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结论罢:你想好,他便是好的,若不想好,也没人能帮你。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很感谢我在玄武高级中学的日子,虽然我没有做到善始善终。
一.玄高的三星"地位"
玄高这个学校是11年才整合建立的,高中部是老34中,初中部则是梅园中学。梅园中学的质量一直不错,小班化教学也搞得很好,高三时高中要做考场,我们去梅园上课,也拍了些照片,一个班也不过二三十人,比高中四五十人一个班宽敞多是肯定的。高中质量有待提升,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人说三星相当于"市重点",四星相当于"省重点",你们见过大多数学生上不了本科的市重点吗?这个都是虚的,拿来糊裱的,看明白的话,没什么意义。
玄高一度曾经有升四星的苗头,但或因政策问题,或因发生不良事件而耽搁,某年中考玄高的录取分数线被压到了高中录取的边缘,就是因为发生了流血类的事情,具体的不说了,有兴趣的可以私信我。玄高一直称自己是个准四星学校,即“三星生源,四星师资”,偶尔也听说玄高是玄武第三的说法:毕竟玄武四个高中,十三中和九中争一二,人民和玄高就只能争三四。
有意思的是玄高也算是13中集团的一部分,到答主毕业那一届仍然存在“共建班”的说法,有两种,一个是人在玄高,但13中会提供些材料,例如语文注音材料、词语解释,似乎也有13中派来的老师,但我一直没见过;第二种就是学籍在玄高,但是人在13中"借读",可以理解为洋枪队一类的角色(玩笑话)。最近似乎开始搞“海中班”,也就是和海安中学共建教学。如果不是关系户的话,以上几类班级的成员必然开始的时候素质是较强,能接触到的资源更丰富,管理更严格的,但是这一切都不是绝对的。有从普通班上去的,也有从好班下来的,这个我们到后头再谈。
我入学的时候校长叫刘浩,刘浩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但是我高二后他就调去玄中专了,而后来的叫张华。张华曾经在江北县中干过,也是领导,虽然名义上是副校长,但是玄高的一把手确实就是他。
二.教育水平
教育是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事情。玄高是个有意思的地方,一切都在两极分化,大多数教师至少是有责任意识的,能够教育你前进的,青年教师自然如此(青年教师的定义很迷,四十多岁也可算),但是总有几个混吃等退休的,例如英语组的一个姓金的老师。教师水平和学生水平脱节的现象也有时会发生,这不是贬低任何一方,玄高存在有从南通县中调来的教师,这类教师更习惯于教学基础优秀、反应灵敏的学生,但到玄高这类学校,能给学科基础薄弱的学生带来“降智打击”。但虽然如此,极少有学生每次都能遇到对自己胃口的老师,如果真的摊上了,那只能自救:自己想办法提升的同时,看看能不能通过家长联系学校。
与此同时,学生的两极分化自然是一直存在的。近年来有13中共建班和海中班的加持,能吸引到一些想上名校而不得但基础也不能说不优秀的同学,尤其是16届,因为滑档的存在,甚至能收到600分以至于更高的学生入校,这些学生自然是会被安排到较为优秀的班级;与此同时,沉默和平常的大多数则占据了其他的并不是那么优秀的班级,玄高自己也收借读生,所谓借读的自然是把玄高当做较好去处的,成绩入学时连玄高的大多数都算不上。好在玄高和大多数学校一样,不玩门阀,学生上下浮动,高一一年过去有人进好班,也自然有人进不好的班,努力是靠个人的。我们见过借读进来的学生一年后拿到年级前十,在分班的时候自由如意,也见过高分入校,但是最终慢慢失去了优势,败给启点不如自己的人。一切都不是绝对的,有强,必然有弱。
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是慢慢滚雪球的,到高三结束后,我们能看到380分理科A+,A+,也能看到260分双C,文科能有三百五十分的成绩,也有人刚刚擦线(均可查,不是我编的),虽说在人均985 211起步的知乎不算什么,但对于这些后起之秀来说,已经有不错的结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能走多远,和老师有关系,但不是仅和老师有关系。你能够每天保证有效率的学习吗?你能够基本上放弃娱乐活动,整天和书本为伍吗?努力很煎熬,但是对玄高的普通学生来说,只有这么一条路。
