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是位美食家】
快下班了,办公室又接到个急件,要我立刻送局长批阅。我推门进去时,他刚放下电话。
“梅局长,这里有份急件,要请您批呢。”我恭敬地递上文件夹。他翻开夹子,测览一遍,拿起铅笔画了个大圈:“老生常谈,官样文章!”
我收回文件夹,正想退出,局长忽然发话道:“小白,明天去财务处借点钱,收拾一下,我们下星期去广州几天。”
“出差广州?去几天?乘飞机还是火车?——我没有收到请您出差的报告或邀请信呀?”
局长笑了一笑:“这不是正儿八经的出差。我方才接到一位老战友的电话,邀请我去参加一个特别的会,机票膳宿他们全包了,小白,这可是个好机会,我带你出去见见世面,好好享受一下。”
“究竟是什么会议啊?要带些什么文件和资料?做点什么准备?”照例,局长出差前都要由我准备好有用的资料,拟几篇应景的开幕词和总结报告什么的。
“哈哈,这次你只要带上嘴巴和一瓶黄连素就可以了。告诉你吧,我这个老战友退役后,放着现成的官儿不做,去搞什么中华饮食文化研究协会了。这次他们举办一个‘中华特种美食评赛大会’,不忘故人,邀我去当一名评委,这不是天上掉下个美差使吗,哈哈哈。”局长心情好的时候,非常平易近人。
“局长,您本来就是位出色的美食家嘛,这会缺了您还真不行,我嘛,也可沾上您的光开开眼界、饱饱口福了。”我不失时机又得体地奉承上几句,局长更加得意了。
其实,我这话也不完全是恭维,梅局长对饮食确有讲究和心得。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我当他秘书后不久,他在杭州宴请外宾品尝杭州名菜——西湖醋鱼。菜一端上来,不待敬客,他先拿起筷子往鱼身上一碰,脸马上沉了下来,叫我马上把服务员唤来:“这鱼不是活杀的,通知下去,重换一条。”
服务员顿时面羞通红——这影响他们菜馆的盛名。他指天誓日,说本馆的鱼绝对活杀,言外大有怪我们吹毛求疵之意。他大概认为鱼死无对证,只要一口咬定抵赖就是了。不想梅局长冷冷地对他说:“我不和你多说,我吃了50年鱼了。你只要下去问问大师傅就知道了。你告诉他,做这条鱼时,鱼已经不活了,不过时间还不长,5分钟左右吧。放宽点,也可算勉强合格,不换也可以。但是你要说是活杀的,那我绝对不依,非倒了你的牌子不可!”
服务员嘟哝着下楼去了。但几分钟后他回来时态度大变。他毕恭毕敬地走到局长身边细声说:“您老说的对,这鱼做时刚昏过去了。您真是神仙了。大师傅等会儿亲自免费制作一道八珍羹上来,向您赂罪,请包涵,包涵。”
“这不就行了,分菜吧!”局长点点头让服务员端去分菜,桌上的人——包括那位作为主宾的美籍华人都惊呆了。那鱼的滋味非常鲜嫩,我们这些外行人根本辨不出有什么异常,那么梅局长是怎么洞察细微的呢?在席上敬酒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出这个问题,盼得秘诀。局长高兴了,呵呵大笑说:“这没有什么秘诀,全凭经验。道理一说就明,但你们是学不来的。”局长拿起一只筷子,“要知道鱼死后肉要慢慢变硬,对筷子的阻力就会变大。我用这筷子头与鱼一接触,就像电子探头一样,马上可以判断出摩擦系数有多大,从而判定鱼是死是活,死了多长时间,误差不会超过2分钟。判断时要考虑筷子的品种,筷子的形状面积和鱼的大小品种各种因素,这只能心领神会,功到自然成啊。”
大家一致叹服,我更是五体投地。这样一位局长,难道不是位名副其实的美食大师吗!
快下班了,办公室又接到个急件,要我立刻送局长批阅。我推门进去时,他刚放下电话。
“梅局长,这里有份急件,要请您批呢。”我恭敬地递上文件夹。他翻开夹子,测览一遍,拿起铅笔画了个大圈:“老生常谈,官样文章!”
我收回文件夹,正想退出,局长忽然发话道:“小白,明天去财务处借点钱,收拾一下,我们下星期去广州几天。”
“出差广州?去几天?乘飞机还是火车?——我没有收到请您出差的报告或邀请信呀?”
局长笑了一笑:“这不是正儿八经的出差。我方才接到一位老战友的电话,邀请我去参加一个特别的会,机票膳宿他们全包了,小白,这可是个好机会,我带你出去见见世面,好好享受一下。”
“究竟是什么会议啊?要带些什么文件和资料?做点什么准备?”照例,局长出差前都要由我准备好有用的资料,拟几篇应景的开幕词和总结报告什么的。
“哈哈,这次你只要带上嘴巴和一瓶黄连素就可以了。告诉你吧,我这个老战友退役后,放着现成的官儿不做,去搞什么中华饮食文化研究协会了。这次他们举办一个‘中华特种美食评赛大会’,不忘故人,邀我去当一名评委,这不是天上掉下个美差使吗,哈哈哈。”局长心情好的时候,非常平易近人。
“局长,您本来就是位出色的美食家嘛,这会缺了您还真不行,我嘛,也可沾上您的光开开眼界、饱饱口福了。”我不失时机又得体地奉承上几句,局长更加得意了。
其实,我这话也不完全是恭维,梅局长对饮食确有讲究和心得。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我当他秘书后不久,他在杭州宴请外宾品尝杭州名菜——西湖醋鱼。菜一端上来,不待敬客,他先拿起筷子往鱼身上一碰,脸马上沉了下来,叫我马上把服务员唤来:“这鱼不是活杀的,通知下去,重换一条。”
服务员顿时面羞通红——这影响他们菜馆的盛名。他指天誓日,说本馆的鱼绝对活杀,言外大有怪我们吹毛求疵之意。他大概认为鱼死无对证,只要一口咬定抵赖就是了。不想梅局长冷冷地对他说:“我不和你多说,我吃了50年鱼了。你只要下去问问大师傅就知道了。你告诉他,做这条鱼时,鱼已经不活了,不过时间还不长,5分钟左右吧。放宽点,也可算勉强合格,不换也可以。但是你要说是活杀的,那我绝对不依,非倒了你的牌子不可!”
服务员嘟哝着下楼去了。但几分钟后他回来时态度大变。他毕恭毕敬地走到局长身边细声说:“您老说的对,这鱼做时刚昏过去了。您真是神仙了。大师傅等会儿亲自免费制作一道八珍羹上来,向您赂罪,请包涵,包涵。”
“这不就行了,分菜吧!”局长点点头让服务员端去分菜,桌上的人——包括那位作为主宾的美籍华人都惊呆了。那鱼的滋味非常鲜嫩,我们这些外行人根本辨不出有什么异常,那么梅局长是怎么洞察细微的呢?在席上敬酒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出这个问题,盼得秘诀。局长高兴了,呵呵大笑说:“这没有什么秘诀,全凭经验。道理一说就明,但你们是学不来的。”局长拿起一只筷子,“要知道鱼死后肉要慢慢变硬,对筷子的阻力就会变大。我用这筷子头与鱼一接触,就像电子探头一样,马上可以判断出摩擦系数有多大,从而判定鱼是死是活,死了多长时间,误差不会超过2分钟。判断时要考虑筷子的品种,筷子的形状面积和鱼的大小品种各种因素,这只能心领神会,功到自然成啊。”
大家一致叹服,我更是五体投地。这样一位局长,难道不是位名副其实的美食大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