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吧 关注:4,330,183贴子:21,876,012

旅者的棱镜——絮叨絮叨这六七年的旅行经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2012年以来,断断续续一直在路上,或游荡于青山田野,或游荡于深山草原,或在城市甚至海上打着某份工。如今追悔前过,没有在。然人的经历是很难讲有用没用的,经历了过去种种,才有了当下的我。未必对当下多满意,至少,充满希望吧!
好几个朋友常让我写下这些经历分享,嗯,是时候啦,我也借此机会回顾往事,或能发掘到被我忽视的可贵生命力。
始终相信,生命最可贵的,是当我们仰望星空时的那份心情,我眼里的星空,装着全世界,不知道,你的星空里有什么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03-15 23:22回复
    在祖国遥远的鸡屁股尖,有个被当地人称作富翁县的小县城——富蕴县,别看它又小又偏僻,却有自己的机场,实实在在的富翁县。那是,此县可有着60年代一个矿坑为国家还了苏联总债的40%的不凡壮举。
    有一天,阿洋跟我说:我想来新疆玩,你到时候在新疆吗,你带我徒步啊。
    当然,再好不过。而那个地方,就是这富蕴县。
    阿洋是我在阳朔做攀岩教练时认识的一个攀岩客户,一个开朗阳光的广州男孩,对什么事都热情满怀,爱笑爱闹,从小在佛山随师习白眉拳(就是成龙学的那个),为挣钱在读书时打过几年黑拳,还曾去捷克教拳,从没有稳定的工作。哇,这个朋友太有意思了!想必跟他一起徒步,也是别是一番趣味咯。
    在阳朔时他听我说起新疆,广袤的戈壁草原,壁立万仞的雪山,明媚的阳光,葡萄架下娇艳的维吾尔姑娘,游荡于未知的深谷草原,住帐篷生篝火做饭烤馕,或者在哈萨克人的毡房里手抓羊肉,奶茶飘香。对于一个喜欢自由的人,再没比这更美妙的音符了!
    用手机卫星地图比划着设计一条从没人走过的线,没有公路,没有游客,没有冷漠势利,去听那最质朴浪漫的田园牧歌,去触摸最真实善良快乐的自我!
    就把这次徒步路线定在富蕴县西北山区谷口,并穿越山脉到可可托海。他也不知道富蕴县是哪,反正,有的玩就可以咯!一拍即合,各自准备。
    这次经历后,他总会向人重复一句口头禅:“你去了喀纳斯,喀什,伊犁,哎没用的!没来过可可托海,就等于没来过新疆!”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0-03-15 23:26
    回复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0-03-16 11:56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3-16 16:31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3-16 16:37
          回复
            2016年的8月,我俩背着两个黑色登山包,从乌鲁木齐辗转千里戈壁来到阿尔泰山麓的富蕴县,采购进山物资,几个大馕、米、洋葱,还向屠户买了块鲜嫩的羊肉,并狠狠地抹了一层盐。山里走乏了,长力气就得靠它,扎实!
            花了一阵功夫才找到唯一一家户外店买气罐,老板姓刘,听说我们比划了下地图就要去一个他都没走过的线,又看了看我们抱着大馕拎着袋血淋淋的羊肉,甚觉我们不靠谱,劝我们坐车去趟可可托海就回来吧,这山里哪是你们随便玩新鲜感的地方。
            哦?那怎么行?太小看我们了,我告诉他我曾天山深处独自探险的事迹,光一个狼塔C+V就够使了,他一听,稍感放心,虽然看着随便,倒也不是只有理想没有实力的浪漫派。得知我们找不到去十多公里外的出发点苏普特村的车,慷慨表示开车送我们去。
            哦?这太幸运了吧,路上总能碰上好人!
