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支队是在定州建立的
八路军冀中回民支队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成长起来的一支着名的回民武装。该支队作战积极,勇猛顽强,屡建战功,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被冀中军区表彰为,“打不烂,托不垮,无敌不克的铁军”。毛泽东也赠给予高度评价,亲笔题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民族英雄马本斋是回民支队的旗帜。追根溯源,回民支队首先是从定州发展起来的。
冀中回民支队的前身是共产党员肖秉钧任支队队长兼政委“抗日义勇军第九支队”。1937年9月,肖秉钧动员回族爱国青年刘文正(陈村营村)在定县一带组织回民抗日武装。刘文正很快就组织起一支二百多人的回民队,称“回民抗日义勇军便衣队”,骨干有马永恩(号头庄村)、马国忠(杨家桥村)等。
几乎同时,唐家庄村的白振武和白仲庆走东家串西家,唤起同村的回族青年马金榜、马魁生、马洛跃、唐铁棍等十几名穷兄弟,凑钱买了五尺红布,制作了第一面“回回铁血救国队”的旗帜,在唐家庄村头树了起来。没有武器他们就用各种方法让几个村的地主交出十来杆看家护院的长短枪支,回族百姓又献出了前辈用来护身、练武的红缨枪、梭镖、大刀、刀剑、铁鞭等兵器,武装了队伍,很快,队伍扩大到一百多人。日本军方得知“回回铁血救国队”的消息后,多次组织汉奸、特务进行围剿,队员们在乡亲们的掩护下,与敌周旋,让敌人的几次围剿都没有得逞。
为了团结回族抗日力量,上级党组织指示刘文正、肖秉钧找到白仲庆、白振武、白慈恩、白荣林等人,经过协商与号头庄、杨家桥一带的“回民便衣队”合编。随后又吸收了安国县等冀中各地回族爱国青年,1938年2月,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约200余人。马永恩任队长,肖秉钧任政治主任,刘文正为副主任。
当时,日伪、国民党同共产党争夺回民大众武装的斗争十分激烈,日伪回奸组织“中华回教协会”散布无耻谰言:“肖主任是共产党,要消灭宗教、消灭回教”,“刘副主任跟着共产党跑,叛教了”等等。对此,肖秉钧、刘文正通过创办“抗日救亡室”、教唱歌曲、讲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教育。以巩固和扩大回民抗日武装队伍,并积极在回族爱国进步青年中发展共产党员,使秘密党小组(或支部)成为“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的领导核心和灵魂。
到了1938年1月,马本斋在家乡献县东辛庄组建抗日武装――回民义勇队,约六七十人。3月,以马仲三为队长的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在河间成立。同月,马本斋率部到河间与马仲三部合编,马本斋被委任为队长,马仲三为副队长,刘文正为政治主任。1938年6月,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与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河
间合编,成立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为总队长,马仲三为副总队长,总队分三个大队,有马永恩,马国忠等担任队长。刘文正为政治主任。8月,回民教导总队奉命到河间县沙河桥镇整训。不久,冀中军区派丁铁石任回民教导队政治主任。1939年7月,回民教导总队改称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队伍进行了艰苦的系统军事训练,指战员军事素质大为提高,成为冀中平原上的一支主力野战部队。下面对为回民支队的成立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定州将士作简要介绍。
八路军冀中回民支队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成长起来的一支着名的回民武装。该支队作战积极,勇猛顽强,屡建战功,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被冀中军区表彰为,“打不烂,托不垮,无敌不克的铁军”。毛泽东也赠给予高度评价,亲笔题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民族英雄马本斋是回民支队的旗帜。追根溯源,回民支队首先是从定州发展起来的。
冀中回民支队的前身是共产党员肖秉钧任支队队长兼政委“抗日义勇军第九支队”。1937年9月,肖秉钧动员回族爱国青年刘文正(陈村营村)在定县一带组织回民抗日武装。刘文正很快就组织起一支二百多人的回民队,称“回民抗日义勇军便衣队”,骨干有马永恩(号头庄村)、马国忠(杨家桥村)等。
几乎同时,唐家庄村的白振武和白仲庆走东家串西家,唤起同村的回族青年马金榜、马魁生、马洛跃、唐铁棍等十几名穷兄弟,凑钱买了五尺红布,制作了第一面“回回铁血救国队”的旗帜,在唐家庄村头树了起来。没有武器他们就用各种方法让几个村的地主交出十来杆看家护院的长短枪支,回族百姓又献出了前辈用来护身、练武的红缨枪、梭镖、大刀、刀剑、铁鞭等兵器,武装了队伍,很快,队伍扩大到一百多人。日本军方得知“回回铁血救国队”的消息后,多次组织汉奸、特务进行围剿,队员们在乡亲们的掩护下,与敌周旋,让敌人的几次围剿都没有得逞。
为了团结回族抗日力量,上级党组织指示刘文正、肖秉钧找到白仲庆、白振武、白慈恩、白荣林等人,经过协商与号头庄、杨家桥一带的“回民便衣队”合编。随后又吸收了安国县等冀中各地回族爱国青年,1938年2月,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约200余人。马永恩任队长,肖秉钧任政治主任,刘文正为副主任。
当时,日伪、国民党同共产党争夺回民大众武装的斗争十分激烈,日伪回奸组织“中华回教协会”散布无耻谰言:“肖主任是共产党,要消灭宗教、消灭回教”,“刘副主任跟着共产党跑,叛教了”等等。对此,肖秉钧、刘文正通过创办“抗日救亡室”、教唱歌曲、讲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教育。以巩固和扩大回民抗日武装队伍,并积极在回族爱国进步青年中发展共产党员,使秘密党小组(或支部)成为“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的领导核心和灵魂。
到了1938年1月,马本斋在家乡献县东辛庄组建抗日武装――回民义勇队,约六七十人。3月,以马仲三为队长的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在河间成立。同月,马本斋率部到河间与马仲三部合编,马本斋被委任为队长,马仲三为副队长,刘文正为政治主任。1938年6月,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与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河
间合编,成立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为总队长,马仲三为副总队长,总队分三个大队,有马永恩,马国忠等担任队长。刘文正为政治主任。8月,回民教导总队奉命到河间县沙河桥镇整训。不久,冀中军区派丁铁石任回民教导队政治主任。1939年7月,回民教导总队改称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队伍进行了艰苦的系统军事训练,指战员军事素质大为提高,成为冀中平原上的一支主力野战部队。下面对为回民支队的成立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定州将士作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