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吧 关注:114,568贴子:1,807,411
  • 10回复贴,共1

钟荣:令人崇敬的赵荣琛老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化局举办全省戏曲会演,赵老师以《 文姬归汉》 的“行路”“馆择”“祭坟”参演,荣获一等奖。当时文化局还特为赵老师定做了蔡文姬的行头和全副蛮驾的道具。正在一此时,周恩来总理为发扬程派艺术,调宁夏京剧团的王吟秋和南京京剧团的赵荣深进京,组建以程派为主的北京青年京剧团。赵老师接到调令,留下亲自设计的松柏仙鹤图案的行头便赴京了。此后我演《 文姬归汉》 ,穿的就是赵老师留下的那件白斗篷。赵老师离开后,金少臣、蒋慕萍便调至省京剧团,许翰英也调至徐州市京剧团。
1961 年,我正在农村搞社教,听说赵老师率北京青年京剧团来宁演出,急忙回去观看了赵老师演出的《 风雪破窑记》 和他与王吟秋先生合演的《 火焰驹》 。当他们到芜湖演出时,我又追到芜湖观看,赵老师那宽厚圆润的歌喉和深沉含蓄的程韵,对我影响非常之大。 1972 年,闻听赵老师不幸腿残,我深感不安。正巧领导安排我去北京学《 平原作战》 ,我就抽空请欧阳中石老师带我到南小街去看望赵老师。这是个有多户人家的大院,赵老师住的是三间又长、又窄的平房。他拄着拐棍坐在靠背椅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烟不语。过了好长时间他才问:“新老师怎么样啊,还好吧?”我说:“新老师和主演每天集中学毛选。”赵老师轻声细语地说:“新老没挨斗就好。”没说多久,赵老师的女儿要骑自行车带他去医院打针,我和欧阳中石老师也就趁此告辞了.
一晃12 年过去了。1982 年冬,我在上海附郑大同夫妇看李玉茹演的《 梅妃》 。第二天,赵老师就来拜访郑教授。赵老师说:“文化部批准了卯归请举办程师逝世乃周年纪念演出的报告,所以我这次来上海是征求玉茹和俞老的意见.玉茹说她不是专程.就不必参加了。俞老说他有30年没演《 春闺梦》 了,这次要跟我合演一场《 春闺梦》 ,这二位的事情总算落实了。今天我亲自登门就是来邀请您作为程师的好友去参加这一活动的,我想您是不会推辞的吧?" 郑老师高兴地说“这是好事,找一定去,您放心。那李蔷华怎么说呢?”赵老师说:“演《 锁麟囊》 的第一场挑嫁妆,她没意见.”郑老师说:“这就好,办这种活动挺累人的,您可要注意身体呀!" 1983 年3 月9 日,纪念程砚秋逝世25 周年演出开幕式,五位老艺术家合演《 锁麟囊》 ,甚是轰动。赵老师只演了几分钟的回娘家一场。闭幕式由赵老师和俞老合演《 春闺梦》 ,令人赞叹不已。观众评价说:“他在((锁麟囊》 中只演短短的回娘家一场,体现了一位大艺术家的胸怀和风度。而在《 春闺梦》 中,他演的张氏才宾正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 我能参加演出《 文短归汉》 “哭坟”一折,也是由赵老师提名的。演出活动结束后,郑大同老师带我去了呼家楼、这是落实政策后分配给赵老师的两套单元式新居。一见面赵老师就说:“还有人误认为你是我的学生p 内!”又说:“你来一趟也不容易,想学什么就说吧。’我也遭率地说:· 想学《 汾河湾》 一赵老师点点头说好.接着从书房里提了一个双卡录音机放在桌上,他面对着录音机,花了近40 分钟,把《 汾河湾》 全剧的唱、念录了下来,并把录音带赠送给我说:“你好好听听,回南京之前再来一趟,我给你说说身段、这样我才放心。”我激动地说:“太谢谢您了!”临走前,赵老师再三叮嘱:“别忘了,替我问新老师好。” 记得1984 年秋,我跑小组到青岛与任德川合作演出,北京的朋友来电说:“赵老师在北京办第二期学习班了。”我立即中断演出,直奔北京参加学习。赵老师教了我们这期学生《 四郎探母》 。学习班结束的这一天,来接赵老师的竟是一辆很旧的大卡车。大家都很生气、七嘴八舌地说:“太不像话了,怎么可以如此对待老艺术家呢?! ”谁知赵老师却心平气和地笑着说:“不碍事,不碍事!有这车就算不错了。”他艰难地爬上车向我们招手:“同学们再见了!”我们目送着大卡车渐渐变小,突然间有人大喊:.糟了!我们忘与赵老师合影了,多遗憾!,这可真是学习班的一大憾事啊!
1987 年,我随王琴生、费玉策二老去北京演《 法门寺》 ((龙凤呈祥》 等戏,趁机找赵老师学戏。他首先指点我如何刻画窦娥这个人物,随后又给我示范了《 锁麟囊》 的“捡球”和《 荒山泪》 “织绢”的表演。他疲惫不堪地坐在沙发上用手撑住头闭目养神.我发觉赵老师的精力大不如以前了,便不忍心再劳累老师,于是我转了个话题,向他求教一些入声字和三才韵的处理。赵老师说:“京剧之所以成为国剧,是它融人了南北各地域的语系特色。南无去(声》 ,北无入(声)。人声字是吴韵,出口即逝,演唱时必须是先出字后行腔,这也是程派的一大特色。”他的这一讲解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上世纪90 年代,我正忙于赴港台演出事宜,惊闻赵老师不幸病逝,心如刀绞,悲痛万分。赵老师知识渊博,研究精深,为京剧事业奋斗了一生,为程派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我心目中,他是一位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大家。我虽没拜过他,但他没有门户之见,他那真诚无私的诲人不倦的精神,令我无限崇敬,永久怀念。如今,赵荣深老师虽离开我们2 ( )年了,但他那醇厚浓郁的程派声腔和独到的演唱风格永远在我的脑海中回荡。
摘自:《中国京剧》2016-04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2-17 12:58回复
    三少这个贴子之前也发过吧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2-17 13:23
    收起回复
      火钳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2-17 16:44
      回复
        新老的荒山泪,窦娥冤等等演的唱的那么好,
        期待钟荣女士多写些向新老学戏的过往!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2-20 13:15
        收起回复
          函授祖师!


          7楼2020-02-22 18: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