            戈壁,乱石,落寞的村庄,荒莽的山谷,阳光浓烈而静谧。一辆车子碾过,走下三个人,刘哥,阿洋,还有我。一个新疆汉子,两个来自南方背着大包的年轻人,包里装着徒步装备,心里装着一条未被驴友发现过的自然之地。
            “在山里小心一点,不行就撤回来。”
            “好,谢谢刘哥。”
            车窗外一只手摇摆了几下,扬长而去,卷起团团尘烟。
            脚下是石子路,一条清澈的溪水从旁急急淌过,两边光秃秃的山在阳光下泛着无力的白光。
            “哦吼!终于开始徒步咯!”阿洋兴奋起来,诗和远方,就在脚下。
            这里的山很干枯,乱石嶙峋,尽长些牛羊不爱吃的硬草,一路没有生机,更没人家,开始的兴奋也被闷声不响的烈日晒没了。走了几公里,迎面走来一瘦个子的哈萨克中年妇女,扎着红头巾,右手拎了个红色热水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她在这儿走路是干什么?她也很好奇,用半生不熟的汉话问我们来这儿做什么?我们说要进山徒步,也不知道她明不明白,她连说带笔画,告诉我们待会儿她儿子开卡车过来,要往山里走,你们何不坐他的车?
            果然,没一会儿一辆白色卡车颠颠簸簸从后摇摆过来,望去,驾驶室里果然有刚才的中年妇女,司机是一个脸色黑红发亮的男人,想必就是他儿子了。男人问了两声,叫我们上车。
            “我们有说过我们是纯徒步吗?”
            “没有。”
            “啊,那我们上车,说不定有什么好玩儿的呢?”
            不过我们只跟着颠了几公里,他们就到了家,我们便继续徒步前行。没一会儿又从后面开来一辆白色PRADA,阿洋一挥手,那车停下来,是一个哈萨克男人和他的两个10岁左右的儿子。男人不太会说汉话,不过让我们先上车,嘿,这个可舒服了!
            经过在汉哈双语学校读书的儿子翻译下,得知他老爸在县城做司机,今天他们要从县城进深山探望老家。跟着他们的车行走在青翠的丘陵草原上,新疆的山区似乎全都如此,外围干瘪寂寥,深入进入会发现别有一番风光,四周是线条柔和的绿色草场,错落片片松林,清溪弯弯沿沿,点点木屋与白色毡房,羊总是傻傻的,牛总是懒洋洋的。
            我们在一顶传统毛毡围成的毡房边停下,下车,以为是到家了,小伙子却说这家是他们亲戚,过来看望一下。亲戚们过来一一道好,虽然不认识我们,但哈萨克人优良的好客传统,也把我们当作受欢迎的客人,迎进毡房一起喝几碗奶茶。
            他们在那儿聊天,不断喝奶茶,偶尔吃点小吃。大概我所见一切生活安详的人们都很善谈,但我和阿洋就实在听不懂了,好在,真的很喜欢哈萨克人的奶茶!
            尔后道别,继续坐他们的车走,攀上一座高山又顺势而下,森林极茂密,倒木遍地。听着车里毛子悠扬深沉的歌声,阳光透过林冠稀疏斑驳,我和阿洋的心情,就像挂在反光镜上左飞右甩的猫头鹰绒毛(他们的吉祥物)一样雀跃自在,此时若再来一瓶威士忌,便是皇帝也懒做了。
            下了山又是一大片起伏的草场,天地很开阔,路也好走了,时不时会有驾着马或摩托车的牧人停下来和男主人打招呼,似乎这一片彼此都很熟的。果然,小伙子指着前右方溪流右侧的一顶白色毡房说:“这个就是我们家,今天就在我们家住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03-16 19:27
            回复
              进了家门,照例上奶茶、酥油和切成块状的馕,以前总以为这等于是请你吃饭的,后来才明白过来那是接风洗尘的迎客点心,同理在我们江南老家,就是瓜子花生和热乎乎的糖水。
              这个草原上的人家是这样的,男人和他两个儿子在县城工作和学习,留下老婆、小儿子和老父老母在草原上过着传统的放牧生活,就如内地大多数农村的情况一样,不过很庆幸他们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为出人头地,所以不舍得离家太远。
              大儿子像个小大人一样帮着家里干活,二儿子有一对漂亮的星眼,他们像成年的男人一样,干活,骑马,赶牛羊,还会互相抓对方的肩膀摔跤。嗯,从小摔跤的男孩子,运气不会太差。
