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896吧 关注:7贴子:253
  • 2回复贴,共1

长,读cháng,与“短”相对,如《隆中对》:“身长八尺。”引申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长,读cháng,与“短”相对,如《隆中对》:“身长八尺。”引申为“长久地”,如《秋水》:“吾长见
  若,作代词用,是“你、你的”的意思。如《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又如《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若,作连词用,是“如果”的意思,如本文:“若不过焉则不及。”
  传
  传,作名词用,本义是驿站或驿车,读zhuàn。如《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又如《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晋侯以传召伯宗。”引申为“宾馆”,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传,也指“古书”,如《孟子·梁惠王下》:“于传有之。”引申为“解释经文的著作”,如《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再引申为一种文体,即“列传、传记”,如本文的题目《种树郭橐驼传》。
  传,作动词用,读chuán,作“传递”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引申为“传授”,如《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再引申为“流传、传布”,如《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本文:“传其事以为官戒。”
  1.通假字
  早缫而绪("而”通“尔”)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
  2.句式
  1.判断句 
  以“……也”表示判断。
  例:官理,非吾业也
  2.倒装句
  橐驼,不知始何名
  苟有能反(于)是者
  3省略句
  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
  而卒以(之)祸
  苟有能反(于)是者
  然吾居(于)乡
  (主语)鸣鼓而聚之
  4宾语前置
  故不我若也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吾又何能为哉
  3.词类活用
  1、名我固当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2、驼业种树 业,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 
  3、且硕茂早实以蕃 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 
  4、非有能硕茂之也 硕、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早、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 
  6、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名词用作动词,用手指抓 
  7、鸣鼓而聚之 聚,动词的使动词法,使……聚集 
  4.一词多义:
  虽
  虽窥伺效慕。(即使)
  虽曰爱之。(虽然)
  故
  其土欲故。(旧)
  故不我若也。(所以)
  实
  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
  不抑耗其实而已。(结果实,名作动)
  其实害之。(实际)
  若
  其置也若弃。(像)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
  而
  鸣鼓而聚之。 (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字而幼孩。 (通“尔”,你们)
  旦视而暮抚。 (表并列,又)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表顺接,可译“于是”)
  为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
  吾又何能为哉(做)
  5.古今异义的词 
  1、故乡人号之“驼” (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的人;今义:指出生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人,家乡人。) 
  2、既然已 (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不抑耗其实而已 (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若不过焉则不及(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IP属地:上海1楼2009-10-13 20:48回复
    从介绍橐驼的种树经验上可以看出,柳宗元的观点同老庄思想还是有差别的。柳是儒、道两家思想的结合,他并不主张一味听之任之的消极的“顺乎自然”,而是主张在掌握事物内部发展规律下的积极的适应自然。他要求所有的种树人都能做到认识树木的天性,即懂得如何适应树木生长规律的业务。把种树的道理从正反两面讲清楚以后,文章自然就过渡到第三大段。
      第三大段是正面揭出本旨,实为一篇之“精神命脉”。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遥相呼应。接着用铺陈的手法,把“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最后以“问者”的口吻点出“养人术”三字,这个“养”字很重要。可见使天下长治久安,不仅要“治民”,更重要的还要“养民”,即使人民得到休生养息,在元气大伤后得到喘息恢复的机会,也就是后来欧阳修说的“涵煦之深”。这才是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综观全文,我们应注意三点:一是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二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掌握树木或人民究竟怎样才能“硕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发展规律;三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得真正的“养人术”。
    [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本文是寓言体的传记。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编辑本段]政治观点
      种树人有“勤虑害树”的错误,做官者也有“烦令扰民”之过。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1587
     
    扩展阅读: 
    1.百度知道上找到的 
    相关词条: 
    什么是相关词条 我来完善 开放分类: 
    文学,散文,唐朝,柳宗元,寓言
    更多 合作编辑者: 
    儚开始の傆嚸、逝去而怀念、魔兽逗牛士、亿年老妖精、独恋ヤ糖果、累←、あいしてる狂、KWOPIPI、yhjvscdl、Bu乖_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    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64863 次
    编辑次数:55 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今天
    创建者:A_0917 
    历史上的今天
    “长”。是名词用为动词。长人者,是“当官治民的人”的意思。
      长,还有“多余的”意思,成语“身无长物”“别无长物”,形容穷困或俭朴。这个“长”,旧读zhàng,  长,读cháng,与“短”相对,如《隆中对》:“身长八尺。”引申为“长久地”,如《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又引申为“经常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长,还有“擅长”的意思,如《冯婉贞》:“西人长火器而短技今读cháng。
      若
    热门词条榜
    笑于大方之家。”


    IP属地:上海3楼2009-10-13 20:48
    回复
      毛病啦~


      4楼2009-10-17 13: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