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纸上尘吧 关注:21贴子:1,636
  • 8回复贴,共1

【入藏小剧本第二幕:东元韬、NPC1】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二、【东元韬、NPC班禅额尔德尼:拜见班禅,察觉有异。】
抵达藏地后,东元韬私下求见班禅额尔德尼,询问昔年廓尔喀之事。班禅告知,廓尔喀人常来藏地进行贸易,两地之间银钱流通,来往频繁。沙马尔巴也因两地来往频繁而与廓尔喀王族交好,当年他因白教与黄教之争离开藏地,投靠了廓尔喀王室,与他们大加吹嘘藏地寺庙受到清廷赏赐,有多富庶。较为贫苦的廓尔人便生了贪念,假装宣称藏人贩卖的货物有假,以此起事。这些东元韬都在昔年驻藏大臣保恩的奏报中获知了,只是想与班禅所言对照。东元韬观当时班禅言语中似有保留,或有难言之隐,然而班禅额尔德尼在藏地素来地位尊崇,哪怕驻藏大臣亦需待之恭敬,是以只是在心底记住这个异常,而未多问。驻藏大臣已遣一下属桑吉追随誉王等人左右,供其行走藏地时充作翻译。然则东元韬又请班禅指派两人作为近日行走藏地所用翻译,最好再能通晓廓尔喀人所用语言。班禅为东元韬寻来次旦与次仁二人。


1楼2020-01-15 21:04回复
    1、
    【入藏以后,稍作休整,与驻藏大臣会面后,托铁仗喇嘛传达我想拜见班禅额尔德尼。铁仗喇嘛告知班禅额尔德尼正检查金本巴瓶,为此又多等了一日。然而也无碍,藏地的秋天十分美丽,四处都有五彩的经幡随凉风张扬。直到铁仗喇嘛过来,说班禅要在静室见我,才换了身衣服,在去路上打好腹稿。据闻近来几世班禅都通满语,免去翻译时的误传。】
    【所谓静室,非用为起居,只用作静心之用。到了静室内,室内只点有两盏小灯,昏暗异常,且烟雾缭绕,所燃之香我从未在京城闻到过,十分古朴悠远。】
    3、
    【我素来不信神佛,然入乡随俗,在西藏的土地上,不可说不信二字。班禅坐于蒲团上,先按藏地之礼,向其表达敬意。行礼之后,班禅转身,让铁仗喇嘛先退。只剩我二人之时,大胆观其形容,发现是个年逾五十的精瘦僧人,皮肤黝黑,双目炯炯有神。较之我在京中见过的老僧人,似乎少了慈悲之相,却多了洞察人心之能。】
    【他即不言,我也不语,待其开口。习武之人,多半有个近似本能的习惯,就是静默无声之时,探听对方的呼吸。便发现他一呼一吸之间,如老树在泥,无一丝声响。】
    5、
    【班禅启口,问我有何所求。忖思片刻,沉声说道】
    班禅大师即问,我不敢隐瞒。我等奉命入藏,除了送来赏赐、传达祝贺、护送礼部官员观礼之外,还有一桩差,是为廓尔喀而来。廓尔喀向朝廷请援,想必噶厦亦有听闻,此番我前来,便为看看廓尔喀的情况,好如实禀报。请问大师,藏地与廓尔喀比邻而居,按说多有往来,昔日却二犯藏地,即有失友善,又陷于背诺之境,不知有何原因。
    7、
    【廓尔喀二犯藏地的原因,已在翻阅奏报时看过,再问一次也是为了妥当。果真,班禅大师口中所言,与奏报中无异。然奏报与口叙无异,是否事情就真无异。这是除了护送等事之外的第二桩差。】
    【垂目思索,却见僧袍微有起伏,又抬起头。就在这一瞬间,看见班禅大师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可惜这犹豫稍纵即逝,我不能辩出是否存在过,又藏着什么情绪。再回想他的话语,并不十分笃定,似有迟钝,心内疑窦顿生。再言】
    大师,如今廓尔喀向朝廷请援,无论朝廷援兵、援资,或遣使与英方会面,俱要行经藏地。昔日廓尔喀二犯,致使藏地生灵涂炭,若朝廷有了决议,恐藏地这边有异,届时还请大师为两地长治而斡旋。
    9、
    【他答话之后,心中已有判断,其言果真有所保留,且是关于廓尔喀之事。然而班禅在藏地素来地位尊崇,哪怕驻藏大臣亦需待之恭敬,我不明事况,又无佐证,贸然质疑,只会令其生疑,反而搅乱藏地局势。是以将疑惑暂搁,多问了几句,俱是行路中藏地佛事风俗之事。藏地风俗迥异于京城,曾于途中遇见前来朝圣的信徒,手上挂着木板,一步一朝拜,四周人们也未视为奇事,反而面显敬佩,甚至有路人将食物献上。班禅告诉我,那是来朝的信徒,或是发了大愿,或是虔心积福,唯愿死在途中。】
    【如今待得屋外传来敲钟之声,方与班禅道离。】


