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普吧 关注:386贴子:1,897
  • 8回复贴,共1

新手上路篇:12、《水族生活》第37期--《“披着普皮的越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披着普皮的越黑”—壮家大新叉泉眼型(黑仔 著)
前言
大新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边境县,地处云贵高原南缘,西与越南接壤,属典型的亚热带南部喀斯特熔岩地貌。
境内翠峰连绵,河网纵横,山川壮丽,风景优美,著名的“德天瀑布”就是其代表性的景点之一。而在大新县境内由喀斯特丘陵原生态泉水渗出、汇聚而成的河流、小溪、沟渠、池塘和稻田里,出产着一种独具风格的叉尾斗鱼,整体色彩属于冷色系列,主调为梦幻的蓝绿色,在壮语南部方言大新土语里叫做za-gaiz(音近“扎盖”)。
大新县叉尾斗鱼(以下简称“壮家大新叉”)是壮家叉系列中最早闻名于国斗爱好圈的地方品系,自笔者于2006年制作的《国斗天下电子杂志KFF-01》在圈内发布以来,《壮家叉专辑》中产自稻田的壮家大新叉展示了不同于传统暖色系普叉(典型产地为粤东、闽南、台湾地区)的全新风格,其修长的身段、宽大的尾部展幅、鲜艳的蓝绿色粗条纹使其成为最受玩家喜爱的普叉地方品系之一。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和研究,玩家们还发现了壮家大新叉在不同产地模式下的不同表现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壮家大新叉泉眼型(以下简称“泉眼型”)。
泉眼型栖息于深山溶岩地带由小规模泉水渗出汇聚成的水坑、水洼、沼泽、溪流等稳定水域,其类似于当地壮家黑叉的产地环境,以及较高的封闭性造就了它们不同于大部分常规水域壮家叉的独特家族式血统特征:强烈的冷色重金属质感、夸张而富有力度的方型尾展、整齐美观的蜘蛛网格、笔直而富有韧性的单针长拉丝、修长的流线身形等。近年来,在部分玩家的精心饲养下,泉眼型大新叉极具震撼力的视觉美感俘获了众多玩家的认同和喜爱。


图1~2: 泉眼型成鱼标准展示,鲜艳的色彩,给力的尾部展幅,拉丝直而坚韧。
原生环境
大新县壮乡山区,喀斯特地貌造就了石山泥岭星罗棋布的奇特景观。海拔较高的深山角落,凌乱的熔岩石林地带,泉水缓慢地从约为铜钱大小的泉眼中溢出,形成数个清凉透彻的泉水坑及周边丰富的水洼、沼泽群,这便是孕育泉眼型大新叉的典型环境。这些泉水坑最深水位维持在1.5米左右,洪水季节可以形成一汪水湖。这是典型的连通器原理,泉水从其他地势更高、水量丰富的区域通过熔岩地貌内部中的复杂通道,经由岩石中的泉眼缓缓地涌过来,使得这些熔岩水域常年保持足够水量补给和稳定的水质特征。泉眼型大新叉在这封闭的熔岩水域中历经漫长的岁月演变,逐渐形成了今天特点鲜明、血缘相近的家族式原生态种群。


图3~4: 出产泉眼型种群的泉眼坑(位于不同海拔高度)。
泉眼型大新叉原产地的水生植物由少量槐叶萍、青叶草,以及阳光暴晒形成的丝藻构成。岩石下方及孔洞里,光线较为阴暗,洞外的泉水在阳光的映照下明亮透彻,光影环境层次分明,明暗有致。深山的泉水,不仅吸引了各种颜色的豆娘、蜻蜓等昆虫,还有各种蛙类及蛇类。其中,最具震慑力的就是眼镜王蛇!近年来曾有过两次有惊无险的遭遇,使得笔者在每次定期察看泉眼型种群数量、采集种鱼和野放人工繁殖鱼苗的时候,都特别小心。或许这正是泉眼的守护神吧,警示着世俗的人类,远离名与利的贪求,杜绝自然污染和破坏,让原生物种安静地繁衍生息……
栖息在远离人类破坏的角落里,泉眼型大新叉的主要天敌,就是自然四季的循环变迁。以典型的某产地为例,泉眼型大新叉是该水域中唯一的鱼类。
在春后至入秋前,丰沛的雨水使周边沼泽一带大大小小的浅水坑和水洼连成一片,随雨水而来的各种昆虫也为斗鱼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这一切都给泉眼型种群的繁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每年6至8月份,叉苗的密度之大令人吃惊。入秋后,随着枯水季节的来临,很多小水域在烈日曝晒下日渐干涸,大部分竞争力弱、运气欠佳的叉儿将被淘汰。再经过冬季的严酷筛选,剩下的少数种群精英,将作为来年春天下一批族群繁衍的火种,继续着这生态中的自然轮回。

