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唐家庄吧 关注:17贴子:162
  • 7回复贴,共1

回民支队是在定州建立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回民支队是在定州建立的
八路军冀中回民支队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成长起来的一支着名的回民武装。该支队作战积极,勇猛顽强,屡建战功,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被冀中军区表彰为,“打不烂,托不垮,无敌不克的铁军”。毛泽东也赠给予高度评价,亲笔题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民族英雄马本斋是回民支队的旗帜。追根溯源,回民支队首先是从定州发展起来的。
冀中回民支队的前身是共产党员肖秉钧任支队队长兼政委“抗日义勇军第九支队”。1937年9月,肖秉钧动员回族爱国青年刘文正(陈村营村)在定县一带组织回民抗日武装。刘文正很快就组织起一支二百多人的回民队,称“回民抗日义勇军便衣队”,骨干有马永恩(号头庄村)、马国忠(杨家桥村)等。
几乎同时,唐家庄村的白振武和白仲庆走东家串西家,唤起同村的回族青年马金榜、马魁生、马洛跃、唐铁棍等十几名穷兄弟,凑钱买了五尺红布,制作了第一面“回回铁血救国队”的旗帜,在唐家庄村头树了起来。没有武器他们就用各种方法让几个村的地主交出十来杆看家护院的长短枪支,回族百姓又献出了前辈用来护身、练武的红缨枪、梭镖、大刀、刀剑、铁鞭等兵器,武装了队伍,很快,队伍扩大到一百多人。日本军方得知“回回铁血救国队”的消息后,多次组织汉奸、特务进行围剿,队员们在乡亲们的掩护下,与敌周旋,让敌人的几次围剿都没有得逞。
为了团结回族抗日力量,上级党组织指示刘文正、肖秉钧找到白仲庆、白振武、白慈恩、白荣林等人,经过协商与号头庄、杨家桥一带的“回民便衣队”合编。随后又吸收了安国县等冀中各地回族爱国青年,1938年2月,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约200余人。马永恩任队长,肖秉钧任政治主任,刘文正为副主任。
当时,日伪、国民党同共产党争夺回民大众武装的斗争十分激烈,日伪回奸组织“中华回教协会”散布无耻谰言:“肖主任是共产党,要消灭宗教、消灭回教”,“刘副主任跟着共产党跑,叛教了”等等。对此,肖秉钧、刘文正通过创办“抗日救亡室”、教唱歌曲、讲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教育。以巩固和扩大回民抗日武装队伍,并积极在回族爱国进步青年中发展共产党员,使秘密党小组(或支部)成为“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的领导核心和灵魂。
到了1938年1月,马本斋在家乡献县东辛庄组建抗日武装――回民义勇队,约六七十人。3月,以马仲三为队长的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在河间成立。同月,马本斋率部到河间与马仲三部合编,马本斋被委任为队长,马仲三为副队长,刘文正为政治主任。1938年6月,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与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河
间合编,成立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为总队长,马仲三为副总队长,总队分三个大队,有马永恩,马国忠等担任队长。刘文正为政治主任。8月,回民教导总队奉命到河间县沙河桥镇整训。不久,冀中军区派丁铁石任回民教导队政治主任。1939年7月,回民教导总队改称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队伍进行了艰苦的系统军事训练,指战员军事素质大为提高,成为冀中平原上的一支主力野战部队。下面对为回民支队的成立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定州将士作简要介绍。


IP属地:陕西1楼2020-02-28 08:36回复
    肖秉钧【1903--1983】定县西堤阳人,一九二九年毕业于北平交通大学,一九三○年参加北平社会科学家联盟,一九三一年加入共产党,先后任北平左联执委组织部长、北平市工会委员、北平市委发行部长、北平西区工委组织部长、西区工委书记、河北省委发行部长等。一九三三年八月被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肖秉钧坚持斗争,数日后越狱逃出。抗战爆发后,在家乡组织抗日武装,尤其是对组织回民抗日,建树了功勋。他历任冀中军区回民干部教导队(回民支队前身)政治主任、东北铁路总局副局长、水利部灌溉总局副局长、水利部办公厅副主任、规划设计管理局顾问等职。1937年10月在共产党员肖秉钧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定州(原定县)、安国一带组织起了“回民抗日义勇军便衣队”和“回回铁血抗日救国队”,点燃了华北回族保家卫国地抗战火种。随后又吸收了冀中各地回族爱国青年,组建了“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队伍主要以回族青年学生和青年农民组成,轰轰烈烈地掀起华北回族的抗战浪潮。1956年肖秉钧同志第一次提出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被称为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第一人。


