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EV Sales Blog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为221万辆,较2018年的202万辆销量增长9%;电动汽车市占率为2.5%,较2018年的2.1%提升0.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售出40辆汽车就包含一辆电动车。而2019年中国电动车销量为120万辆,占全球电动车销量的53%。其中2019年上半年,我国纯电动轿车及越野车出口累计达到7.8万辆,占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的97.59%,出口金额合计达到0.9亿美元。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及越野车出口累计达到323辆,占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的0.4%,出口金额合计达到0.9亿美元。
令人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我国纯电动客车出口累计达到323辆,占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的1.74%,出口金额合计达到0.7亿美元。
当很多人对新能源汽车报以很大希望的时候,2020年以“黑天鹅”模式开启了。由于疫情的严峻,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均将复工时间延至2月10日,因此国内各大车企,包括新能源造车企业,各大零部件供应商也纷纷推迟了生产的计划。
湖北和广东作为汽车大省,也是这次疫情的重灾区,这些地区的车企产量占比都相对较高,未来数月内中国车市将经历一段非常痛苦的时期。据汽车工业协会的相关数据显示,由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正在逐年减少,再加上年初的疫情影响,工厂开工时间推迟,2020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预计较上年同期下降30%,2020年2月、3月市场都会呈现同比下降趋势,保守估计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较去年同期下降至少20%。2020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和相关产业链必将遭受一定程度的波及,“活着”是否是当下的唯一目标?
我们从往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到,其实新能源汽车在第一季度的销售占比很小,平均6%左右,一般从第二季度才开始真正发力。甚至有业内专家指出,疫情爆发后,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仍将达到此前预期35%以上的增长(166万辆)判断。乐观情景有望达到200万辆,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有望接近20%,2030年渗透率将达30%。一旦疫情结束,国内一度因为疫情压抑的需求将充分释放出来,双积分等新政策一旦落地,将加速各地的新能源车的生产和销售,届时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计将爆发式增长。
如何分解“危机”二字
危机,有危险就有机遇,工信部长苗圩此前已经表示,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研究和评估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政策,退坡的政策可能要平缓一些。这场疫情的来临无疑会给新能源市场的增长带来很多困难,但同时也是更加促进退坡政策的平缓过渡的一个契机。
而且在上一篇,我们总结到,“减少出行刺激了两大消费:私家车和网上购物。"
自从10号周一复工以来,小编观察到虽然是上下班高峰期,但是地铁里的人仍然很少,而且大家自觉地彼此保持距离。相反街上的车流明显多了很多,大家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更愿意选择驾驶私家车出行,而放弃公共交通, 这对于不限号,不限购的新能源车无疑是一大商机。
再者新能源车的销量往往和车型、产品有很大的关系,毕竟现阶段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车的新品推成出新,更换率很快,但是现阶段很多车企收到疫情的影响,无法召开新车发布会,毕竟当前聚集几百人在一起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所以这时候,如果可以通过调整营销策略,例如线上发布宣传,“3D互动选车”、“VR看车”等方式进行弥补,事先在此段时间聚集人气,为今后销售进行“蓄势”,这对于目前正值调整时期的车市来说,也不失为一计良策。
另外新能源车本身在消费者心理就是一件高科技产品,如果此时可以和其他互联网科技公司合作,联合推出上车即测量体温,自动开启空气净化、周边疫情监测、一键加电、代客加电、充电地图、实时查询充电资源、免排队接触等功能,我想不光是特殊时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消费者是很愿意为这些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买单的。
受环境的影响,全球都在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经济,新能源汽车更是大力发展的关键之一,甚至德国、英国等国家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购买的补贴。2019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99.3%。2020年,除了国内的良性竞争外,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将逼着中国新能源车企把2020年的焦点转移至国外市场,加快“走出去”步伐。所以新能源车企,如果能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前期宣传用以开拓海外渠道和客户的同时,完善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和认证势必能在疫情之后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总体来说,虽然2020年一季度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使得我国汽车市场,当然也包括新能源汽车市场,基本陷入停顿状态。日子难过,但全球的电气化趋势不变,新能源车企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智能网联、电气化等方法走出了自己的一条独特之路,重点转移到海外。总体分析来看,今年还是有“活着”的希望,甚至还能对活的质量有所追求,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上一次非典造就了一个马云的时代,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又将会造就哪位商业老大,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