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sjh吧 关注:10贴子:43
  • 11回复贴,共1

真南会纪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真南会纪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2-09 09:51回复
    真耶稣教会南张羌本会已经被强行关闭一年半了,虽然有型的教会关门了,但是无形的南张羌本会永远不会在我们心中抹去。在这一段非常时间里,我想和大家一起回忆南张羌本会初期建建会的情况,以此感谢主耶稣的厚恩,牢记真神的厚爱,珍惜眼前的厚福。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2-09 09:51
    回复
      一、源头
      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源头。只不过有的 简单,有的复杂;有的是有意而为之,有的则是在无意之中而形成。然而,又有谁敢说这在无意之中所形成的,不是神的大能、神的作为!真南会的起源正是如此。
      (一) “稣民”逃难到宝鸡
      说到真南会的起源,我们还得从《卅年专刊·湖北省本会史略·逃难》说起。史略说:“日本军伐侵略中国......武汉危机四迫,政府为作有计划的退却,命令本会一起行动。当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的时候,武汉已有本会信徒三千多人......集体逃难登记的一千多人......本来是要到房县开垦,去了一小部分以后,情况恶劣,只得另改目的地宝鸡。于是向交通部请准了三两专车,载运着编好了的灵团队伍,和他们的家属,家具,从平汉路直到陕西的宝鸡县。这也是在大战艰难中开发西北本会的一大目的,因为那时陕西还没有本会。”(《卅》C31页)。这个灵团队伍的组织者、领导者就是魏以撒长老。
      据《卅年专刊·陕西本会史略·为传道逃难的人到了》介绍,“这一大队多年有志的长执们努力着工作,先在宝鸡搭起了一座会堂,早晚聚会礼拜,宣讲真理,名震一时。逃出的一切灵胞们,也都能同心努力,兴旺福音,竭力把养生的钱拿出来建造会堂,捐资传道,四下开展。”(《卅》C63页)。据《真耶稣教会历史史迹考》(简称《真考》)介绍,建成会堂开始聚会应在民国二十八年,既公元1939年(《真考》554页)。
      在《卅年专刊·服务侍工》里面,称这群逃难传道的人为“稣民”,他们修建的街道叫“稣民街”,学校叫“稣民小学”(《卅》I5-6页),教会叫真耶稣教会“宝鸡稣民街教会”(《真考》647页),解放后更名为“真耶稣教会宝鸡人民街分会”(见“真耶稣教会陕西省支会组织机构”)。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2-09 09:55
      回复
        (二) “稣民”传道在西安
        据《卅年专刊·陕西本会史略·灵工进展》记载,在这群“稣民”当中,有一位女执事,名叫郑腓比,她“原是汉口黄孝河本会的柱石,特为传道而到西北。”因她丈夫郑甫卿先生在西安经商,她也与民国二十八年,即1939年到了西安,因圣灵的帮助,她就在西安市多处作见证,又因她有医病的恩赐,多人因她医治得了痊愈,就接受了福音。
        到民国二十九年,即1940年由于灵工的需要,宝鸡稣民街本会就差派范亚伦长老前去帮助她开创工作。“先在南门,又迁到北门内通济坊,圣灵大大动工,安息日会的三位长老都在本会受了洗。因为交通便利,得宝鸡的长执随时帮助,所以日渐兴旺,根基稳固。”(《卅》C63页)
        史略中提到的三位长老,据《真考》558页介绍,其中有一位是孔新山长老,其他二位没有介绍,不得而知。根据《真考》554页,他们受洗的时间是在民国三十年,也就是1941年。
        孔新山,原西安市安息日会自立会,通济坊教会长老,教会坐落在西安北门内通济北坊16号。由于孔新山长老的归真,使得通济坊安息日会整个加入了真耶稣教会。
        民国三十一年六月,即1942年8月,在魏以撒长老的主持下,在西安市成立了真耶稣教会陕西省支会,孔新山任会务,总会会址就设在通济北坊16号。
        到1944年,通济坊本会搬迁到北门外孔家院,那时教会的负责人是孔新山长老和贾子忠执事。同时,这二位也都是真耶稣教会陕西省支会的主要负责人,孔新山长老任会务,贾子忠执事任教务。而真耶稣教会陕西省支会的会址也同时由通济北坊搬迁到西安市北门外孔家院。
        这些史料的来源是《真考》647页,与《真耶稣教会陕西省支会组织机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2-09 09:58
        回复
          (三) 福音喜临铁匠铺
          当西安市第一家真耶稣教会由通济坊迁往北门外孔家院的时候,在西安市北大街有一家铁匠铺,铺的主人是一对亲兄弟,大哥叫郑梁和,约有二十六七岁,已婚。妻子陈氏,为人热情,处事大方,不拘小节,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郑大姐。兄弟郑梁兴,约有二十一二岁,刚结过婚,妻子姓张,名叫张桂清,为人贤良温顺。他们不是西安本地人,老家在河南省温县的常店村。
          店中还有两名小伙计,大一点的叫周旺,约有十六七岁,是河南省温县南张羌村人,因躲避日本人,全家人由老家逃难到西安,周旺就投在郑氏兄弟门下学习打铁,原来这郑氏兄弟的母亲是周旺的亲姑姑。小一点的名叫陈琪玉,约十四五岁,他是陈氏郑大姐的亲弟弟,家住河南省温县陈辛庄。在这铁匠铺里,他们的关系非常融洽,如同一家人一般,他们又结拜为结义兄弟,更是亲上加亲。
          这铁匠铺离孔家院教会并不太远,会堂内那优美的歌声,以及那山洪暴发般的祷告声不绝于耳,沁人肺腑,使他们感到美妙而又神奇。真耶稣教会就象一块大磁石,吸引着他们的神经,掌控着他们的情感,使他们向往。
