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春吧 关注:238贴子:2,671
  • 2回复贴,共1

旧文 马晓春:集体的力量将李昌镐击败 这一刻我等了8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马晓春,发表在当时的体坛周报
第10届三星杯三番棋决赛的最终局,罗洗河九段执黑360手5目半胜韩国棋手李昌镐九段,中国棋手第一次夺取了三星杯冠军,这一刻我等了8年。
三星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和中国棋手有着很深的渊源,中国棋手先后五次打入决赛。但三星杯也与中国棋手缘浅,前四次决赛冠军一概旁落。有三次,冠军近在咫尺,但最终还是别中国棋手而去。
我本人也与三星杯有着多年的恩仇。怎么也忘不了1998年第3届三星杯决赛,第一局我中盘战胜李昌镐,1比0领先,但此时三星杯主办方突然以电视直播时间有变为由,改变后四盘的比赛时间。结果,比赛被移到翌年初进行,第二局我落败,第三局我再次获胜,第四局李昌镐再次将比分扳平。第五局,鬼使神差地,我只要和李昌镐在边上开劫,他必输无疑,但那瞬间,我产生了错觉,以为不开劫形势也不错,结果惜败。
此后我再也没进入过三星杯决赛,与李昌镐在三星杯中再也没有交手的机会,一直引以为憾。
李昌镐是我一生很重要的一个对手,自1991年富士通杯我们第一次交手以来,我们至今一共交手31局,我6胜25负落后。胜负比分看起来很悬殊,但实际差距并没这么大,甚至可以说是仅仅半目微差。很难忘记,1996年东洋证券杯决赛第3局,那一盘是我们之间的分水岭之战,我很想在他最擅长的官子领域击败他,但事后看来,我这样的策略多少有些意气用事。和比我年少11岁,有着“少年姜太公”之称的李昌镐斗官子,无异于以短击长,这盘棋我半目惜败后,从此我们之间的胜负流向就发生了微妙变化。作为一位棋手,一生中要进行很多次重要棋局,但真正决定命运的却只有那么几盘,甚至只有一两盘。
此后我们还在三星杯半决赛和LG杯八强战等重大比赛中相遇,但运气已经不在我这边,怎样的优势局面我就是赢不下来,痛憾之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昌镐登上世界围棋最高峰。我也想过一定要发愤努力,给李昌镐杀回马枪,但年岁不饶人,在精力上我拼不过年纪轻轻的他,二是他确实是一位极其优秀的棋手,说是上帝派他来下棋的一点都不过分,加上其他原因,我终未能阻止他独步棋坛巅峰。
弹指10年过去了,李昌镐已经获得17项世界冠军。在他之后,李世石、崔哲瀚等韩国年轻棋手虎视眈眈,李世石还在一年之内连获三星杯、丰田杯、富士通杯等三项世界冠军。李昌镐大患尚存,李世石、崔哲瀚又给中国棋手平添新忧,中国围棋的“敌人”更加强大了。
2005年7月,我出任国家队教练组组长。之所以答应出任这个职务,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韩国棋手来势凶猛,我再熟视无睹的话,也许中国围棋从此很难有出头之日。
我希望用集体的力量来打败李昌镐、李世石他们,我安排高强度的训练赛,召集集体研讨。也许我运气好,上任3个月后,古力和陈耀烨两位棋手会师于LG杯决赛,其中古力还淘汰了李世石。新年刚过,罗洗河又在三星杯连胜李世石、崔哲瀚、李昌镐等韩国高手,夺取了三星杯。我倍感欣慰!
此次率罗洗河出征,我希望以我的大赛经验,多少给他些指导。决赛过程一波三折,罗洗河第一局获胜,第二局李昌镐扳回,第三局罗洗河本来已经占据优势了,但一步随手差点断送好局。当时在研究室观战的我焦急万分,而一边的韩国棋手却激动不已,这个揪心时刻总有韩国记者过来问我形势如何,他们无心,但我心里难受,我索性离开研究室,回房间通过网络直播看比赛。谢天谢地,李昌镐因为着法过分,罗洗河的形势又慢慢转优,直至转为胜势。
我赶快往对局室跑,赶过去时,比赛已经结束了,罗洗河获胜!那瞬间,我真是百感交集。8年前,我正是在这栋大楼里惜败给李昌镐;8年后,拜我为师的罗洗河却在这里打败了李昌镐。尽管不是我自己去下的,但我不虚此行,终于迎来了8年前梦寐以求的一幕。
----------------------------------------
地铁流点评:以上内容可以看作是当代围棋版的英雄本色,即“我不是想证明我有多了不起,我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一定要拿回来”
在我记忆中这应该是马晓春首次在媒体上总结自己征战世界棋坛经验得失--“无异于以短击长”,也简单的道出了自己出任国家围棋队教练的重要举措--高强度的针对性训练和集体研讨,其实马教练还谦虚的漏了一项,即马九段在集体研讨中的引导作用及他为中国围棋重建大赛备战体系,对韩国王牌战将的长短处进行透彻的研究和分析以拟定准备周全的对战策略。


