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陈桥吧 关注:949贴子:104,003

我只是个弟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20-02-11 20:00回复
    @ 白玉清


    2楼2020-02-11 20:01
    回复
      来啦!


      3楼2020-02-11 20:12
      回复
        https://tieba.baidu.com/p/6084550087?pn=2


        4楼2020-02-11 20:33
        回复
          散朝时行得慢些,恰遇见韩郎——
          我瞧他面色,不算十分好,想来近来得修孝懿太后的陵,户部有些吃紧,不过这本是元年就争论不休的事,那些老狐狸,多少早做了打算。
          我素来是个算不清数的主儿,碰着这些总想说,差不离就行,幸而未曾接户部的差事。
          “近来你们户部和工部,得忙好一阵。所幸大理寺和刑部这样的衙门,官家百姓,乃至同僚们,谁都希望咱们闲上一闲。”
          我是个逢人不搭上两句话便觉尴尬的性格,长长的廊道,一路并肩而行,一字不言,那很不合适。


          7楼2020-02-11 20:47
          回复
            “白郎倒是会看热闹。”
            回了一句。心里不爽,倒不是冲着他。去年就定下的事,彼时我刚刚入仕,诸事繁杂,还顾不到这个。今年动工,一笔笔银子支出去,才发觉开销甚大,如今的国库,不是我哭穷,是本来就很穷,军队买马尚且要精打细算,哪里是能滥用的。
            “也没什么,只是,这个月若发不出俸禄,希望各位同僚去找礼部问缘由,别找户部。毕竟,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只是一句气话,但若这样耗下去,未来不知会怎样。俸禄自然是要发的,那钱从哪来?加赋税么?到时候挨骂的还不是户部。
            “好人都让他一个人做了,凭什么黑锅
            户部来背。”


            8楼2020-02-11 21:08
            回复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哪儿能呀。”
              ——这位沈尚书也不见得不挨骂。
              “现今的年景该比神威年间好上些,韩郎可别逢人便抱怨,有心人该将您和那些先辈相较,说您的不是了。”
              阳光松散地照耀进来,千万年如一日。
              我指了指自己,“我口风紧,不是说三道四的人。韩郎可别挂心。”
              我走了几步,又道“毕竟沈尚书全的是官家的孝心——”我望了望四周,“满朝文武,总得有官家的可心人。”我对这些事,并不十分在意,不过怕韩郎在此间抱怨,惹同僚非议。
              女人心,海底针。
              百官心,似乎也是难以琢磨的。
              “放心,天塌下来,总得户部主事的担着,咱们是后生辈。


              10楼2020-02-11 21:25
              回复
                “所谓不平则鸣,哪个觉得我说的不对,站出来与我辩一辩。”
                此一时彼一时,何必与神威年间比,难道要花光了才知道穷吗?
                “白郎此言差矣。国库有多少税收,有多少支用,都是分配好了的,此处厚了,必然彼处就薄了。譬如量体裁衣,本来布料是够的,何必宽了袖子,短了领子?”
                我自觉没有深说,他却紧张起来,我这满腹的牢骚还没说完呢。我知道这不是沈尚书一个人的意思,必然是官家的意思,且事已定下,再难挽回。摇了摇头
                “昔者,和峤守孝,量米而食,王戎守孝,形销骨立,孝道岂在千金修陵?”


                11楼2020-02-11 22:00
                回复
                  我只道“昔日书院争辩时,该说的都说尽了。现今尘埃落定,韩郎再百般埋怨又有何用?不过徒增他人话柄。”
                  可转念又想,韩郎不过是无人之际发发牢骚罢了。毕竟,又要担苦差事,还不许发牢骚,那就委实没人性了。
                  可除却这些,我有些心疼官家。
                  古往今来,多少人肖想这张皇位,可真正坐上了这把椅子,为自己生母尽这点官家权限内的孝道与体面,也要假他人之手,被千万人骂。
                  十分不自在。
                  “自古户部哪儿有容易的呢。”
                  话十二分委婉,便是汉武帝年间,大败匈奴,后世也背了个穷兵黩武的名头儿。“拿人俸禄,是一日挨一日的苦,办法总比问题多。”


                  13楼2020-02-11 22:22
                  回复
                    “我这不是抱怨……就算是抱怨,也不是替我自己抱怨,我替被加税的百姓抱怨,替被削减各处支用抱怨。”
                    罢了,他不知户部的事,我说了也白说。可他又觉得,我生气仅是为户部难做?户部有什么难做,说到底吃亏的并不是户部。
                    “哪里有什么办法?筹钱无外乎两种,要么加税,要么节省用度。户部自是能够筹到钱的,但是,公平么?若因此减了大理寺的用度,譬如少几辆马车,几个衙役,白郎愿意么?”
                    “再者说,开此先例,以后事情不知有多少。百姓若效仿,民间将兴起修陵之风,虚耗多少钱财,更使孝道浮于表面,成为有钱人攀比的游戏。”


                    14楼2020-02-11 22:43
                    回复


                      15楼2020-02-11 22:45
                      回复
                        “我倒是不太讲究排场——若是大家一同减,倒也无甚不可。毕竟,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真心话。
                        我是个不太讲排场的官员,无用的排场,很耗人心神,又可为无事之人寻乱的由头——裁剪一二也无不可。
                        “只是不知诸位同僚是何想法,韩郎若真有此意,可寻几个私交较好的谈谈口风。”
                        我指了指宋宫的方向,笑道“既然是天家额外的花费,天家也该一同费心费力。这两年,新送选入宫的女子比之先帝初登大宝之时,似是多了,连带着宫里的皇子公主也教旧时多了许多。天家子嗣昌盛,是好事,可花费却也不少。”
                        “官员,宋宫一同减了,该少多少用度,不过这个口,可不是咱们能张的了。”
                        既然是悄悄话,便也说开了。


                        17楼2020-02-11 23:02
                        回复


                          18楼2020-02-11 23:10
                          回复
                            他倒是大方,可我又怕他把闲话当了真,无端端生出事来。于是解释了一句。
                            “我只是打个比方。并不是真的要削减哪里,眼下修陵的开支,自然还是从国库出。只是觉得……唉,罢了。”
                            我觉得不值,可我难道堂而皇之的说官家为母修陵不值么?但他说的,又是另一件事了。之前也想过冗官的事,官员俸禄不薄,人数又太多,这一项开支也很大,再加上天家的开支,这里若节制,是能省下很大一笔钱的。
                            “若都像白郎这样通情达理就好了。只怕这一项提出来,有不少人要在背后骂户部了。”


                            19楼2020-02-11 23:19
                            回复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有人将国当家,偶尔便也能大方一回。
                              毕竟稍微苛待一下官员,总比苛待百姓来得强。
                              世人艰辛,入了大理寺后,我更加知晓世人是如何艰辛,大理寺将鲜活的腌臜展现得淋漓——可世间并不只有这些。
                              “那倒也是,若修个陵便要官员减薪,宋宫缩减用例,那又是百官在打官家的脸了。”
                              “今日因修陵减,他日因战事减,谁知道会减到何时?事有定例,同僚们才能安心,倒也非他们不通情达理——不过户部委实难做。”
                              我素来优柔之人,孰轻孰重之事总是含混得紧。
                              还好,不要教我头疼。


                              20楼2020-02-11 23: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