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修真逍遥谷吧 关注:74贴子:4,724
  • 6回复贴,共1

【问道云师】你的心,是明镜还是凹凸镜?云师道人 太乙云修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问道云师】你的心,是明镜还是凹凸镜?
云师道人 太乙云修真记
所谓大道者何也,大道无形、无名、无印、无色,但不是断灭的空无,不是绝对的无,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莫可得而知也,莫可得而行也,道无有边际,虽极广大但又无处不在,任由科学再怎么发展,也不能把道拿在手里,因为他是终极的源头,而道的修法非常玄妙,是不是很难呢?
不难,有路可循,我心顷刻间照见光明。
曾几何时,你有没有心中略过一丝疑问,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抖落凡尘的一颗骰子?还是飘飘欲仙的神仙呢?而大多数人在哪怕是那么一秒钟,也有过自命不凡的念头,然后很快会切换到现实中来,难道这就是你我的本来面目吗?这些不止的念头,随时打扰着我们永无停歇,到底是为什么,答案到底在哪里?
【问道云师】将为您揭开“道”的神秘面纱
你的心,是明镜还是凹凸镜?
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
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当面错过。
——菜根谭
你的心,是明镜还是凹凸镜?
心如明镜台
我们的心要像镜子一样如如不动。
面对滚滚红尘和外界的种种干扰,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别人骂你几句,不是愤怒心动,
而是像一面镜子能够照射、照见,
但不受其影响。
知道这个人在骂我,心里很清楚,
但镜子是不会生气的。
我们如果能做到“心如明镜台”,
那修为就很好了,
面对辱骂如如不动,
就是一种境界,
这是“性功成就”。
——云师道人
共同学习,请加微信:lzhz9290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ZHrbB7SG4igBJvpbJHG9A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03-11 11:09回复
    【问道云师】风动幡动,如何心不动
    云师道人 太乙云修真记 昨天
    风动幡动 如何心不动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清静经
    风动幡动如何心不动
    来自太乙云修真记
    所有引起我们烦恼的东西都是邪性的。
    我们要找到原因,
    把它看穿、看破,烦恼自然就没有了,
    这就是阴阳的道理。
    中医里有一句话:邪不压正。
    正气凛然,阳气一出,邪气就走了。
    如果正和邪都不在意,
    就像听我讲经说法,
    似听非听,说没有听呢,你又知道;
    说在听呢,又很安静,这就叫清静。
    能达到这种清静的状态,
    就能见到自性,
    能够摆脱轮回。
    每天晚上要去想一想,
    我今天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明天修正。
    这个就是与道同行。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2stpsOcq5zjD8eXoYnLMg
    太乙云修真记
    期待你的关注
    共同学习,请加微信:lzhz9290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0-03-23 13:49
    回复
      【问道云师】不要 怕,越是凶猛越是短暂
      云师道人 太乙云修真记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
      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道德经》
      不要怕,越是凶猛越是短暂
      来自太乙云修真记
      00:0001:22
      什么叫开悟?
      就是看问题的角度发生了变化。
      天上突然下起了暴雨没有带伞,
      在路上跑啊跑啊,倾盆大雨淋在身上,
      感觉很难受。
      但是没关系,
      越是凶猛的,
      持续时间就越短暂,
      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之中能学到什么。
      为什么儒释道要结合在一起?
      是让我们懂得如何去处理生活中的难题。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hAhfqTb8GKUNzVLICis-A
      太乙云修真记
      期待你的关注
      共同学习,请加微信:lzhz9290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4-20 11:02
      回复
        【问道云师】何为功德
        云师道人 太乙云修真记
        何为功德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
        ——《清静经》
        何为功德
        来自太乙云修真记
        00:0003:18
        禅宗讲的是见性,
        能见到性,就是功,就有真功。
        面对众生和外界的变化,
        心性平等,那就是德。
        功德是指修行,像我们道教讲的,
        把性修得圆满,
        把命(能量)修得强大,
        这才是功德,这叫道德。
        功德是指我们内在的清净,
        就是内心深处已经把小我放下了,
        这就是内在的功德。
        当内在的小我去除之后融入集体之中,
        做任何事情以集体的要求,
        以大局为重,
        这种人实际上就拥有了功德,
        他的小我已经没有了。
        就像一滴水放在大海里面,
        它已经消失了,
        我们看不到大海里的一滴水,
        它们是一个整体,
        不仅是对自己的小团体,
        还对整个社会,对地球村,
        再进一步对六道众生都生起了慈悲心。
        我们对他们都生起了一种平等心,
        这就是大功德。
        有功有德,
        对内修出了金丹大道,为功;
        对外慈悲为怀,为德。
        太乙云修真记
        期待你的关注
        共同学习,请加微信:lzhz9290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0-05-13 21:33
        回复
          【问道云师】几十种布施有哪些?