此外,在玄高和这类学校学习,要注意满足感陷阱。这个词是我自己编的,玄高中有一批人是不怎么学习的,不勤勤恳恳干事的,最典型的是靠几个月临时冲刺考上高中觉得高考前也可以来这么一下的。超过这些人很容易,高中是个积累的过程,想往前走只能靠踏实干活,但恰恰因为这些人是容易超过的,容易让自己产生一种虚假的满足感,感觉我似乎还不错,名次还看的过去,一百多名也好交差。但实际上超过的仅仅是战斗力本身不高的一部分人,真正战斗力高的,或者说能力强努力踏实的,都在一百名以内至少。如果想在高考有所作为,100名也是不够的。因为玄高的平台高度就在这,譬如100米的山,你走到了80米就进了前百分之20,而还有四百米,五百米的高峰,他们的前百分二十又在什么地方呢?不要封闭自己的眼界,玄高太小,平台低,只能往外看。能搞区排名,最好搞区排名,让自己明白自己和好学生的真正距离。
三.行政管理
不同层次学校官僚主义的程度是不同的,恐怕没哪所学校能说自己杜绝了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本质上的意义在于管理和规范,对于玄高这种生源分化较大,基础薄弱的学校,采取官僚式的管理手段是有意义的,人心齐泰山移,一条心才能往前走。答主高一的时候学校曾经下发过晚自习指导方案,规定了学生晚自习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高三末期更是强调这个。如果学生各个十分自觉,懂得合理安排自我行程,那么学校还需要花专门的精力到处管吗?显而易见的,如果在这类学校过于放松,那么后果应该是不太好的。
诚然,我现在为这个行为辩护,不代表我当时很赞同这种行为,尤其是在高三窒息的情况下。这边差一句话,高三可以很轻松,也可以很窒息,取决于你的水平。水平高和水平低的都轻松,窒息的是中间这类人。对谈恋爱这类行为,总的方向是疏导抑制的,但火力猛烈程度和级任老师的风格有关。如果能保持不错的成绩,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正常的。
没住过宿,不好评论。
最后,还是让我感谢一下这所学校罢,我在这挥洒了三年的汗水,得到了一些,但是失去的也不少。似乎我总是和这类学校有缘罢,我花了三年,从太平门走到了花津河。我仍然很卑微,我做了很多错事,但是我感谢这的一切。


一.玄高的三星"地位"
玄高这个学校是11年才整合建立的,高中部是老34中,初中部则是梅园中学。梅园中学的质量一直不错,小班化教学也搞得很好,高三时高中要做考场,我们去梅园上课,也拍了些照片,一个班也不过二三十人,比高中四五十人一个班宽敞多是肯定的。高中质量有待提升,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人说三星相当于"市重点",四星相当于"省重点",你们见过大多数学生上不了本科的市重点吗?这个都是虚的,拿来糊裱的,看明白的话,没什么意义。
玄高一度曾经有升四星的苗头,但或因政策问题,或因发生不良事件而耽搁,某年中考玄高的录取分数线被压到了高中录取的边缘,就是因为发生了流血类的事情,具体的不说了,有兴趣的可以私信我。玄高一直称自己是个准四星学校,即“三星生源,四星师资”,偶尔也听说玄高是玄武第三的说法:毕竟玄武四个高中,十三中和九中争一二,人民和玄高就只能争三四。
有意思的是玄高也算是13中集团的一部分,到答主毕业那一届仍然存在“共建班”的说法,有两种,一个是人在玄高,但13中会提供些材料,例如语文注音材料、词语解释,似乎也有13中派来的老师,但我一直没见过;第二种就是学籍在玄高,但是人在13中"借读",可以理解为洋枪队一类的角色(玩笑话)。最近似乎开始搞“海中班”,也就是和海安中学共建教学。如果不是关系户的话,以上几类班级的成员必然开始的时候素质是较强,能接触到的资源更丰富,管理更严格的,但是这一切都不是绝对的。有从普通班上去的,也有从好班下来的,这个我们到后头再谈。
我入学的时候校长叫刘浩,刘浩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但是我高二后他就调去玄中专了,而后来的叫张华。张华曾经在江北县中干过,也是领导,虽然名义上是副校长,但是玄高的一把手确实就是他。
二.教育水平
