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交易吧 关注:69贴子:1,819
  • 14回复贴,共1

黄帝甲子历元研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想必行家学者一样,一直想知道甲子历元到底是哪一天,前几年我研究过这方面,最初从网上找到的答案有多种,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进一步验证时,有点问题,可惜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答案。最近,又尝试了一遍,重点筛选在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终于有所发现,欣喜若狂,赶紧分享给大家


IP属地:湖南1楼2020-04-01 23:22回复
    二楼备用


    IP属地:湖南2楼2020-04-01 23:22
    回复
      2025-08-04 20:00: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黄帝始为历元,起辛卯:
      一:黄帝始为历元,起辛卯:
      可能情况:
      筛选时间段: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4437年。
      A:甲子年/辛卯日/冬至/初一
      B:甲子年/甲子日/冬至/初一
      C:辛卯年/甲子日/冬至/初一
      *软件有公元0年,例如公元前2000年,为软件的-1999年


      IP属地:湖南3楼2020-04-01 23:22
      回复
        1:甲子日/冬至初一,可能疑似
        -2698年12月23日 ,JD:735970,而冬至日不吻合(因为当时的冬至日不是当时的阳历12月23日,已经移动到了1月10日附近,这个细节我以前被忽略过)


        IP属地:湖南4楼2020-04-01 23:23
        回复
          2:公元前2697年,JD:736708,前后一年,都不吻合。


          IP属地:湖南5楼2020-04-01 23:23
          回复
            3: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4437年,辛卯年/甲子日/冬至初一, 非常吻合:
            软件-2609年1月10日 JD:768130,前半夜,恰好为冬至日夜半子时初一甲子日,虚宿附近,又符合《夏商周年表》夏朝:公元前2070至公元1600年。


            IP属地:湖南6楼2020-04-01 23:24
            收起回复
              二:高阳氏起乙卯:
              颛顼历:前366年(软件-365年2月9日)乙卯年,立春,初一,乙卯日,JD:1587781 相当吻合,约差半日。

              高阳氏也就是颛顼,根据我目前已知的资料来看,文中的高阳氏很可能不是指颛顼时代的历法,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或曾孙,年代差值顶多100年左右,这么短的时间内,完全没有必要在当时就弄一个新历法,而更符合淮南子成书年代约100年前的《颛顼历》,而颛顼完成于秦献公十九年(前366年)根据古四分历计算出来的结果,古四分历以365.25日为一年,存在半日误差完全在理解范围。


              IP属地:湖南7楼2020-04-01 23:25
              回复
                三:汉作太初历元以丁丑
                太初历:公元前104年 (软件-104年12月24日)丁丑年,冬至,初一,甲子日,JD:1683430 非常吻合!


                IP属地:湖南8楼2020-04-01 23:25
                回复
                  2025-08-04 19:54: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总结:
                  黄帝历以辛卯年冬至初一甲子日为历元,太初历以丁丑年冬至初一甲子日为历元,颛顼历以乙卯年立春初一乙卯日为历元。所以元起某某,很可能说的是那一年的年干支年,而不一定说的是日干支,比如“汉作太初历元以丁丑”计算观测的结果是丁丑年冬至初一甲子日,这个丁丑指的是丁丑年。那么“黄帝历元起辛卯”很有可能指的也是辛卯年冬至初一甲子日,黄帝《调历》改辛卯年为甲子年,汉代《太初历》弃用调历,现在以公元前2610年再调回来的话,距今2020年:4630年,今年应该为黄帝纪年的癸酉年!暂时不排除还有其他尚未发现或被我忽略的可能,如果以后还有新的发现,再另说吧。
                  而颛顼历有点与众不同,历史资料明确提到以乙卯年立春初一乙卯日为历元。
                  而“夏用丙寅,殷用甲寅,周用丁巳,秦用乙卯”因掌握资料有限,无法验证。


                  IP属地:湖南9楼2020-04-01 23:25
                  回复
                    *引用:
                    《天文部·历律》:黄帝始为历元,起辛卯,高阳氏起乙卯。舜用戊午,夏用丙寅,殷用甲寅,周用丁巳,秦用乙卯。汉作太初历元以丁丑。
                    《世本》及《律历志》: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唯黄帝及殷、周、鲁并建子为正。
                    《后汉书》:黄帝造历,元起辛卯。
                    《宋书·卷十二志》:又汉元年不用黄帝《调历》,效劾寿王逆 天地,大不敬,诏勿劾。
                    *参考:《夏商周年表》;《史记·天文部·历律》;《汉书·律历志》;《后汉书》;《晋书·律历志中》;《宋书卷十二志》;《Stellarium 0.19.3》


                    IP属地:湖南10楼2020-04-01 23:2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4-05 09:35
                      回复
                        日月合朔,五行连珠于东。等等一大堆要求,然后才是甲子年月日时。这是历法本源吧。之后就是四七为纬,五德为经,一顿乱绕腾。但也在其间发现的二种进制的必要性。
                        总之,天文是一切的基础。
                        宋代后期叫不准它,立马完蛋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8-01 15:46
                        收起回复
                          大师好


                          IP属地:江苏13楼2024-05-13 22: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