          在北大街还有一家商铺,是作瓷器杂货生意的生活用品店,店铺的主人姓贾,据说是山西人。此人精明能干又责任心强;为人谦和且宽厚待人,在北大街没有人不认识他的。他就是真耶稣教会孔家院教会的负责人之一,名叫贾子忠,是位执事。
          贾子忠执事与这铁匠铺四兄弟的关系也很好,经常有事没事总要过来看看,凡有需要帮助的,他绝不袖手旁观。这铁匠铺四兄弟也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贾执事敬仰已久,崇拜有加,自然也就拿贾执事为自己的大哥,无话不谈。每当贾执事向他们讲起耶稣的的故事的时候,他们对这位耶稣更是肃然起敬。在他们看来,耶稣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高高地飘扬在高山之巅。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2-11 20:28
          回复
              老三周天旺一家也不例外,在他父亲的带领下,也要返回到他们的家乡。他虽然不愿回去,可是还是拗不过他的父亲,不得不离开他所热爱的教会,和教会的亲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他熟悉的铁匠铺,和他的众弟兄,回到了家乡——河南省温县南张羌村,开始了他新的人生。之后是老二郑梁兴夫妇,因在家父母的需要,也于一九五八年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河南省温县常店村。再后是老四陈琪玉,他于一九五三年结婚,娶妻张氏,名叫张允莲,她因妇科病得医治而信主,与一九五五年由贾子忠、王维仁二位执事为她施洗归真。到一九六一年年底,陈琪玉响应国家号召,也与妻子张氏一同回到自己的家乡——河南省温县陈辛庄村。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9-13 20:12
            回复
                至此,西安北大街铁匠铺只留下老大郑梁和,和他的妻子陈氏陈圣洁。到后来,这铁匠铺就成了这些回乡之人与真耶稣教会联系的联络点、桥头堡;又是真耶稣教会与他们联系以及差派工人的中转站。你看,神将这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顺理成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9-13 20:12
              回复
                  堂兄陈永玉年长陈琪玉三岁,瘦高个、大眼睛,做事干练、为人正直。他于堂弟陈琪玉的关系一直都很好,过去陈琪玉每当从西安回来,都会来堂兄家坐坐,给他讲一讲耶稣的事情,讲一讲教会的见证,讲一讲信耶稣之人的爱心。堂兄对堂弟的讲说听在耳中,放在心上,仔细思量。他看到这些信耶稣的人都是那样的好,着实与众不同,可见信耶稣能开人的心窍,使人有智慧。他有心与堂弟一起信耶稣,只是没有说出口。如今,他见教堂被封,信耶稣的人被批斗,其志不改,更使他感动,遂决心与堂弟一起信耶稣,加入真教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9-13 20:13
                回复
                    到一九七零年的春天,春暖花开,花香四溢。陈永玉夫妇,陈春生夫妇要求受洗,陈琪玉便给他的姐姐郑大姐写信,问贾子忠长老(这是,贾子忠已被按立为长老)能否前来为这四人施洗。因为是在文革期间,信耶稣被视为非法,贾子忠长老无法前来,就委派郑大姐以回娘家为名,代表真耶稣教会主持仪式,由陈琪玉为他们施洗。虽说是在文革期间,由于真神的保守,一切进行的很顺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9-13 20:15
                  回复
                      到一九七三年,张允莲又将福音传给西马村的史兰英,再后,又传给王秀珍、朱金枝等人,使福音的种子很快在西马村扎根生长。从此,他们在一起聚会,一起学习,一起赞美,过着一种重生后的新生活——天家式的新生活。那时,他们的聚会虽然是在暗中,不敢敞明,然而,在他们的心里却是无限的光明,无限的喜悦。就这样,陈辛庄村真耶稣教会聚会处就真正地建立起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9-13 20:15
                    回复
                      (二) 福音初传常店村
                        郑梁兴夫妇回到了家乡温县南张羌乡常店村,这里是他思念已久的故乡,这里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他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他爱这里的一砖一瓦,他更爱在这里生长生活的人们,他愿意把天国的好消息传给他们,使他们得知神的救恩,使他们更能得着神的保守。他怀揣着梦想,肩负着希望,为了传福音,为了自己家乡的亲人能够得救,他愿付出自己的一切,就是献上一生也在所不惜。然而,使他们夫妇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家乡却会用另外一种方式迎接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9-13 20:16
                      回复
                        您好楼主,您有魏保罗的《圣灵真见证书》电子版吗?我愿意花钱购买相关文献


                        IP属地:四川17楼2023-05-21 14: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