图5: 泉眼型产地,泉眼坑周边沼泽水洼。
繁殖季节水中满是二、三厘米的鱼苗。
野生泉眼型大新叉个体绝大多数都拥有不怕人、凶猛好斗的狂野性格,这是由其生存环境所造成的。
在封闭的纯叉水域里,拥挤的泉眼型必须面临残酷的同类竞争。在密度较大的季节,很多鱼儿身上由于经常打斗,出现不同程度的伤痕,还有部分甚至患上肉瘤等疾患。水边的水草丛、岩石孔洞,被一些优秀的雄鱼占据着,搭建起浓密的泡巢,形成属于自己的领地。多数体型尚小、战力欠缺的叉儿则面临严酷的生存考验,其中少数的杰出个体,会在日后的发展中脱颖而出,逐步通过多次挑战和侵略,争取到属于自己的领地空间。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在深山泉眼这些封闭的纯叉环境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品系特征
大部分常规水域的壮家大新叉体色偏冷色系列,整体上是梦幻的蓝绿色荧光色彩,有着壮家叉系列的普遍特征。而泉眼型在这种风格的基础上,在一些细节特征上拥有进一步强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视觉效果,这就是上文提到的独特家族式血统特征:强烈的冷色重金属质感、夸张而给力的方型尾展、整齐美观的蜘蛛网格、笔直而富有韧性的单针长拉丝、修长的流线身形等,这些都是河流、小溪、沟渠、池塘和稻田等常规活动领域(洪水造成的种群交流和迁移也考虑在内)内的壮家大新叉所不能及的强化特征。


图6~7: 稻田一带出产的壮家大新叉表现,梦幻的蓝绿色风格。
此外,泉眼型整体仍为冷色风格,但蓝纹稍细而多,头顶斑点呈稀疏的碎点状分布。体表质感上,泉眼型浓重的金属光泽是其他水域的壮家大新叉不可及的特征,在适宜的光线角度下,其闪烁的金属质感令人窒息。然而,泉眼型中最吸引人的特征,莫过于那种凶猛、无视一切的傲气(在野生个体中尤为突出),展示力度感非常强烈而持久,极易训练和观赏。
泉眼型尾展十分夸张,多数在全展状态呈明显方形,很多野生的个体直接在自然的同类竞争中练就了超级尾展。在光线充足的熔岩矿物质泉水的孕育下,为了达到更好的威慑效果,泉眼型的尾部网格演化得密而整齐,配合夸张有力的尾柄肌肉,展示时尾部犹如张开的蜘蛛网,整体效果在普叉类中达到上层水准。以上这些特点,也使得泉眼型成为在形体展示视觉艺术方面上,把壮家叉特色表现得最为鲜明的另类品系。

图8~9: 泉眼型成鱼类似越黑的夸张展示效果。
泉眼型体型较大且生长快速,是壮家叉中个头最偏向越南黑叉(简称“越黑”,包括越黑在我国的地方分布品系:壮家黑叉,“简称壮黑”)的一类种群。
泉眼型号称“披着普皮的越黑”,主要是跟它们类似越黑的体型有关。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壮黑在大新县及靖西县等临近地区多处均有稳定分布,但随着环境的变化,目前只有少数地点有稳定种群,很大一部分壮黑则与壮家叉混栖在一起。在同样的喀斯特地貌和气候下,当地的很多壮家叉颜色、光泽和体型都有向越黑靠拢的趋势,由于具体产地的特殊性,这趋势在泉眼型上尤为明显。

图10: 周边区域类似环境下出产的壮黑成鱼表现。
经笔者和部分玩家的实践发现,人工繁殖的泉眼型“F1”子代,经过正常的培育和训练,其尾部比例、尾展角度相比野生个体具有更高层次的展示效果,达到极其夸张的程度。
但是,在局部特征和细节上,则普遍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大部分身体的条纹较为混乱,甚至断纹(而经笔者多次不同季节在原产地取样,野生个体大多数纹路较直而美观);尾部的蜘蛛网格通常也没有野生个体那样全面、整齐和美观。
然而,在野生环境下,大自然是如何淘汰掉乱纹和尾部网格质量欠缺的幼鱼(在常理下,乱纹和尾部网格似乎与生存力、战斗力没有直接关系),而筛除剔选出拥有优秀直纹、蜘蛛网的个体,是目前玩家们在泉眼型研究和认识过程中仍难以解释的一个现象。