          太乙云修真记
          几十种布施
          本期总结一下修真界千万年来前辈们的经验
          来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重点提示:
          只要是真心帮助人,不加私心杂念,
          不觉得我帮助了他就需要一定的回报,
          这种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如法的布施。
          大家都知道布施功德是非常好的,果报很好,是积累福报最好的,但是怎么去做比较好呢?据说我们的老祖宗总结了三十一种布施,当然也可以说远远不止这些,因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作为一种布施之物,只要对众生有好处有益的,我们就可以把它布施出去。
          布施具体有哪些呢?
          1.信仰的布施。如果我们很有信心,内心有信仰,以这种心去做布施,时间一久,行事(做事)就会得到尊敬和敬仰,而且我们慢慢地就不再嫉妒,因为我们很容易嫉妒,这是免除嫉妒的一种布施。
          2.清静的布施。就是在一个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时候做布施,使我们的身口意(身体,说话,意念)都得到清静。一般的人最容易造口业,口业就是容易乱说话或者骂人。如果我们每次在一个适当的时间做布施,就可以把身口意变得很清静,未来的福报就会变得很安稳。有的人每天感觉像有个鬼在后面追他,感觉自己停不下来,老是很累,身心疲惫,如果他懂得不断地做这种清静的布施,将来就会享受心灵上的安稳。
          3.在自己身心高兴、愉悦的时候布施。这也是一种感应,最后他就会感召让自己不再颠倒。因为众生颠倒,把好的当成坏的,把坏的当成好的,别人对他好,他还以为别人对他不好,别人对他不好,他以为别人对他好,这种颠倒的人在我们人间太多了。
          4.亲自去做,亲手去布施。这种布施招感的果报就是身相比较端正,相貌长得比较庄严端正,而且手指比较纤长,搞音乐的人往往手指就比较纤长。金木水火土里就属于木型人,木型人往往长得比较好看,有修长的手指。
          5.代替他人去布施。打个比喻,邻居有想布施的心愿,我看到了就帮他去做,布施回向给邻居,就是代替他人在做布施。当然在家里可以代替、帮助父母做布施,作为一种回向和礼物送给父母。帮父母超度冤亲债主都可以,只要是为他人做的,不是为自己做的。这种果报就是以后会有更大的贵人出现,为自己做更大的布施,因为感召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6.依照道法的教义,太乙道教的教义去做布施,在心性平和的情况下,不执着于外相,不在乎外面的一些变化。这样布施感召的果报就是清净、入定。有的人说我怎么不能入定、宁静,因为这种布施做得不够。当布施多了够了,自然就可以入定到很深很深的宁静状态,出现忘我就可以出神,出神是在忘我的基础上的。
          7.布施美观的物品。布施的东西很好看很美观,将来感召的果报是什么呢?身相庄严,得到众人的喜爱,出去交朋友,别人一看就很喜欢他,因为他常常做精美物品的布施。
          8.用香料、卫生用品、散发香味的物品去做布施。长期这样布施,将来修炼的时候身体就会发出香味。昨天有个同学说,这几天修炼的时候都能感觉到周围像有一种力量,闻到了淡淡的一种香味,这是天尊的加持。他做大量香料物品的布施,身体里面灵魂深处就会有香味发出。电影《还珠格格》里有个含香公主,一出生身体里面就发出香味,那就是她过去世做了很多很多香气的布施给大修行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05-13 21:38
          回复
            9.布施美味佳肴。布施很美味的食物,将来五脏六腑就会很健康,这是因果报应的一个细分。
            10.长期按照祖师的教导很恭敬地对待每一位众生,不骄傲,用这种恭敬心做布施。他没有普通人的攀比心,把自己摆在低位,这样布施的果报就是安稳快乐。别人痛苦的时候,他也是很平稳的,心如止水,在修行上就很容易得到很高的境界,而别人见到他也都很高兴、开心,这就是修行带来的果报。
            11.不局限在一个方面去做布施。他的心很广大,放开了。用广大之心来做布施,果报就比普通布施感召力量大很多。
            12.资身施。比如遇到地震、水灾,火灾等等灾难时,给生活遇到困难者提供必需品。古代很多财主(其实他们受到过圣人教育),遇到灾荒时,他们就会在街上施粥,在外面放一口锅施粥,让灾民活下去。这种对子孙后代的教育意义很大,果报是不管他投身到哪里都永远不缺食物,丰衣足食。
            13.各种好的饮料做布施。这种布施的果报就是会免于饥渴之苦,他这一辈子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也不会得特殊的怪病最后连喝水都成问题,这些都不会。
            14.专门布施精美的衣服,果报就是相貌很庄严。
            15.布施住宅,为没有房屋的人提供居所或者把房屋布施出去。那他感召到的果报就是更大的、宽广的田地、房屋以及庄严的楼阁。这是大的布施,从古至今住宅都是一个很大的物件。古代的一个孤独长者常常布施住宅给大修行人讲经说法,那福报就不得了,直接升天了,最后直接到了解脱的境界。
            16.布施床,睡觉的地方等。未来就会投生到一个富贵之家,所用的东西都非常的好,非常的漂亮。