教育是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事情。玄高是个有意思的地方,一切都在两极分化,大多数教师至少是有责任意识的,能够教育你前进的,青年教师自然如此(青年教师的定义很迷,四十多岁也可算),但是总有几个混吃等退休的,例如英语组的一个姓金的老师。教师水平和学生水平脱节的现象也有时会发生,这不是贬低任何一方,玄高存在有从南通县中调来的教师,这类教师更习惯于教学基础优秀、反应灵敏的学生,但到玄高这类学校,能给学科基础薄弱的学生带来“降智打击”。但虽然如此,极少有学生每次都能遇到对自己胃口的老师,如果真的摊上了,那只能自救:自己想办法提升的同时,看看能不能通过家长联系学校。
与此同时,学生的两极分化自然是一直存在的。近年来有13中共建班和海中班的加持,能吸引到一些想上名校而不得但基础也不能说不优秀的同学,尤其是16届,因为滑档的存在,甚至能收到600分以至于更高的学生入校,这些学生自然是会被安排到较为优秀的班级;与此同时,沉默和平常的大多数则占据了其他的并不是那么优秀的班级,玄高自己也收借读生,所谓借读的自然是把玄高当做较好去处的,成绩入学时连玄高的大多数都算不上。好在玄高和大多数学校一样,不玩门阀,学生上下浮动,高一一年过去有人进好班,也自然有人进不好的班,努力是靠个人的。我们见过借读进来的学生一年后拿到年级前十,在分班的时候自由如意,也见过高分入校,但是最终慢慢失去了优势,败给启点不如自己的人。一切都不是绝对的,有强,必然有弱。
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是慢慢滚雪球的,到高三结束后,我们能看到380分理科A+,A+,也能看到260分双C,文科能有三百五十分的成绩,也有人刚刚擦线(均可查,不是我编的),虽说在人均985 211起步的知乎不算什么,但对于这些后起之秀来说,已经有不错的结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能走多远,和老师有关系,但不是仅和老师有关系。你能够每天保证有效率的学习吗?你能够基本上放弃娱乐活动,整天和书本为伍吗?努力很煎熬,但是对玄高的普通学生来说,只有这么一条路。
此外,在玄高和这类学校学习,要注意满足感陷阱。这个词是我自己编的,玄高中有一批人是不怎么学习的,不勤勤恳恳干事的,最典型的是靠几个月临时冲刺考上高中觉得高考前也可以来这么一下的。超过这些人很容易,高中是个积累的过程,想往前走只能靠踏实干活,但恰恰因为这些人是容易超过的,容易让自己产生一种虚假的满足感,感觉我似乎还不错,名次还看的过去,一百多名也好交差。但实际上超过的仅仅是战斗力本身不高的一部分人,真正战斗力高的,或者说能力强努力踏实的,都在一百名以内至少。如果想在高考有所作为,100名也是不够的。因为玄高的平台高度就在这,譬如100米的山,你走到了80米就进了前百分之20,而还有四百米,五百米的高峰,他们的前百分二十又在什么地方呢?不要封闭自己的眼界,玄高太小,平台低,只能往外看。能搞区排名,最好搞区排名,让自己明白自己和好学生的真正距离。
三.行政管理
不同层次学校官僚主义的程度是不同的,恐怕没哪所学校能说自己杜绝了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本质上的意义在于管理和规范,对于玄高这种生源分化较大,基础薄弱的学校,采取官僚式的管理手段是有意义的,人心齐泰山移,一条心才能往前走。答主高一的时候学校曾经下发过晚自习指导方案,规定了学生晚自习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高三末期更是强调这个。如果学生各个十分自觉,懂得合理安排自我行程,那么学校还需要花专门的精力到处管吗?显而易见的,如果在这类学校过于放松,那么后果应该是不太好的。
诚然,我现在为这个行为辩护,不代表我当时很赞同这种行为,尤其是在高三窒息的情况下。这边差一句话,高三可以很轻松,也可以很窒息,取决于你的水平。水平高和水平低的都轻松,窒息的是中间这类人。对谈恋爱这类行为,总的方向是疏导抑制的,但火力猛烈程度和级任老师的风格有关。如果能保持不错的成绩,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正常的。
没住过宿,不好评论。
最后,还是让我感谢一下这所学校罢,我在这挥洒了三年的汗水,得到了一些,但是失去的也不少。似乎我总是和这类学校有缘罢,我花了三年,从太平门走到了花津河。我仍然很卑微,我做了很多错事,但是我感谢这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