              他们家的小儿子呀,是个灿烂得像向日葵一样的小胖子,踉跄着脚步一会儿去看妈妈挤牛奶,一会儿抱起几根木柴到毡房里,一会儿又看阿洋教他的两个哥哥练白眉拳。
              没错,吃人家嘴短,不付出点什么,难免心里有亏,吃饭都不香。于是各展所长,阿洋教拳,我则给他们拍生活照和全家福。
              我们在这里,骑马、赶牛、逛森林草原,还到隔壁一溪之隔的亲戚家的毡房做客,老奶奶熬着一大锅牛奶准备做酥油,大娘邀我们进帐各打一碗正宗酸奶,加了白砂糖,酸酸甜甜的,很凉快,有浓郁的奶香味。
              哈萨克人也是以晚餐为重,有的牧民会在外放一天羊,忙碌一天,只有晚上才能好好和家人齐聚一堂,自然很丰盛咯。我跟阿洋一起享受了这顿哈萨克晚餐,切片的馕是主食(哈萨克馕揉面时往往以生牛奶代替水,所以相比芝麻香的维族馕,有股很诱人的奶香味),配以奶茶、酥油,十来块形状不一的酸奶疙瘩(又硬又酸只有当地人才喜欢吃的点心,浓缩而营养丰富,据说成吉思汗凭此征服欧亚大陆),主菜是土豆西红柿炒羊肉。我喜欢酥油,抓一块馕往酥油碗里抹掘出一块,入口香郁滑腻,啊呀,要不是怕他们心疼,我能把这满碗吃掉!
              诺大个毡房里共9个人围坐榻上,毡房内壁一圈皆是纹着花花绿绿图案的棉毯,炉腔里生着火,整个毡房很是温暖。
              戴着蓝头巾的女主人一直给大家添奶茶,我的奶茶没了把碗往她那儿一伸,她就拿走添上半勺盐,几勺煮开的牛奶,然后用煮的茶水满上,这样一碗奶茶做成后再递给我,我忙说谢谢。
              哈萨克人喝奶茶很勤,所以相比于我们一边吃饭喝奶茶一边聊天发呆的肆无忌惮,这位女主人随时待命,给我们添茶的时间大概比自己吃饭还多得多,好繁重的活呀!
              一直觉得做哈萨克家庭的女主人是很辛苦啊,生火做饭端菜添奶茶洗衣服带孩子都是她们干,男人是不可能插手一下家务滴,那是会被人耻笑干女人活滴。
              不过文化如此,大家都不以为意,就像放牧、打仗、为家庭谋生都是男人该承担的事一样,千百年就早已形成了彼此的默契。
              晚间,明月从从后山露出脸来,为万物洒上一层白霜,大地宁静,听,小溪流淌。
              星星眼的二儿子翻译他爸的话说,让我们今晚在毡房里睡觉,其实心里更想睡自己帐篷,自在的多嘛,但也不愿违逆他们的热情好客——让客人睡外面岂是待客之道?被别人知道了都要瞧不起我们——当夜就索性跟他们一起排排睡,盖上他们准备的传统老棉被。最怕起夜,上炕下炕,开门关门,会吵醒一整家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0-03-17 22:21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3-18 00:21
                回复
                  顶,晚点更新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0-03-18 22:01
                  回复
                    总有莫名其妙的不能发,只好以图片形式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0-03-18 23:15
                    回复
                      你好,has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0-03-19 04:17
                      收起回复
                        挥手道别,背上包,重新回归主题:徒步。漫步于青青草地与郁郁松林之间,溪流汇聚成小河,牛羊漫无目的。中午饿了就找处树荫,拾了枯枝生火,烤羊肉和馕饼,喜欢烤过的馕饼,再经烤过面饼和芝麻便重新焕发浓郁香气,又香又脆。这是我多年行走新疆的个人发现,除了刚出炉时热乎乎酥软又不失质感的完美,这是最棒的吃法,我将这独门秘技传予阿洋,果然阿洋也赞赏无已,再配以大嚼烤羊肉,天地间只良友在侧,再无外人需要顾虑,实生平之一大快事!
