过后,先传来锁链的当啷声。
他并未命人锁着他,只在囚牢的地上布满了铁链。无弋知道,这当啷声是宾于田伸脚踢了锁链,而后传来他的声音:“谁?”无弋并不答他,只将自己的呼吸几乎都隐没到了一阵时断时续的唏窣声中,那是与他呼吸声在同频的另一种音响。
时光若斯,水落的声音亦从回音窄短的清脆声过渡到了回音宽厚的“嘟答”声——公之狐是此中老手,这布置原也是花了心思的。
凭经验,无弋断定,他已然为一种愈积愈烈的诡异感折磨着。果然,又过了一阵,他开始愈加频繁地用鞋履搓着地面,他就要扛不住了,终于,他用不无愤怒的声音吼道:“你是谁?”
愤怒代表着恐惧,当积聚的恐惧用一种暴躁的方式宣泄,而没有得到回应后,恐惧便会加倍。
早先,宾于田与无弋的人博斗而受伤,当时情形,不容他在意伤势。如今身处黑暗,漫漫无尽的水声放大了他的苦痛,这声音好似吸血的蝙蝠,在意识昏聩明朗的交替下,眼前仿佛淌成了一条血色的溪流,蜿蜒、摇摆,叫嚣着那仍残留着他体温的液体离他而去。渐渐地,他狂躁地抓扯自己的外衫,时而喃喃:“让我死罢,死罢。”
一丈外的无弋冷冷“看着”这一切。饶是早已见惯,他仍控制不住地想:为何不向前一步?为何不向前一步?只要他向前一步,发觉了自己,肉搏一触即发,那生的光亮会就此点燃,情形便大不相同了。
他自问,从不夺人性命,也自信,无人能夺人性命。生机从来只在指掌之中,如今生机不再,也需怪他不得了。
滴水声、撕扯声、喃喃声等等声音交织着这一幅心魔幻想的图景在这一瞬间戛然而止。“为何不向前一步?”无弋骤然出声,他的呼吸也清晰起来。
宾于田怔住——此中果然有人。
“是谁?”
“因为,你不敢死。”
闻声的宾于田再一怔过后,似箭离弦,猛地朝声音扑去。此时,囚室天窗上的格盖忽被揭开,曙光窜进来。宾于田闭了闭眼,再睁眼时,摸着一根壶颈粗的木桩便朝无弋飞了过去。无弋俯身拾起铁链的一头,手臂一抖,飞龙一般的锁链格开木桩。无弋欺身而上,竟将自己佩剑递在宾于田手中。
出鞘,入鞘。
出鞘,入鞘。
出鞘,入鞘。
三次机会,宾于田未能将送上门的剑亮出剑鞘。忽地,无弋顶在剑鞘的二指一松,宾于田正在狐疑不定之际,那二指却又扼上了他咽喉。然他心无悬念赴死之时,气道却又通了,剑重回手中,而对手已在三步之外。他无暇思考,一把脱掉剑鞘,剑锋直逼而来。
无弋不动,只双目盯着宾于田。这样一双眼,其刚毅又岂在锋刃之下?宾于田气馁,剑峰已偏。剑尖刺中肩头,却闻“铛”的一声。无弋凭惯性向前一送,剑尖竟然弯折。宾于田大惊:非铜筋铁骨,孰能如此?无弋一步上前,右肩微沉较力,宾于田自他肩上摔下。无弋左手提他后颈,右手摸出三根极细极长的针自腹中而下,直贯长强。
痛呼穿透而上,响彻“博戏堂。”
“吱呀”一声后,东室门在漆黑中徐徐划下一道无声的弧。
“君上?”公之狐低唤。
片刻后,暗中传来应声。
公之狐摸出燧石燃烛,光在暗中晕开一个优柔的环,随着孟狐的脚步渐而照亮了室内情形——勾无君弋正襟跪在席上,凭几孤立于侧。
“招了?”无弋问。
“未曾。”
“多久了?”