图11~12: 泉眼型人工环境下繁殖的F1(图中为亚成阶段)个体,形体展示力的资质更为优秀,但多数呈现乱纹、断纹现象。
饲养建议
色彩篇:
泉眼型在稳定单调的熔岩地带泉眼水质环境下,演化成一个较为顽固的缺点:其色彩对新环境尤其敏感,色彩表现度通常不够充分,而大多数壮家叉则不同,轻轻松松就养出梦幻的蓝绿色彩。
调整泉眼型颜色的状态,需要饲养者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要做好精心照顾一个月后才能逐步收到成效的准备。相比之下,泉眼型的身型、尾型的表现度则非常充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很轻松就能在体型和展示力上实现预期效果。多年来,泉眼型也有过几次不同规模大小的国内玩家赠送活动,但多数鱼友玩家,在多次尝试后,因未能熟悉和展示出泉眼型较好的色彩而相继放弃。
经过多年的积累实践,目前笔者也比较熟悉泉眼型的特点和喜好,较容易养出其原始颜色状态。事实上,泉眼型色彩上相比其他品系毫不逊色,加上强烈的金属感,在绽放的一刹那,那种视觉享受无以伦比,令人窒息。归根到底,关键是将饲养缸的外围和内部布置,调整到合适的光影环境下。光影环境的设计侧重于一个整体效果,简单的说,一般需要做到以下基本条件:
首先,饲养环境要布置在临窗或阳台的合适位置,以便获取到合适而充足的自然散光。泉眼型偏向喜欢充足光线,若养在室内,尽管也有可能发色较好,但实现上相比临窗、阳台环境要困难得多,而且色彩感也不够真实、自然。具体上,要靠自己根据情况调整。笔者习惯将饲养缸放在飘窗边阳光夏天不直晒,冬天斜晒的位置,拥有充足的散光,再通过遮挡板等辅助条件配合一起来调整出合适的光线角度和亮度。
其次,缸内底材的选用上,最好是稍浅色的普通底砂,浅黄褐色的为宜。要避免黑色或深色底砂。据以往经验,泉眼型在室内、深色底砂环境下,色彩通常表现为糟糕的黄褐色或者灰色,暗淡无光。
另外,建议在缸内合理布置些水草,调节和稳定水质,也利于形成明暗纵深的环境。水草的选择和布置上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一般是阳性和阴性草相结合,慢生草和速生草(长得快,一定程度抑制藻类)合理搭配。比如金鱼藻、红丝青叶、铁皇冠、莫丝等都是较为常用的水草品种。水面也可以根据需要,放些微型水芙蓉、槐叶萍,在水上层也形成一个类似稀疏树荫的效果。

图13: 笔者目前使用的大型单养缸,尺寸40*30*30。红陶砂铺底,放置些三叶蕨、铁皇冠、螺类。
最后,食物的选择上,以经过消毒处理的活食为最佳。
但是对大多数鱼友来说,若有冷藏设备,冰冻血虫、丰年虾和冰冻虾肉等,效果已经很好。值得注意的是,虾肉不宜作为主食,除了其容易使泉眼型营养过剩而发胖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会使其整体变红,偏离原生的色彩风格而失去原有味道。
训练篇:
充分体现国斗的魅力,除了美丽的色彩外,更需要有嚣张的展示效果,所以平常的训练和培养就显得尤为关键。在展示和训练上,多数大家熟悉的做法和要求就不一一详述了。
一般来说,对镜展示法的展示充分度要大于隔缸对展法,实战对展法也是较为理想的尾展训练方法,但需要点到即止,合理控制对抗时间和程度,避免出现影响展示效果的受伤现象。由于耗时和操作条件限制,建议主要以对镜、或者隔缸对展的方法为主。
在这里,主要强调几点:
首先就是单养相邻排列时缸之间的遮挡问题,建议大家采用常态时完全遮挡的方式。
每天训练一两次,训练时把缸间挡板抽开,使其对展十五分钟即可。让叉在大部分时间下处在安静而孤独的环境下,保持其领地归属感,维持斗性,实际上要提高和保持尾展水平,每天一次十五分钟的对镜或者隔缸对展已经满足要求。
接着是重点培养对象的陪练选择。这个要根据不同个体的性格和特点来安排。一般对大多数泉眼型来说,安排体型比自身稍大点的陪练,会使其展示力度和紧张度充分调动起来,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最后,关于训练的时间段。根据以往的观察,国斗在清晨时期展示效果最佳。因为经过夜晚的休息和营养吸收,清晨正处于精力充分的阶段,国斗的进食欲望和斗性都处在巅峰,此时正是训练的最好时机,可以进行一次训练;中午以后,国斗的展示力的活跃度就会慢慢跌落。所以在中午喂食之前,再训练一次,接着喂食。用食物的刺激来使其保持展示力。平常也可以用食物引诱法来提高其与主人的亲和力和互动性。