            17.布施车辆、马匹。在古代就是马匹,现在就是车辆。这种布施的果报就是如果他修神通的话就会得到神足通。所谓的神足通,《水浒传》里面有一个人他可以日行千里,就是神足通,走得特别快而且精神好。现在体育比赛比如马拉松,有的人跑得特别快,谁都跑不赢他,这种人就是神足通。他在过去世就做了大量的马匹等交通工具给了大修行人。
            18.施行人。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时候,给旅途中受到灾难,困难的人帮助。
            19、施病人。病人是很难受很痛苦的,不仅身体上需要医药,心灵上也需要给予安慰。长期布施医药的话自己就没有病,非常健康,什么疾病都和他无缘,最多一个小感冒很快就好了。
            20、施行异国者。给予国外留学遇到困难,缺少盘缠的人以帮助。
            21、为穷途末路的人提供帮助,救济孤儿,这都是大布施。
            22、还有一种布施,功德很大,就是古代的忠臣。比如李世民手下的魏征,他敢于直谏,这是有危险的,所以功德很大。
            23、布施经典、布施方法,这就是法布施,容易得到宿命通,就是能够回忆起过去世是干什么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干了什么事情,做的什么事业,有什么情感发生,然后怎么死的,他都知道,这就是宿命通。
            24、布施鲜花、水果。果报是容易进入定静之中,鲜花供养师父,可以让人的相貌更加庄严,更加美好。
            25、布施铃铛。他在未来感召的就是声音特别悦耳,就像现在的歌唱家声音特别好,比如说王菲、那英、刘欢等。过去布施了铃铛给大修行人,就会得到很美妙的声音,有的人甚至得到天耳通,还有更高的突然能听到天上人说话,听得清清楚楚的。
            26、光明施(布施灯光、蜡烛)。为他人提供光明,对每个人打开天眼非常有帮助。有些人练天眼很久,闪光都没看到过;有些人一练就开始闪光,那些天眼能快速闪光的人在过去世都有做光明施。
            27、施法器。真心修行的好人、慈悲之人遇到某种困难,我们去给他帮助。
            28、智慧布施,解决问题、传授知识、让他懂得修道的道理。
            29、时施。在恰当的时间,正好别人需要我们提供帮助时做布施,这叫雪中送炭,对人帮助很大,他内心深处的感恩心,会在整个宇宙中留下信息,而这种资粮会千百万倍回转,叫积阴德。
            30、善知识布施,对真正善知识给予布施。在家里叫施父母,哪怕知道父母这一点做错了,我们当时也要顺他的意,之后用智慧去引导,去帮助他。比如有的父母对修行不太懂或者不相信甚至粗口,这时不要造业、愤怒,也不要去规劝,要避开、沉默,但是以后因势利导,去引导他。
            31、以大慈大悲的心做布施,让众生不被伤害,那么未来哪怕是在战争之中也能活下来,会出现奇迹。
            太乙云修真记
            期待你的关注
            共同学习,请加微信:lzhz9290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0-05-13 21:41
            回复
              【问道云师】灵魂从哪里来?
              云师道人 太乙云修真记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灵魂从哪里来?
              来自太乙云修真记
              00:0003:31
              灵魂从哪里来呢?——道!
              道生一,一是我们的灵魂;
              一生二,二是我们的精神状态;
              二生三,三是我们的身体;
              三生万物,
              万物被生发出来就有了物质,
              物质其实都是由妄念而来。
              只有我们再返回灵魂层面,
              才会破掉无明。
              心驻扎在灵魂之中,
              只有我们把后天的心猿意马慢慢平息,
              心止如水,
              变成一面镜子,
              灵魂才会出来。
              之后时间、空间逐渐会有变化。
              心如如不动、无所不在。
              无所不在即是法身成就。
              众生的法身成就时是天人合一的,
              既然天人合一了,
              人与人之间的法身也可以理解为就是一,
              我们内在的眼耳鼻舌身意
              和外边看到的色声香味触法,
              都是我们的妄心所演化出来。
              就相当于孙悟空的七十二变,
              一会儿变蚊子,
              一会儿变猴子,
              一会儿变老虎,
              一会儿变飞禽走兽,
              一会儿变成一个寺庙。
              不管它怎么变,
              本来的灵魂是不变的。
              太乙云修真记
              期待你的关注
              共同学习,请加微信:lzhz9290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05-28 18: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