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y飞吧 关注:948贴子:8,841

回复:【官贴】通过阅读《人生海海》,你收获了什么?【请回复此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人生海海》有感
《人生海海》是著名作家麦家的新著,刚开始拿到书时并不懂这个题目的含义,所以带着对“人生海海”这个词的未知开启了整本书的阅读,读后让我受益匪浅。
开始看的时候只觉得是一个人在讲故事,讲他自己的故事,讲别人的故事,讲村里的故事;读到一半的时候,似乎看到故事的主线原来是上校这个人的经历,可为什么又会有那么多人呢?读到最后的时候,我才明白,这不是谁的故事,那些不相干的人也不是谁的配角或路人甲乙丙,这是你我的故事,这是人生的故事。上校是一位曾经为国家民族出生入死的人,被迫害,被逼疯,最终死在了一个跟头下,这个死亡的过程像极了他的一生,明明活着如此意气风发,却在不经意栽了跟头,而后身体还活着但思想已经死寂。林阿姨说:“他真能活呀。”说的是最后四天,还是他的下半生?他受尽迫害只是疯了,却依旧活着。这让我想到文中后面提到的罗曼·罗兰的那句话: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被这句话深深的吸引着,不断的念叨着,去品味其中的意思,去聆听先人的智慧。所以这个故事不是沉痛的,是沉重的,它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它用上校的故事,雌老虎的故事,小瞎子的故事,“我”的故事一遍一遍的告诉我们,生活的真相也许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残酷,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要心生热爱。
人生海海,我们无法预知前行途中会遭遇何种苦难,我们无法阻止狂风暴雨向我们袭来,我们甚至无法保证船只永远不受磨损;但我们可以在苦难来临时微笑面对,我们可以在狂风暴雨后继续扬帆远航,我们可以修补破损的船只;只要我们还热爱生活,还信心满满,还能看见美好。
——葫芦岛分公司 鹿传明


53楼2020-02-28 08:37
回复
    人生海海,我们无法预知前行途中会遭遇何种苦难,我们无法阻止狂风暴雨向我们袭来,我们甚至无法保证船只永远不受磨损;但我们可以在苦难来临时微笑面对,我们可以在狂风暴雨后继续扬帆远航,我们可以修补破损的船只;只要我们还热爱生活,还信心满满,还能看见美好。
    所以人生是什么?是你坐在屋里望天发呆无法看到的海阔天空,是你原地徘徊固步不前无法到达的美好彼岸,是你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无法触摸的温暖
    西南-遂宁射洪-王丽


    54楼2020-02-28 09:37
    回复
      ——生活是如此令人绝望,但人们兴高采烈的活着。
      兴高采烈,我想每个人都充分理解兴高采烈,因为人们真的在兴高采烈。
      上校的神秘,被人兴高采烈的揣测,后来又兴高采烈的提问,以为答案像甘甜的饮品能解自己的渴还能解自己的馋。
      可惜啊,兴高采烈的副作用是欲求不满,小瞎子终于触发了底线,他得到了一场顶级手术,形式是致残不致死,目的是让他闭嘴!书里几个不得善终的人,被执念控制,他们的选择却葬送了自己,得到的结果恰恰背离了初衷。有时候,蒙蔽自己的往往是自己的面子,或者是自己的恐惧。他们只记得兴高采烈的活,却不抬头看一看真正的生活。忘却了慈悲,慈悲也便忘却了他。
      ——爱人是一种像体力一样的能力。
      有的人在爱人这方面肌肉萎缩,有的人在这方面却肌肉发达。上校是肌肉发达的人。整本书里,似乎就只有上校在纯纯粹粹的爱人。我把他理解为慈悲。他的一生,充满传奇。我不喜欢剧透,所以就不说小说情节了,总之,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但这份传奇充满了曲折,悲苦,绝望,上校却自始至终没有埋怨过。他养猫,除了老妈和一个朋友,就再无其他羁绊了。人们对他猜忌诋毁,他却报之以德,他救他们,他帮助他们。
      人们心里有秤的,批斗场上,无人响应。这里的围观群众不同于余华笔下的群众。这里的群众是清醒的。亦或者这里的群众或多或少都获得过上校的帮助,感受到上校的道德,所以良知取代了麻木。
      辽东西区域~凌源丁莉莉