    IP属地:陕西2楼2020-02-28 08:37
    回复
      刘文正1900--1939】回族,定县陈村营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中回民干部教导队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与马本斋一起组建回民教导队,任政治部主任。后任冀中回民抗日建国会主任。1939年在与日军作战时牺牲。1937年9月月与肖秉钧一起组建了回民干部教导队。马永恩[1897--1941]回族,定州号头庄人。回民支队第一任大队长。一九三八年初,人民自卫军主力从路西返回冀中,经过初步整顿,定县一带的回民武装正式成立了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马永恩任队长,肖秉钧任政治主任,刘文正为副主任。1938年6月,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与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在河间合编,成立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为总队长,马仲三为副总队长,总队分三个大队,有马永恩,马国忠等担任队长。刘文正为政治主任。1941年4月2日,一大队在黑龙口与敌激战,毙敌百余名,一大队长马永恩和副大队马守增壮烈牺牲。


      IP属地:陕西3楼2020-02-28 08:37
      回复
        马国忠[1903--1942]回族,定州杨家桥村人,回民支队创始人之一。1941年一大队长马永恩壮烈牺牲后,副大队长马国忠接任大队长。1941年6月在衡水高庄纪庄突围战斗中一大队马国忠、副大队长薛洪泰、教导员马德舜等100余人壮烈牺牲。


        IP属地:陕西4楼2020-02-28 08:37
        回复
          白仲庆,回族,定州唐家庄村人。 一九三七年农历九月十日,开始走向抗战斗争的革命道路,与白振武一起成立了“回回铁血救国队”,很快,队伍扩大到一百多人。后与号头庄、杨家桥一带的“回民便衣队”合编,1938年2月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


          IP属地:陕西5楼2020-02-28 08:38
          回复
            白振武(1913—1947),回族,定州市号头庄回族乡唐家庄村人。一九三七年十月参加革命,先后在“回回铁血救国队”、“回民自卫军”、“冀中回民支队”中任战士、班长、排长、中队长、特务队长、侦察队长、武宣队长、分队队长、“回民支队”正、副支队长等职。白振武在抗日和解放战争年代,转战冀中几百个村镇,冲锋陷阵屡建奇功,身手矫健、英勇善战,忠勇爱国,有着回族人固有的正义民族情怀,堪称回民支队五虎将之一。一九四七年八月十六日,白振武在静海县指挥部队同国民党军作战身负重伤,十八日牺牲于任丘后方医院。白振武牺牲后,冀中军区在任丘县城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勒石纪念。冀中行署命名白振武烈士的故乡——定州市号头庄回族乡唐家庄村为“振武村”【待考证】,以寄托人民对白振武烈士的哀思。


            IP属地:陕西6楼2020-02-28 08:38
            回复
              马凤舞【1913--1955】,回族。定县大礼村人。建国初期因转入地方工作我军未被授予军衔的高级军官之一。农民家庭出身。1920年至1927年在定县县立高小读书。1937年11月至1938年7月任八路军冀中回民支队战士、宣传员、文书、政治指导员。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至1942年2月任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治指导员、党支部委员。1944年8月至1945年9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察冀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并在大会上作关于对今后如何进行回民工作并求得回民解放的发言。后任铁道兵团第二支队政治委员,铁道兵团第二师政治委员,西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外交部亚洲司专员。1952年7月至1953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政治委员、志愿军铁道兵第二师政治委员。1953年3月至1954年12月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第三司副司长。后任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


              IP属地:陕西7楼2020-02-28 08:38
              回复
                马立凯(1925--1990)回族。直隶定县人。曾任回民支队宣传员,陕西省回民自治乡党支部书记,陕甘晋绥联防军区分区回汉支队连指导员、宣传股股长。


                IP属地:陕西8楼2020-02-28 08: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