图14: 追食训练中的泉眼型成鱼。
结束语
自然界具有神奇的魔力,对各种不同地貌和环境的国斗进行量身定做和精心雕琢,形成各种特色的地方品系,而这些品系的分布,不是以人为的地名或者国别为划分规则的。
决定具体产地国斗的特征和表现的,是该点的气候、地貌和水质构成、食物链圈等因素,而从这些自然条件出发,结合种群表现,可以大致的进行品系划分。所以,这也可以解释一些特殊现象,比如某地区出产各品种的国斗,甚至在普叉类中就有好几种典型表现的品系。其原因是该地区是多种典型地貌和地质的交汇点,各局部区域上孕育的国斗品种、品系也会有所明显差异。认识到原生国斗表现的多样性和分布规律,有利于对国斗进行系统详细的研究和归类,进一步强化国斗知识库,同时也给国斗定向选育和改良提供了数据参考。以泉眼型为例,可以将其定向选育成具有高度色彩易发性、尾型和蜘蛛网格更完美、体型更大的人工品种,已达到更为震撼的视觉展示力。 事实上,目前国内对原生国斗的归类和研究还处在中前期阶段,还有很多空白的领域有待发掘。本文开创了国斗具体地域性品系赏析和研究的先例,旨在抛砖引玉,在此,呼吁国斗玩家们去耐心饲养和研究各种地域型,展示其风采和特色,丰富国斗领域的资料储备。此类研究理念的核心,并非过渡夸大和渲染某产地的国斗,而是让我们更系统清晰的认识国斗与自然环境间的辩证联系,开拓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另一方面在探索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原产地的环境保护,采点的保密以及种群的维持和保育。
国斗作为最早的观赏性热带鱼种,拥有很多自然赋予它们的优点和潜质。国斗观赏的核心,就是展示力。展示并非局限于鱼只本身,还是鱼只色彩和外形各方面特征、饲养者培育理念和审美观的综合体现。所以在国斗在观赏领域的发展和改良,也需要建立一套系统而成熟的审美标准。由于国斗各地域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品种都有各自不同的审美标准,很难形成统一,但却可以通过多方参与,不断积累和整合,形成一套针对不同类别的审美和改良依据。高水平的审美能力和挑剔的优选标准,才能造就一个个优秀的作品,发展更杰出的改良品系;不断探索和改进的精神,才会不断达到新的认识高度,前路漫漫,上下而求索,随着越来越多的专业玩家的参与和努力,国斗的发展会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
参考文献:廖汉波、陆广洲,《中国斗鱼概观》(水族生活第二十八期)陆广洲,《美丽绝伦的壮乡田峒精灵—壮家叉尾斗鱼》(水族世界40:120-125)
素材摘抄自款热斗鱼论坛(从零开始养中国斗鱼)
黑仔发表于 2012-11-22 12:09


1楼2020-01-25 10:04回复
    上面修正一下:
    素材摘抄自狂热斗鱼论坛(从零开始养中国斗鱼)
    黑仔发表于 2012-11-22 12:09


    2楼2020-01-25 10:07
    回复
      看了看上述帖子图片没显示出来我补充一下:
      图11~12: 泉眼型人工环境下繁殖的F1(图中为亚成阶段)个体,形体展示力的资质更为优秀,但多数呈现乱纹、断纹现象。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1-26 09:28
      回复
        图13: 笔者目前使用的大型单养缸,尺寸40*30*30。红陶砂铺底,放置些三叶蕨、铁皇冠、螺类。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1-26 09:28
        回复
          图14: 追食训练中的泉眼型成鱼。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1-26 09:29
          回复
            好帖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3-03 23:13
            回复


              IP属地:广东7楼2020-03-09 12:26
              回复
                有没有这类型斗鱼出售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3-16 10:34
                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3-16 18: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