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兮假兮
记忆,是生活最好的催化剂。就怕有人,像打开潘多拉魔盒一般,一发不可收拾。什么是真的?谁是可信的?
楔子
夏日的蝉声还没响透振甲中学,但忙碌的中学生和小学生额头上的汗倒是不少,已是临近期末了。
“贾老师,今天下午我要去医院带孩子看病,下午的两节创造与科学课,麻烦你带一下,也是这学期最后两节了。”
“孟老师啊,你也知道我是教小学数学的,不懂什么创造与科学?怕给你闹笑话了。”
“也没什么,讲一些小故事啊,提点有意思的问题啊什么益智类的啊。就差不多了。那个是四年级(三)班和(四)班的课,麻烦你了,我要赶紧去了。”
“好的吧,那你快去带孩子去医院吧。”
贾老师倒也不懂什么科学创造,只是教了多年数学,曾经教过一年数学奥数,恰巧看到了准备扔掉的《举一反三》,便随手翻起来了。边翻还边默默念:“有趣的”。
放学铃声响起,办公室外面瞬间热闹起来,小孩子们成群结队,鱼贯而出,贾老师也像准备数学课一般,写起了教案。放学的广播多了条通知:今天下午调整作息,3.00上课。贾老师倒是舒了一口气,时间还挺长。伸个懒腰,去食堂打饭,打开空调,舒服地享受难得一个人的办公室。
可是,直到预备铃响起,贾老师才猛然醒来,慌忙洗把脸,拿起了写了一点的教案,走近了四(三)班。
看到换了个老师,不算吵闹的教室,同学们开始窃窃私语,慢慢的,声音沸腾了,叽叽喳喳起来。贾老师走上讲台,碰巧三班的班主任从窗前经过,教室忽的就安静下来。贾老师还窃喜着,自己的气场竟让这帮小孩安静下来。
“同学们,你们的孟老师今天家里啊有事,今天这节课由我来和大家讲。”几个调皮的孩子鼓起掌来,但他们还是感受到了来自窗外的凶狠,便停下来了。
贾老师扫了一眼教案,哭笑不得,但多年的教学经验让他并没有表现出来:“给大家出一道比较有意思的题。”贾老师把教案上仅有的东西抄到了黑板上。
甲、乙、丙三个孩子踢球打碎了玻璃窗。甲说是丙打碎的,乙说我没有打碎玻璃窗,丙说是乙打碎的。问到底是谁打碎的?
贾老师看到了几十双明亮的眼睛盯着黑板,得意洋洋。无意中看到了窗边的班主任,竟也看了过来。
过了一会儿,就剩下一个个耷拉着的脑袋。贾老师想这不行啊,得找个人在全班面前说一下,带动一下氛围。找谁呢,找班长吧。他便叫了一声:“你们班班长来回答一下,不会也没关系,讲讲自己的想法。”目光聚集到一个梳着马尾的小姑娘,看似冷静的眼神,怕是当惯了班长,对同学命令的眼神。
“你是叫什么名字啊?”“甄宜佳。”“好,那你说说。”
“甲认为是丙打碎的,乙认为不是乙打碎的,丙认为是乙打碎的,丙与甲乙有矛盾的地方,但是真假和人数无关吧,所以没有办法判断谁说的对。”
贾老师还来不及作评价,一个男生拿着一本《举一反三》,举起了手。贾老师暗自窃喜,竟然有人主动回答问题。“好,你叫什么名字啊?”
“贾毅贞,老师你这个题目少了一个条件”,拿起了举一反三,一字一眼地读了起来,“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了谎话。”
贾老师仔细看了题目,果然中午抄题的时候,漏抄了条件。
等到贾老师拿起粉笔去改的时候,贾毅贞带着同学们离开座位,喊着:“假老师,假老师。”讲台被围住了,座位上只剩下甄宜佳坐着,看着贾老师。
投影屏幕前坐着一个中年人,身边的助手笑着说:“没有条件的这道题给一个高中生倒能解决,无非假设几个人讲谎话了。”
“嗯,想办法换个老师上这堂课。”中年人起身就要出门,还有点不放心,回过头来“这件事注意保密,影响不要太大,注意仪器的使用安全。”
门关上了,中年人走了。
记忆,是生活最好的催化剂。就怕有人,像打开潘多拉魔盒一般,一发不可收拾。什么是真的?谁是可信的?