      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20-02-28 09:51
      回复
        读了《人生海海》。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上校的一生,串起了上校、“我”一家、林阿姨的故事。
        里面讲了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红卫青年,就连对越自卫反击战也在描述亲人离去时点了一笔。时间也从1918年一直穿插到2014年,跨越一个世纪。看得出作者是想往史诗上靠的,却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分量与厚度。其中也汇集了很多作者对人、事的看法和道理,搬了很多“成语讲"和“报纸上说”的词句、名言来说明,虽适时到位,却也显得有了那么丁点的生硬,不如故事本身娓娓道来所具有的自然和说服的表现张力。但思想的阐述本身是好的,让我们更有见地。
        我以为,全篇最闪光的地方是:第一人称的“我”,离乡背井,孤苦伶仃,碰见恩人,娶了她打算相守一生,短暂美好却因车祸,天各一方。从此三年时光,怀揣妻子的骨灰,拾荒求生,坚强勇敢的活下去。“有一天,我照例在街头溜达,目光里不会看人的,只看路边的垃圾和垃圾桶。突然有人叫我,声音像穿越了千山万水,从遥远的中国传来。这太稀奇了,我已经有实足三年,只跟女人说话,却不见哪个女人跟我说过话,更不要说叫我的名字。我说话的女人是不会说话的妻子,他一直待在我时刻不离身的挎包里,里面用三层纤维纸包着外面裹一层雨衣布,保证不会飞出一粒灰,不会被雨水淋湿。”刚好符合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故事,才最显真实,最能打动人心的逻辑。
        华北中心石家庄区域正定第一分公司易俊杰


        56楼2020-02-28 10:46
        回复
          麦家的这本《人生海海》讲述了一个传奇而充满人生况味的故事。一个原本风光无限的上校,一生赢了无数场仗,最后却败给一个不足道的秘密。作者功力深厚,情节发展顺畅,不复杂的故事又总有悬念,让人忍不住去猜想,上校究竟藏了怎样一个秘密?整个故事围绕这个“秘密”展开,从“我”的视角,讲述了主角上校浮浮沉沉的一生,也是“我”从少年成长到中年的半生,在守护欲与窥探欲的对抗中推进,可读性非常强。整本书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能于无声处震撼人心。离奇的故事里藏着让人叹息的人生况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
          人生海海,我们无法预知前行途中会遭遇何种苦难,我们无法阻止狂风暴雨向我们袭来,我们甚至无法保证船只永远不受磨损;但我们可以在苦难来临时微笑面对,我们可以在狂风暴雨后继续扬帆远航,我们可以修补破损的船只;只要我们还热爱生活,还信心满满,还能看见美好。
          所以人生是什么?是你坐在屋里望天发呆无法看到的海阔天空,是你原地徘徊固步不前无法到达的美好彼岸,是你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无法触摸的温暖
          辽中南-本溪分公司-王兴国


          57楼2020-02-28 10:50
          回复
            《人生海海》读后感
             整本书看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一样的解读,我自己的观点是,在最后那一章节点明了中心思想,用了罗曼罗素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
              一部好的电影、一本好的小说,看完之后应该是能够引发读者思考的,这本小说当然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至少在我看来就是如此。给我的第一感受是,如果你现在还在因为生活上的事情感到苦恼和烦恼的话,看一看《人生海海》,里面对于人物悲惨命运的刻画会让你觉得几乎所有面对的很多问题都是小得不能再小的问题,而我们在为此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痛苦得生活没法继续下去了,寻死觅活的。这也是最后一个章节里面好几次提到的,认识生活的真相,还爱着它。包括上校、小瞎子还有“我”,经历了众多难以忍受的苦难,最后即便是疯了、残疾了,还有“我”失去了怀孕的妻子,都还坚强地活下去,“我”爷爷“老巫头”除外,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选择了上吊。
              生活在现在的我们应该没有多少人能经历小说人物里面的各种苦难。但是不管有没有经历过,其实最重要的,我认为的最重要的是,生活本身很残酷,带着这种认识去生活。你可能遇到诈骗犯,骗了全部积蓄。你可能投资股市,金融危机变得一无所有。你可能失去了至亲,在这世上已经无依无靠。你可能生意失败,妻离子散。你可能是个十足的失败者,买不起房,买不起车,找不到另一半。你可能经常被骂,你这种人怎么不去死。即便是这样,这本书告诉你,活下去。但是确真的不容易做到,即便是我自己,我可以肯定当灾难降临,毫无准备的时候可能我也会选择轻生,这是人之常情。但这并不矛盾,我即尊重脆弱的人性事实,同时秉持看情了生活的真相还依然爱它的原因。
            华北中心—京津冀北—承德平泉分公司蔡立冕


            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20-02-28 10:59
            回复
              《人生海海》读后感
              《人生海海》听了三遍,感慨万千,全部的感觉扑面而来,全部的故事深扎我心。感叹人生的无常,让我久久无法放下,挥之不去。人生海海,人生好像大海波涛汹涌,潮起潮涌,起崎岖伏,这也许就是人生。
              人生海海,人生如海。潮涨潮落,何须在乎潮落的时分,何须介意人生一时的崎岖,不管遇到多大的苦难,都要有活下去的勇气,在任何时分,要有大海般的胸襟接收,容纳全部,做不了大善,不忘小善,心存善念,懂得慈善。
                 华北,运城,盐湖,王小丽