“已交寅时。”
公之狐立灯案上,抬眸,正见无弋一对布满血丝的双目犹夜中天蝠盯着自己,忙低头敛声说:“已十个时辰了,两个妇人送进去半日,他未曾动心,只一心求死,如今……”言罢轻叹。
无弋不辨喜怒“嗯”了一声。因坐着颇久,他起身之时,略有卡顿,随后道:“邓王的人,好!好!时候差不多了,你去准备,我亲自来……”
吩咐已毕,孟狐颔首,携灯退下,复遗无弋于黑暗之中。恐惧之甚,无过无知。每逢无月之夜,无弋命人熄灭一切灯烛火光,独立暗中,直至朝明。数年一日,不曾有变。
目不可视,惟耳为闻。虫鼠风雨,呼吸磋磨。此种种声,心助为怪。或作食妖思,或作毒兽想,或为嗔怒感,或为自怜念。没有视觉的世界中,其余一切感官而生的念想,皆为放大。惟心中有所专念,才不至于萎顿癫狂。
念及此,他紧握掌中“鄀”字之纹,而后从容步出东室。延副阶行未数步,转入另一室。室内灯火通明,公之狐并几名甲士已等候其中。公之狐朝他点头,无弋遂向着东墙角矮门而去。这是地下密室入口,顺级而下,滴水之声愈著。
久在黑暗之人,听觉敏于寻常。当密室尽头传来几下极细微的脚步搓踱之声,无弋不禁牵起一抹轻蔑笑意。他在距离那人三步之地停了下来,并不作声,只等着对方反应。
对方名唤宾于田,是邓王颇为得力的暗卫。
一小阵静默过后,先传来锁链的当啷声。
他并未命人锁着他,只在囚牢的地上布满了铁链。无弋知道,这当啷声是宾于田伸脚踢了锁链,而后传来他的声音:“谁?”无弋并不答他,只将自己的呼吸几乎都隐没到了一阵时断时续的唏窣声中,那是与他呼吸声在同频的另一种音响。
时光若斯,水落的声音亦从回音窄短的清脆声过渡到了回音宽厚的“嘟答”声——公之狐是此中老手,这布置原也是花了心思的。
凭经验,无弋断定,他已然为一种愈积愈烈的诡异感折磨着。果然,又过了一阵,他开始愈加频繁地用鞋履搓着地面,他就要扛不住了,终于,他用不无愤怒的声音吼道:“你是谁?”
愤怒代表着恐惧,当积聚的恐惧用一种暴躁的方式宣泄,而没有得到回应后,恐惧便会加倍。
早先,宾于田与无弋的人博斗而受伤,当时情形,不容他在意伤势。如今身处黑暗,漫漫无尽的水声放大了他的苦痛,这声音好似吸血的蝙蝠,在意识昏聩明朗的交替下,眼前仿佛淌成了一条血色的溪流,蜿蜒、摇摆,叫嚣着那仍残留着他体温的液体离他而去。渐渐地,他狂躁地抓扯自己的外衫,时而喃喃:“让我死罢,死罢。”
一丈外的无弋冷冷“看着”这一切。饶是早已见惯,他仍控制不住地想:为何不向前一步?为何不向前一步?只要他向前一步,发觉了自己,肉搏一触即发,那生的光亮会就此点燃,情形便大不相同了。
他自问,从不夺人性命,也自信,无人能夺人性命。生机从来只在指掌之中,如今生机不再,也需怪他不得了。
滴水声、撕扯声、喃喃声等等声音交织着这一幅心魔幻想的图景在这一瞬间戛然而止。“为何不向前一步?”无弋骤然出声,他的呼吸也清晰起来。
宾于田怔住——此中果然有人。
“是谁?”
“因为,你不敢死。”
闻声的宾于田再一怔过后,似箭离弦,猛地朝声音扑去。此时,囚室天窗上的格盖忽被揭开,曙光窜进来。宾于田闭了闭眼,再睁眼时,摸着一根壶颈粗的木桩便朝无弋飞了过去。无弋俯身拾起铁链的一头,手臂一抖,飞龙一般的锁链格开木桩。无弋欺身而上,竟将自己佩剑递在宾于田手中。
出鞘,入鞘。
出鞘,入鞘。
出鞘,入鞘。
三次机会,宾于田未能将送上门的剑亮出剑鞘。忽地,无弋顶在剑鞘的二指一松,宾于田正在狐疑不定之际,那二指却又扼上了他咽喉。然他心无悬念赴死之时,气道却又通了,剑重回手中,而对手已在三步之外。他无暇思考,一把脱掉剑鞘,剑锋直逼而来。
无弋不动,只双目盯着宾于田。这样一双眼,其刚毅又岂在锋刃之下?宾于田气馁,剑峰已偏。剑尖刺中肩头,却闻“铛”的一声。无弋凭惯性向前一送,剑尖竟然弯折。宾于田大惊:非铜筋铁骨,孰能如此?无弋一步上前,右肩微沉较力,宾于田自他肩上摔下。无弋左手提他后颈,右手摸出三根极细极长的针自腹中而下,直贯长强。
痛呼穿透而上,响彻“博戏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