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华吧 关注:68贴子:546
  • 4回复贴,共1

自从人类开始探索自身社会以来,一个幽灵就一直游走在社会科学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从人类开始探索自身社会以来,一个幽灵就一直游走在社会科学领域。这个幽灵被冠以多样的称号:制度、规则与规范,而它的更宏大的化身则通常被称为秩序与结构。近来(新)制度主义或制度分析在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兴起,只不过证实这个幽灵将永不离去。
从社会学成为一门科学时起,制度研究就一直是其核心。近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卡尔·马克思(Karl Marx)、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和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都将他们的主要精力致力于研究制度如何塑造个体行为与历史。毫不奇怪,制度研究迄今仍稳居社会学的中心地位(例如Powell and DiMaggio 1991;Brinton and Nee 2001)。
在经济学领域,新制度经济学(NIE)是除却新古典经济学的另一大主流(Clague 1997;Furubotn and Richter 1991;Grief 1998;Williamson 2000)。同时,以索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约翰·康芒斯(John Commons)和韦斯利·米切尔(Wesley Mitchell)为传统的旧制度经济学(OIE),经受住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攻击,以新制度经济学之名实现了复苏(Field 1981)。
在比较政治学和历史社会学领域,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CIA)标志着制度分析的胜利回归(Clemens and Cook 1999;Evans 1995;Hall and Taylor 1996;Kato 1996;Thelen 1999,2003;Mahoney and Thelen 2010)。而尽管长期以来国际政治被视为一种鲜有正式制度的无政府状态,制度分析也成为国际政治学领域中的一大学派(Keohane and Martin 2003)。现实主义和制度主义关于制度自主性的争论,在国际政治作为一门科学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Jervis 1998;Keohane and Martin 1995;Mearsheimer 1994-5)。
总而言之,如果说在今天的社会科学的诸多分支之间存在某个统一的主题的话,那就非制度研究莫属。如今,无人可以郑重反对“制度至关重要”这一老生常谈的说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3-23 01:20回复
    自从人类开始探索自身社会以来,一个幽灵就一直游走在社会科学领域。这个幽灵被冠以多样的称号:制度、规则与规范,而它的更宏大的化身则通常被称为秩序与结构。近来(新)制度主义或制度分析在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兴起,只不过证实这个幽灵将永不离去。
    从社会学成为一门科学时起,制度研究就一直是其核心。近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卡尔·马克思(Karl Marx)、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和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都将他们的主要精力致力于研究制度如何塑造个体行为与历史。毫不奇怪,制度研究迄今仍稳居社会学的中心地位(例如Powell and DiMaggio 1991;Brinton and Nee 2001)。
    在经济学领域,新制度经济学(NIE)是除却新古典经济学的另一大主流(Clague 1997;Furubotn and Richter 1991;Grief 1998;Williamson 2000)。同时,以索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约翰·康芒斯(John Commons)和韦斯利·米切尔(Wesley Mitchell)为传统的旧制度经济学(OIE),经受住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攻击,以新制度经济学之名实现了复苏(Field 1981)。
    在比较政治学和历史社会学领域,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CIA)标志着制度分析的胜利回归(Clemens and Cook 1999;Evans 1995;Hall and Taylor 1996;Kato 1996;Thelen 1999,2003;Mahoney and Thelen 2010)。而尽管长期以来国际政治被视为一种鲜有正式制度的无政府状态,制度分析也成为国际政治学领域中的一大学派(Keohane and Martin 2003)。现实主义和制度主义关于制度自主性的争论,在国际政治作为一门科学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Jervis 1998;Keohane and Martin 1995;Mearsheimer 1994-5)。
    总而言之,如果说在今天的社会科学的诸多分支之间存在某个统一的主题的话,那就非制度研究莫属。如今,无人可以郑重反对“制度至关重要”这一老生常谈的说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3-23 01:20
    回复
      自从人类开始探索自身社会以来,一个幽灵就一直游走在社会科学领域。这个幽灵被冠以多样的称号:制度、规则与规范,而它的更宏大的化身则通常被称为秩序与结构。近来(新)制度主义或制度分析在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兴起,只不过证实这个幽灵将永不离去。