              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20-02-28 11:20
              回复
                关于景色描写。笔触细腻,有女作家的视觉嗅觉味觉,作为文章开头,对于主人公生存的村庄铺垫用了一个小节4页纸详细描述,后期也有不少此类写法。但对于我这种读者,看此段时候,大多一目十行而过。
                关于心理描写。不多,整篇小说侧重于对话和行为描写,最想知道上校在想什么,你却永远搞不清楚,只有放下书后,脑子留白的去想像。
                关于语言描写。站在主人公儿时的角度,有一些少儿不宜的话及背地的肮脏传言,在一些大人或者老人嘴里说出来,显得那么的正常。
                关于爷爷。一个在孙子眼里无事不晓,豁达开明,时时口出哲理的老头,随着事件的展开,形象一点点崩塌,他只不过是一个要面子维护他的家族声誉的普通农村老头儿,最终在周遭的唾弃下在良心的谴责下自杀身亡。
                关于上校。这是小说的主角,一个聪明执着的人格。历经抗日内战抗美援朝多次战争洗礼,多次面临死神威胁,经历坎坷,最终摆脱不了肚皮刻字的鬼影和心魔,最终被逼得用救了无数伤员的手,割了小瞎子的舌头挑了他的手筋,还是没逃出批斗会上的侮辱,疯了,从此再也没有了心理上的痛苦。人,就想活下来,活下来却也这么难。345页小说看完却没有记住上校到底叫什么名字,因为以第一人称叙事的主人公也只是在一个大字报上提到过一次。在历史浪潮中,一拨拨汹涌澎湃的人流来了又去,名字有何意义。
                关于主人公。因为上校的存在,因为特殊年代的经历,因为上辈人的行为,导致他少年被送到西班牙躲避,是非法移民途径,使他后期吃尽苦头却也苦尽甘来,幸或不幸,大时代裹挟着他们在往前走,他在国外为生存而活着,也始终惦记着上校这个解不开的谜团,一晃半个世纪。他是上校后半生的见证者,也是替上辈人还债者,这是一笔感情债。上校被抓被逼疯,有他爷爷的主要原因。
                关于上校的妻子。这个上校疯了后找上门来的女人,在上校死时,她同时输大量麻醉剂自杀死去。生不能同日,死要同穴。她是爱他的,也是赎罪来的。女人的愚蠢行为常常犯在爱情冲昏头脑之时,她在朝鲜战场疯狂爱着他,却迷糊到分辨不出黑夜找她的并不是上校,回国后遭到少校结婚的拒绝,郁闷之时想逼迫一下,却落入想竞争副院长的卑鄙者圈套,上校太优秀了,被那人当成了对手。她不了解这个世界的恶,她也不了解她爱的少校是哪样的人。她明白之后却也晚了。就如爷爷告密那样,后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挽回来的。自己遭了罪也害了身边人。疯了的少校经过治疗,老实的像个孩子,智力只有四五岁孩童那样子,他与她结了婚,被她领回了家,从此照顾他走完余生。
                关于小瞎子,父亲,前妻,,形形色色的人,性格缺陷及优点也较为鲜明。整个小说中没有一个完人,每个人身上都背着自己的缺陷和污点。
                麦家用小说中前妻的话也提醒着读者,人生海海,遇到挫折困惑难免,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上校是英雄吗,经历如此多磨难,仍旧活到了96岁,最后以儿童的方式活着。刚刚看完小说,还是不能从小说中走出来。
                东内中心 - 牡丹江区域 - 赵睿


                IP属地:黑龙江60楼2020-02-28 15:19
                回复
                  人生海海,我们无法预知前行途中会遭遇何种苦难,我们无法阻止狂风暴雨向我们袭来,我们甚至无法保证船只永远不受磨损;但我们可以在苦难来临时微笑面对,我们可以在狂风暴雨后继续扬帆远航,我们可以修补破损的船只;只要我们还热爱生活,还信心满满,还能看见美好。
                  所以人生是什么?是你坐在屋里望天发呆无法看到的海阔天空,是你原地徘徊固步不前无法到达的美好彼岸,是你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无法触摸的温暖
                  蒙东区域品质管理岗---刘威


                  61楼2020-02-28 15:21
                  回复
                    哈尔滨区域刘明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作者表达感情,抒发自己的所创造的一个精神世界。我觉得每一个写出一本完完整整的小说文学都是一个勇敢的人,他敢于去面对自己,不管它好与否,是否是真的存在,其中只要有人去阅读,就说明你所写的文字得到她们的认可。也许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认可,每一个人的内心想