                        走走,停停,既然提快了几十公里,又带着帐篷,索性悠着点儿,慢慢来。你会看到豹纹的牛,黑骏马的流海随风飘扬,飘柔不找它拍广告都是埋没马才,一排不知从何而来向何处去的骆驼安静地踩着步子,静悄悄的没一声言语。骆驼永远那么平易近人又透着神秘气息的智者,步履沉稳不紧不慢,坚实,又似飘浮着,若岁月悠长。
                        想起一个蒙古国纪录片《骆驼的眼泪》里,第一次为母的骆驼妈妈生产时受了惊吓后不认自己的孩子,牧民为了母子弥合亲情,从城里请来马头琴老师,悠扬的琴声,牧女边轻抚着边唱起悠扬古老的长调,苍茫无边的大地上,暮霭沉沉中,温柔的大眼湿润了,泪一滴滴滚落。
                        爬上一个长满松树奔跑着兔子的长坡,眼前景象豁然开朗,眼前绵延着低缓起伏的空旷草原,半公里外,绵羊成百上千聚成一条白色绒带,放眼八荒,是无尽的高山。
                        看到大约1公里外竖着一顶白色毡房,其时已7点多,算上时差不到2小时就要日落,我们决定去那里看看,打点饮用的水,至少奶茶总是能喝得几碗的嘛!
                        去那里,须穿过羊群,来自广州的阿洋看着每只公羊胯下都吊着两个灯笼似的蛋蛋,表示这个应该可以吃,应该很好吃——不想一语成谶,后来某年我们自驾到喀什,在喀什夜市果然吃到了羊蛋蛋,可惜夜市的烧烤摊为招徕外客烤什么都是又焦又老,又猛下调味,糟蹋了我们的第一次。
                        走近毡房,一个宽脸蛋身材壮实的中年妇女正在门口捡柴,见我们手拿个水瓶说“贾克斯,打点水喝”。她冲我们笑了笑:“你们进来吧!”居然会说汉话。
                        里边儿居然有电视机!阿洋看着左手边一摞啤酒惊呼“有啤酒!有啤酒!”哈哈,从他来新疆之前我就常跟他来了新疆一定要一起喝啤酒,新疆的啤酒香醇,度数又高,是男人当喝的酒!谁知这家伙叶公好龙,其实连一瓶啤酒都很勉强,但他喜欢起哄搞热闹的性子我很是喜欢。
                        和大姐交流,她竟是这边的蒙古族,而她老公却是个在底下做护林员的汉族,等他下了班就会骑摩托车上山来。
                        嗯?骑摩托车就上来了?看来这儿离山下可可托海不远了呀。
                        没多久,他老公果然上来了,他开始还有点警觉,交流一阵了解了我们,才放下心来,并告诉我们这里离国境线很近,以前这儿会有流犯藏遁,所以这里人对陌生人会很警觉。
                        离太阳下山不久了,我们谢过后,找了个视野开阔,一边还能看到深谷的地儿扎营,在周边逛了逛,到处探看,森林茂密的山谷,草坡斜延至山顶。
                        我们看到地上趴着一只小羊羔,一动不动,似在打盹,小家伙前面十米开外有只大羊警觉地看着我们。我们决定作弄一下那只小羊,悄悄从背后接近,它妈妈(我想应该是的)见我们这架势,情知不妙,急得向小羊“咩~~咩~~”急喊,似在提醒“坏人来啦!快跑啊!”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家伙不闻不问,仍做着它的春秋大梦。突然我们四手一扑,把它摁住在地,它大梦方醒,想爬爬不起来,本能地大声嘶吼起来:“咩~~~咩~~~咩~~~”
                        “你叫啊!你叫啊!叫破喉咙也没人理你的!”我们得意地坏笑。它妈妈又急又怕,咩咩不停,可毕竟不敢上前。
                        当然,我们只是恶作剧开个玩笑而已,玩了一会儿小家伙就把它放了,它滴溜溜立马跑回妈妈那里,然后母子俩匆匆绝尘而去。