      从社会学成为一门科学时起,制度研究就一直是其核心。近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卡尔·马克思(Karl Marx)、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和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都将他们的主要精力致力于研究制度如何塑造个体行为与历史。毫不奇怪,制度研究迄今仍稳居社会学的中心地位(例如Powell and DiMaggio 1991;Brinton and Nee 2001)。
      在经济学领域,新制度经济学(NIE)是除却新古典经济学的另一大主流(Clague 1997;Furubotn and Richter 1991;Grief 1998;Williamson 2000)。同时,以索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约翰·康芒斯(John Commons)和韦斯利·米切尔(Wesley Mitchell)为传统的旧制度经济学(OIE),经受住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攻击,以新制度经济学之名实现了复苏(Field 1981)。
      在比较政治学和历史社会学领域,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CIA)标志着制度分析的胜利回归(Clemens and Cook 1999;Evans 1995;Hall and Taylor 1996;Kato 1996;Thelen 1999,2003;Mahoney and Thelen 2010)。而尽管长期以来国际政治被视为一种鲜有正式制度的无政府状态,制度分析也成为国际政治学领域中的一大学派(Keohane and Martin 2003)。现实主义和制度主义关于制度自主性的争论,在国际政治作为一门科学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Jervis 1998;Keohane and Martin 1995;Mearsheimer 1994-5)。
      总而言之,如果说在今天的社会科学的诸多分支之间存在某个统一的主题的话,那就非制度研究莫属。如今,无人可以郑重反对“制度至关重要”这一老生常谈的说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3-23 01:21
      回复
        20世纪以来,中医界出现了一大批学术团体和新式学校,各类中医期刊报纸也相继问世。它们发展迅猛的阶段,也恰逢中西医论战最激烈之时。比如1926年上海医界春秋社成立,这是一个以维护传统中医学、弘扬中医文化为宗旨的社团,其刊物《医界春秋》更是中医与废止派论战的舞台,成为中医界舆论之中坚。在强大的他者面前,一个中医共同体被制造了出来。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3-23 10:21
        回复
          \n\n 2017年,多年没有在经济学五大期刊上发文的理查德.塞勒拿下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将人们的视线吸引到了他的研究领域——行为经济学上。最开始了解到行为经济学的时候,我猜测行为二字就是指人的行为,所以行为经济学就是更侧重研究个人实际行为的经济学学科。在当时,除我之外,还有一位老学者也对行为经济学作此解,因而我也信以为真了。直到后来我才发现,行为经济学被解读为“行为的经济学”是误解,应该叫做“行为主义经济学”。除此之外,严格来说,把行为经济学简单理解为心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也是不准确的,因为行为主义并不是心理学的全部。这篇文章就是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行为主义。\n 应该明确的是,如今活跃在许多学科应用领域的行为主义,其实根还是在心理学。行为主义思潮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心理学界,其正式诞生的标志是约翰.华生在1913年发表的《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行为主义者们主要有两点主张:其一是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行为;其二是反对内省方法(以被试者对自己经验的陈述做为分析材料),主张实验方法。总的来说,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的事件,而不是捉摸不透的意识和心灵。\n 对比同时期的主流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在当时是心理学界中绝对的非主流。这是因为当时主流的构造主义学派和机能主义学派虽然激战正酣,但两派都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所以可以说行为主义学派的主张在当时是与主流共识不符的。\n 而在五十年代后,行为主义成为了一种研究范式,主要在一些应用领域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以下问题:人在什么条件会做出某种行为,不同的外界刺激如何影响人的行为,行为的结果又如何影响随后的行为等等。这么一看,行为主义与经济学的关联就更强了,因为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在假定偏好不变的前提下(并不直接研究偏好的塑造)根据外部约束条件(外部环境)做出的效用最大化决策。不过行为主义者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假设过于严苛,以至于在描述人的行为方面不够准确,为了得到准确反映人们经济行为的理论,行为主义者们在大量经验材料堆积的基础上抽象出了经济行为理论,创建出了行为经济学这么一个独特的子学科。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3-23 10: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