                    来自手机贴吧62楼2020-02-28 15:22
                    回复
                      选择《人生海海》这本书的原因一是作者麦家盛名在外,比较期待他的新作,二是被书名《人生海海》吸引,看到题目第一感觉就觉得这是一篇鸡汤文,所以很想一探究竟。
                      然而当我翻开这本时,我发现这本书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关于本书的信息只能从正文中获取了。当我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我不禁为书中人物的命运而感慨,他们那种大起大落的人生,我们大部分人可能不会经历,正是特殊时代特殊背景才显得小说人物命运的颠荡起伏。而这时我才对作品名称“人生海海”有了一点理解,它原是一句闽南语,大意是人生如同茫茫大海,潮起潮落,漂泊无定,暗含着许许多多不确定的因素。小说中各色人物的命运就很好地诠释了“人生海海”这一词。
                      东内人事-刘佳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20-02-28 15:38
                      回复
                        《人生海海》围绕着一个身上带着很多谜团的上校展开,以一个十岁小孩的视角展开叙述。以村落为演出舞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小瞎子、重情重义却引来流言蜚语的父亲等展开。他们与上校的人生纠葛交缠,故事在窥探欲与守护欲的对抗中推进,矛盾最终在一夜之间爆发,人物的命运开始扭转。
                        《人生海海》中几乎每个人物都历经经历过艰辛、抉择,最终找到自己与人生相处的方式。麦家表示,“我想写的是在绝望中诞生的幸运,在艰苦中卓绝的道德。我要另立山头,回到童年,回去故乡,去破译人心和人性的密码。‘’
                        人要有自己的理想、目标、追求。不管外界怎么评价,活出自己。追求自己心中的那份坦然。不管经历什么,树立自己风格。蒙西区域_宁城分公司_陈广强


                        来自iPhone客户端65楼2020-02-28 15:53
                        回复
                          这是我第一次读麦家的书,虽然开篇会觉得有些乏味甚至想暂时搁置这本书,但不得不说,它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总会有一些奇怪的点蹦出来,吸引着我继续往下看。书中也毫不吝啬的大量采用环境描写,虽然没有很华丽的辞藻,但是却依然让人身临其境,把当时的村庄样貌如同电影画面般浮现在脑海中。
                          人生海海是今年才出版的新书,书中讲的大都是童年时代的事情,虽然久远,但搬到现在来说,似乎也差不多的样子。无论多德高望重的人,只要有一个人觉得他不好并且散播谣言,他也会因此身败名裂。只是那时是口耳相传,人们很容易找到造谣者,现在的网络暴力简直零成本零风险,所以才会有那么多键盘侠,那么多人因此而抑郁。
                          生活或许会不公,或许会长时间折磨我们,但是时间会把我们带向好的去处,或是生活善待我们,或是我们向生活妥协。
                          生活是部压榨机,把人榨成了渣子,但人本身是压榨机的头号零件。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这天夜里十四岁的我第一次尝失眠的滋味,是一种夜色也有重量、形状和气味的滋味。
                          东内-蒙东-乌兰浩特包秀芝


                          66楼2020-02-28 16:13
                          回复
                            芸芸众生,人们眼中符合幸运标准的人,的确是太少了。人们常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中心酸,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大小不同的体会。作为社会群体的个人,我们怎么去面对又往往决定了我们每个人对自己不同的思想救赎。企业也是如此。每一个企业都不是常青树,企业从创立到后期的不断发展中,也会经历不同的市场环境考验,市场企业间的不良竞争,企业运营中的矛盾等等。总之,人无坎坷不成长,企业不遇坎坷不壮大。
                            人生海海,我们无法预知前行途中会遭遇何种苦难,我们无法阻止狂风暴雨向我们袭来,我们甚至无法保证船只永远不受磨损;但我们可以在苦难来临时微笑面对,我们可以在狂风暴雨后继续扬帆远航,我们可以修补破损的船只;只要我们还热爱生活,还信心满满,还能看见美好。
                            蒙西品质管理,张磊


                            67楼2020-02-28 16:14
                            回复
                              疯了后的上校,公安不要了,监狱也不要了,所以,放了。林阿姨获悉后,带他去医治,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的他最后是安静了,但忘记了过去的一切,只保留着孩子般的天真无邪。
                              出走半生,归来真的成了孩子!
                              林阿姨用后半生赎罪,精心照顾出狱后的上校的母亲直至终老。陪伴上校到死,尽管两个人活得吃力、孤独、凄苦。上校死后,她自己也追随上校而去。虽然不能和上校同年同日生,却选择了和他同年同**。
                              这,就是爱吧。当一个人心怀悲悯时就不会去索取,悲悯是清空欲望的删除键。
                              而爱,是慈悲!整本书通读,这是第二次,里面有太多梗了,慢慢体会,人生海海,人生象大海一样茫茫然,没有固定的去向,总是会起起落落,总是有很多不定因素。蒙东区域呼伦贝尔周小光


                              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20-02-28 16: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