                        用气罐做饭,米、洋葱、羊肉、清水,现在看来这组合很不可思议,也不知是怎么煮的晚餐。
                        夕阳西下,残红如血,将白云染作血池,也红了世人双颊。清夜风凉,繁星如幕。大地的孩子,好自在!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0-03-20 21:06
                        回复
                          我们的露营地,其实是一片河滩草地,平阔而柔软,到处是牛粪,还有几只牛随处游荡。
                          裹着羽绒睡袋一点也不觉得暖和,太潮湿了,帐布上尽是凝聚的颗颗水珠,连睡袋摸起来,也有点腻腻的。
                          起来生个火,驱走一身湿气。我喜欢生火,坐对篝火,一身都暖洋洋的,再烧上水,烤两个馕,切点生洋葱伴着吃,在这高山流水之间,感觉自己就像个江湖漂泊的侠士。
                          这样的清晨一般会逗留一小段时间,或者睡懒觉,或者到处逛一逛,它有个好处是等太阳从山头露出头,我们的帐篷睡袋就可以很快晒干啦。一旦干了,收拾收拾就可以上路了。
                          我们是逆着河流向上坡走,村庄未尽,路旁有个小木屋似乎是个小卖部,门外还挂着“马奶”字样。哦?还真没喝过马奶呢,我们进去买马奶,店主是个初中放暑假的哈萨克女生,竟又高又壮,跟隔壁国家的老毛子有得一拼,阿洋跟她对话头几乎都是仰视的。
                          马奶不便宜,8块钱半升,可以生喝,竟是一股子浓重的酸味。嗯?怎么是酸的?“小”姑娘解释马奶挤出来只要放置一会儿就会发酵,味道就变酸了,如果多放会儿,就成了闻名天下的马奶酒。原来马奶酒也是酸的!
                          我俩谁也不喜欢喝,只是喜欢尝试。但是要倒掉也太可惜,高营养呢!互相推卸,互相鼓励,最后,也不管它什么味道,一口闷掉。下次再也不喝了……
                          逐渐,毡房取代了民房,牛羊也多起来。我们惊讶地发现这里种着一种结黑色浆果的植物,看一个毡房门口写着“黑加仑”。传说中的黑加仑竟生长得如此隐秘,好吃么?带着好奇心走进毡房,有个几乎听不懂汉话的哈萨克妇女在卖这个,10块钱1公斤,我们掏了5块钱决定尝一斤,她笑容腼腆地收下钱,装了半塑料袋,给我们,简直有10块钱的量了!又硬塞了两块酸奶疙瘩给我们。山里人特有的好客,让我们感动不已,连说谢谢,以示敬意。
                          拎着袋子边走边吃。这种果子,酸酸甜甜的,但也不是很甜,就是有股子特有的风味。那两块酸奶疙瘩,实在不好吃,而且特别难啃,我们就像拿着鹤嘴锄挖矿山一样一点点一点点啃下来,强烈的酸味溢满整个口腔。但是,不能辜负人家的好意呀,继续啃吧!
                          海拔越来越高,风景也越来越优美,穿密林,渡冰河,纯岩的高山耸峙天际,两边山岩裸露着像牛粪一样层层叠叠软塌着,在一处空旷的草地上,左手边是坚硬垂直的花岗岩山墙,右手边森林密不透风。艳阳高照,走得也累了,两人索性在这块山壁上玩攀岩,山壁虽然手点很多,但上面干藓密布,抓起来很滑溜,在这儿玩攀岩也实在辛苦。
                          走到下午,阿洋在一个持续的长坡上不停抱怨好累,他的膝盖去年差点废了(大概是因为数年打黑拳浑身是伤的原因),好不容易治回来的。可这儿也没办法呀,除了走还能怎么办?