    2楼2020-01-19 15:22
    收起回复
      2025-07-30 17:33: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爱新觉罗小真一定行!


      3楼2020-01-30 16:15
      回复
        好难,我走了。


        4楼2020-01-30 17:09
        回复
          2
          【今王之疆土,涨如春来绿水;藏民之福德,生如胞中鱼胎。民之福德虽足,我之烛灭,又在何时。】
          【昨日正于佛像前为金瓶增加念力,丹增近来报说,入藏的队伍里,有领队之人名为东元韬,有事求见。仪式在即,本不想见,然而又想这人身负皇命,私下求见或是有事,只得推了一日。今日早起,晨修之后,来到静修室中,让丹增把人带来。】
          【背了三十一句经,客人来到。丹增将他请入后便退下。】
          4
          【一月中有十日要坐在静修室内参禅,却有意将静修室刻意修得晦暗简陋,信徒奉上的珠贝、玛瑙、玉石皆不得入其内,便有僧人传颂班禅的简素。只有我知道,我是心中有愧。岁月如鹿走,纵灵魂转世不灭,然而此具肉身,只此一世,少年时不敢忤逆先师的愧悔,如今留存在心,或也要终此一世。是以也只能于这一室内,为藏地苍生祈福。】
          【他入内后,没有出声,行了无错的礼,便也由他。又念了十七句经,方以娴熟的汉话问他】
          你有何所求。
          6
          【廓尔喀求援,需先经噶厦,才往朝廷送去。东元韬一问,虽未超出预料之外,却仍于心底喟叹一声。对早逝的先师积年的困惑于此时涌上,打量他一眼,以无悲无喜的目光,将说辞道出】
          原来是为此而来。
          昔日廓尔喀人常来藏地进行贸易,两地之间银钱流通,来往频繁。沙马尔巴也因两地来往频繁而与廓尔喀王族交好,当年他因白教与黄教之争离开藏地,投靠了廓尔喀王室,与他们大加吹嘘藏地寺庙受到清廷赏赐,有多富庶。较为贫苦的廓尔人便生了贪念,假装宣称藏人贩卖的货物有假,以此起事。
          【又道】
          贪念若如日边积云,雨又岂为一场可止。
          【心有欲念者,又岂是廓尔喀一方止。】
          8
          【这领队所言,却正和心事。廓尔喀虽有二犯,亦是因噶厦背信在先,而噶厦背信,又是因贿和之举。因果如麦穗首尾相系,不可怪于廓尔喀一方。如今廓尔喀求援于朝廷,与藏地亦有密不可分之,无论是为大局,还是为了结昔日恩怨果报,都当全力配合。是以应允】
          无论朝廷援兵、援资,或遣使与英方会面,既要行经藏地,我自会尽力斡旋。既是还朝廷之恩,也是为藏地积福德,你无需担心。
          10
          【室外传来敲钟之声,东元韬便离。他虽离去,却仍于静修室内独处。目览小灯,鼻嗅藏香,耳闻钟声,心念前事。仪式在即,我该以何种手段终结业报,偿还先师之罪,渡这生民。】
          【或者我当无声无息,什么也不做。只需让这身红色的僧袍掩饰一切,效仿先师模样,做一个无情无绪的大僧,遵循延续千年之法,教导未来的徒弟,让其虔敬,让其一无所知。】


          6楼2020-01-30 18:00
          收起回复
            已贴。


            7楼2020-02-01 17: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