楔子
夏日的蝉声还没响透振甲中学,但忙碌的中学生和小学生额头上的汗倒是不少,已是临近期末了。
“贾老师,今天下午我要去医院带孩子看病,下午的两节创造与科学课,麻烦你带一下,也是这学期最后两节了。”
“孟老师啊,你也知道我是教小学数学的,不懂什么创造与科学?怕给你闹笑话了。”
“也没什么,讲一些小故事啊,提点有意思的问题啊什么益智类的啊。就差不多了。那个是四年级(三)班和(四)班的课,麻烦你了,我要赶紧去了。”
“好的吧,那你快去带孩子去医院吧。”
贾老师倒也不懂什么科学创造,只是教了多年数学,曾经教过一年数学奥数,恰巧看到了准备扔掉的《举一反三》,便随手翻起来了。边翻还边默默念:“有趣的”。
放学铃声响起,办公室外面瞬间热闹起来,小孩子们成群结队,鱼贯而出,贾老师也像准备数学课一般,写起了教案。放学的广播多了条通知:今天下午调整作息,3.00上课。贾老师倒是舒了一口气,时间还挺长。伸个懒腰,去食堂打饭,打开空调,舒服地享受难得一个人的办公室。
可是,直到预备铃响起,贾老师才猛然醒来,慌忙洗把脸,拿起了写了一点的教案,走近了四(三)班。
看到换了个老师,不算吵闹的教室,同学们开始窃窃私语,慢慢的,声音沸腾了,叽叽喳喳起来。贾老师走上讲台,碰巧三班的班主任从窗前经过,教室忽的就安静下来。贾老师还窃喜着,自己的气场竟让这帮小孩安静下来。
“同学们,你们的孟老师今天家里啊有事,今天这节课由我来和大家讲。”几个调皮的孩子鼓起掌来,但他们还是感受到了来自窗外的凶狠,便停下来了。
贾老师扫了一眼教案,哭笑不得,但多年的教学经验让他并没有表现出来:“给大家出一道比较有意思的题。”贾老师把教案上仅有的东西抄到了黑板上。
甲、乙、丙三个孩子踢球打碎了玻璃窗。甲说是丙打碎的,乙说我没有打碎玻璃窗,丙说是乙打碎的。问到底是谁打碎的?
贾老师看到了几十双明亮的眼睛盯着黑板,得意洋洋。无意中看到了窗边的班主任,竟也看了过来。
过了一会儿,就剩下一个个耷拉着的脑袋。贾老师想这不行啊,得找个人在全班面前说一下,带动一下氛围。找谁呢,找班长吧。他便叫了一声:“你们班班长来回答一下,不会也没关系,讲讲自己的想法。”目光聚集到一个梳着马尾的小姑娘,看似冷静的眼神,怕是当惯了班长,对同学命令的眼神。
“你是叫什么名字啊?”“甄宜佳。”“好,那你说说。”
“甲认为是丙打碎的,乙认为不是乙打碎的,丙认为是乙打碎的,丙与甲乙有矛盾的地方,但是真假和人数无关吧,所以没有办法判断谁说的对。”
贾老师还来不及作评价,一个男生拿着一本《举一反三》,举起了手。贾老师暗自窃喜,竟然有人主动回答问题。“好,你叫什么名字啊?”
“贾毅贞,老师你这个题目少了一个条件”,拿起了举一反三,一字一眼地读了起来,“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了谎话。”
贾老师仔细看了题目,果然中午抄题的时候,漏抄了条件。
等到贾老师拿起粉笔去改的时候,贾毅贞带着同学们离开座位,喊着:“假老师,假老师。”讲台被围住了,座位上只剩下甄宜佳坐着,看着贾老师。
投影屏幕前坐着一个中年人,身边的助手笑着说:“没有条件的这道题给一个高中生倒能解决,无非假设几个人讲谎话了。”
“嗯,想办法换个老师上这堂课。”中年人起身就要出门,还有点不放心,回过头来“这件事注意保密,影响不要太大,注意仪器的使用安全。”
门关上了,中年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