                          “这儿连个人影都没有,不走也不能在这儿露营啊。再坚持坚持吧。”
                          阿洋很无耐,只好休息休息勉强再走。
                          走了一会儿,听到后面一阵声音,竟是辆卡车!这地方居然有车走啊。阿洋抓紧机会赶紧招手拦下卡车。那司机是个哈萨克男人,在这里做牧民的搬家生意(夏末天气渐冷,很快就会下雪,牧民就要带着牲畜和毡房家具从高山夏牧场迁移到山下的冬牧场),后车斗里装着很多各种家具毡子棉被烟囱。他现在正要爬上这个坡到另一头的山下去。和他商量过后,他同意每人付20块钱坐他的车走,也不管他具体去哪,反正差不多就行。
                          车子滚滚爬行,越爬越高,爬上山脊,天地为之一阔,无穷无尽的草原,牛羊散布,毡房炊烟袅袅,四周再无一颗树,往上看只有天空,再无山体挡住视野,往下看,条条山谷斜向谷底,脚下的路羊肠一样平行迂回向更远的山峦,那么寂寞那么荡气回肠。
                          太阳已是强弩之末,可我越走越忍不住,这么绝美的秘境,就这样坐着车走马观花吗?不行!我声名我的立场,阿洋不想下去,那我们明天在下面的山谷见!我要在这儿下车,走一走,吹吹凉风,给我的灵魂放放风筝。
                          看着车在盘桓的山道上越去越远,一钩轻月已早早挂在天边,一股孤寂的自在愈来愈浓。我站在万山的中心,像精灵一样自由自在,就让我融化在风中,飞向每一座孤独的山,向山里的牧人、牛羊和野鹿孤狼唱催眠曲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0-03-22 19:55
                          回复
                            太阳逐渐沉入群山,风也越来越凉。这条落寞的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恐怕再没任何消息。最好再赶点路,明天早早出山,这家伙可是坐了车走的,一定比我早出山。
                            幸好这里的山不像天山山脉那样落差很大,脚下长坡斜向山谷谷底,我就顺着直下,从上面看着也不远,可也费了老大功夫。到时都已黑了,没有适合的地方扎营,就不管不顾先走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在哪里安营扎寨,就凭着一股劲一路不休走下去。
                            知道我看到一顶灯火通明的哈萨克毡房,旁边的平地平坦又干燥,决定就选在这儿。敲开门,向开门的男人述说希望在他毡房旁边扎帐篷。男人不会汉话,看到我很犹疑,要检查我的身份证,毕竟这里离边境只有十几公里,谁知道我是不是逃犯?然后我发现其实他看不懂身份证上写了什么,幸好他有个初中放暑假的女儿能看懂,才确认了我只是来徒步游玩的。男主人让我加入他们的晚餐,为了回馈他们的盛情款待,我搜出包里几个玻璃的鲜花吊坠给老太太、女主人和她初中的女儿,她们眼睛登时一亮,非常稀奇,兴奋地拿着这个拿那个,看来看去哪个都想要。嘿嘿,这2块钱的义乌货终于大派用场,这东西在这连车都开不进的深山中可比一个漂亮书包都珍贵呢!也算不枉了他们的盛情款待。
                            旅游贴士:带点随身的小礼品小玩意儿,在旅途中可是常能派上用场的。
                            第二天和他们共进早餐后继续赶路下山,越来越多地看到完整的一座座巨型花岗岩垒叠的山,雄伟壮观,不愧是可可托海,且比景区的隐秘原始的多呀。
                            这条路走了数小时,不见一个人影,很奇妙,沿路也有许多小草莓。看地图定位离景区都很近了。当我沿着一座山的小路盘旋上顶,望到一条玛瑙一样清透碧绿的河,旁边是一条平整的水泥路。景区到了呀!
                            坐着景区区间车出了景区,在可可托海镇一家小卖部向哈萨克族的老板买了瓶红乌苏,坐在门口板凳上喝酒等阿洋,自觉山里苦嘛嘛的日子哪比得上现在舒爽自在?
                            这里也真不愧是可可托海,连这个不起眼的小卖部都摆着不少碧玺、玛瑙、蓝宝石之类的原石,可惜没这运气能在山里捡上一块,不然我宁愿把帐篷睡袋衣服都丢了只装宝石,回去就发财!
                            天未暗,等到了阿洋,和富蕴县的刘哥报了平安。刘哥说:“真佩服你们!”
                            此贴终,谢谢观赏。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0-03-25 13: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