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回复贴,共1

吉林云尚:疫情之后中国大健康产业潜力巨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抗击新冠状肺炎“流行病”之后,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骆沙鸣3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提出:新的冠心病要化危机为契机,大力发展我国多层次医疗服务消费。解决卫生消费不平衡,消费不足的问题,将消费潜力转化为发展动力。
没有健康,就不会有小康生活。灾难过后,人们将更加注重建设“健康的中国”。从我开始,对大型卫生服务的多层次和多样化消费的需求也将增加。罗莎明指出,中国的主要健康产业领域包括制药业,老年人保健,医疗业,保健业和健康管理业。如果有效释放多元化的大型卫生服务市场的活力,预计到2020年,中国大型卫生产业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潜力巨大。
罗莎明为此提出了五个建议:
1、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增加公共防疫,医学和医疗等公共卫生服务的比例。不断完善供应,流通,监督和分配制度和机制,促进城乡居民“预防,治疗和维持”卫生服务的一体化。持续改善全民医疗服务领域的企业家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能力,降低全民医疗服务的消费成本,明确整个生命周期中身心健康的目标,延长全民医疗服务消费产业链,并加速优化医疗服务消费的软环境。
2、鼓励和引导一些地方二级医院积极转变为综合性医疗和护理机构,以有效满足老年人护理服务的需求。例如对残疾人和半残疾人的长期康复护理,生活护理和紧急护理。扩大中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的范围,扩大和稳定医疗,家政等护理人员,完善养老服务网络。促进医疗和养老院,社区护理,机构护理系统等相结合的建设。
3、建立和完善中国医疗管理服务大数据平台。促进整个健康产业健康链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创新流,消费流和物流全流。目前,我们致力于促进健康管理,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和控制,科技金融和中医药文化的综合创新。我们依靠大数据在健康管理服务中的收集,分析,开发和应用来提高大型健康服务的溢出效应。例如,亚健康预警和预防以及疾病的预处理和康复是健康干预和健康管理的新领域。
4、加快中国医疗保健产业的转型升级(由治疗向预防的转变)。大力发展健康管理,健康饮食,保健,旅游旅游,健康房地产,智能医疗穿戴设备等新形式和医疗咨询管理等方面的新信息消费等,促进了中国大型卫生产业的前端发展,促进了医疗金融,养老保险,教育健身的生产能力的释放,并加速了健康的改善行业。大力发展远程医疗业务,支持发展医疗保健电子商务平台。
5、适应健康产品全球化和健康消费国际双向流动等特点,构建国际医疗服务信息平台。加快发展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保健和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医药技术药物与国际市场的同步。
据了解,自爆发以来仅两个多月,罗莎明就向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报告了45项关于抗击新的冠心病的建议。内容包括建议国家对新的冠状病毒性肺炎紧急科学研究采取倾斜政策,武汉开放酒店作为集中隔离以监视可疑病例的建议,以协助台湾大陆企业尽快恢复生产以抵御影响流行病的发生,并促进新的冠状肺炎后中国对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在与流行病的斗争中,中小企业考虑到恢复生产和关闭生产点,以及加强中国港口管理部门控制进口的新冠状动脉肺炎。其中许多建议已被吸收并实施到相关的政策措施中。
来源:中新社 记者:邢利宇


IP属地:广东1楼2020-04-10 11:2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