IP属地:天津1楼2020-03-10 22:35回复
    地铁流的后记
    看回复,一个所谓有点年头的棋迷声称,马九段不敢承认实力是真的不如李昌镐……不仅仅是棋力,在心态和意志上都差了李昌镐太多。
    这类网喷的内容毫无营养,但在当年有一定代表性,所以我来说一说。网喷的阅读力首先就是个硬伤,马九段的文章白纸黑字,“胜负比分看起来很悬殊,但实际差距并没这么大”,实力和大李存在差距人家压根就没有否认,网喷还在拿不敢承认说事呢,喂就是造谣是不是也该抬头把文字看一下再谣一谣也不迟嘛。
    其次马九段之对局的心态和意志怎么就衡量的会差大李太多呢?
    赵治勋的斗志和意志在棋坛上公认是非常出色,然而他对大李也是连战连败,莫非赵治勋对局的斗志和心态也就此崩溃了?95-99大李一人拿世界冠军的数量等于中日韩三国超一流夺冠的总和,莫非大李的斗志和心态也远超中日韩三国高手的总和,拥有着超人类的斗志和心态?
    大李自06年被罗洗河三星决赛上爆冷击败后,一到决赛就输棋,可是看看他的对手例如朴永训、常昊、崔哲瀚、姜东润、江维杰们,在棋界也没这些对手的对局心态和意志非常突出说法?既然大李的斗志和心态近乎超人类的强大,怎么突然斗志和心态就一去不复返了,怎么从此连一次冠军也拿不到了?
    由此可知这些个不学无术的网喷们所谓的心态和意志的东东根本经不起推敲,纯粹是在想当然的胡诌。
    大李在全盛期的后半盘制胜策略可谓是重新定义了收官技术。过去收官大致是计算目数后的顺序排列,但大李不同,他把官子变成在可能的变化计算基础上的战斗,所谓尽其变(引用吃龙万吨的观点),这使得他在后半盘精密收束方面领先同时代大约两个身位,而那个时代绝大多数高手普遍不重视收官技术,忽略了看似不起眼的收官技术对棋局的胜负有立竿见影的影响。所以同时代的高手一旦面对成熟的大李几乎是束手无策,大李统治棋坛的本质是在棋界理论盲区里进行技术创新,产生了降维打击的效果,看清楚跟心态、意志没啥关系。
    而大李后期的连亚主要是因为对手的水平提高了,也不存在理论上有盲区的认知障碍,加上大李的决赛气场有了微妙的改变等等,这也不是单单拿心态、意志能够解释的事。
    但是为啥某些个有足够年头的、最庸俗的、最冥顽僵化的头脑喜欢拿斗志、意志,还有用功、血性来说事呢?说白了这些位几十年如一日的不学无术,他们喜欢赢,谁赢了跟在后面狐假虎威的过一把廉价的干瘾,当年中国围棋的顶尖棋手输了,不学无术们因为不能跟着狐假虎威,于是不高兴了。不高兴必然想要表达,可因为不学无术又说不出有深度的内容,而相对而言心态啦、斗志啦这些概念网喷能略微明白点,于是就选择这个说事,拿这些来替代对真相的认识。


    IP属地:天津2楼2020-03-24 11:05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0-03-24 1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