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我在刷知乎时,突然发现有个“道教是不是诺斯替主义本土化”的问题,我开始还以为是我之前在百度贴吧上做的道教诺斯替INM论证被传出去了,于是就有了这个回答……
言归正传,关于诺斯替与道教的确是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例如追求一种内在的升华,再例如一种对神圣知识/天书玉字的崇拜,亦或是对天上秩序的追求与对尘世秩序的厌弃(三天六天),从这些方面来看,诺斯替主义与道教的相似之处确实不少。
但重要的是,相似也仅仅是相似而已,这两种宗教的根本指向是不同的。
对于诺斯替主义而言,无论神圣诺斯,还是上界来的使者,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属灵之人超越尘世,回归普累罗麻,虽然道教也讲名注仙籍,飞升上界,但这两者对于尘世的态度是不同的。道教在超越之外同时还讲求度人,并不像诺斯替一样将尘世当作一个无价值的、全然废弃的错误产物,甚至从汉到今,道教依然需要在尘世中成就道上有功、人间有行的功行双全,人间的道德秩序是道教乐于承认甚至是维护的,这与诺斯替所倡导的远离或者逆反人间道德秩序完全不一样。
故而我们可以得出第一点结论,借用约纳斯所总结的特征,诺斯替主义的“反宇宙”在道教上并不成立。
接下来谈谈物质的问题。在诺斯替中,物质是世界的基本属性,也是与普累罗麻的“灵”作比较,表现出尘世低劣属性的事物。从摩尼教观点来看,肉身即是牢笼,当然这个观点实际在各个派别中也都是成立的。对于物质的贬低以及厌弃是诺斯替二元对立的一个重要表现,可以说尘世一切低劣性质的表层表现都寓于物质之中。我们反观道教,仍旧是以肉身展开,从中古时期开始,形神俱妙就是修行的最终目的以及指导方针。天仙白日飞升、地仙炼形驻世、尸解则太阴炼形,先死后蜕,都没有将身体作为一种负累、反而是将肉身置于一个中心的位置,即使内丹兴起,开始“忘形”、“自化”、脱质”,炼形驻世、长生不死的地仙仍然是修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甚至“形神俱妙”的口号也没有放弃。
所以我们可以做出第二点结论,“反物质”的诺斯替特征在道教也不成立。
最后,我们从神话的意义上来考察。诺斯替主义的宇宙生成论实际上是否定宇宙的。真正的神在寂静中与意念生出子,再经过一系列的流溢/召唤使诸Aeon出现,祂们一同组成了普累罗麻,并且在灵性的世界中遵守自己所处的位置,依照其秩序活动。
——直到最末的Aeno违背普累罗麻的秩序,逾越自身的位置,在盲目与激情的探究中诞生出谬误,使得德谬歌与尘世诞生。
也就是说,在诺斯替的观点里,存在着完善的普累罗麻与错误的尘世两个世界,而尘世诞生自谬误,是应该被取消的事物。
但对于道教而言,诸天皆由炁而生,它们的神圣来源是相同的,虽然大罗三天种民四天三界三十六天存在着层级劫运之分,但如诺斯替那样,一个带有先天性的谬误、本不应诞生的世界是不存在的,道教的诸天是一个神圣性不断提高的阶梯,而不是诺斯替那种与神圣背道而驰的敌人。
在诺斯替中,统治尘世的神是德谬歌,它建立的尘世秩序是“黑玛门尼(Heimarmene)”,对于困居于尘世的人而言,它们都是恶意的根源。而道教则不存在这样一个足以隔断两个世界的邪恶统治者,玉皇上帝是一个统领全境域的神圣,大道也不是一个压制禁锢全世界的邪恶秩序。
这样就可以得出第三点,在神话构建上,诺斯替主义与道教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诺斯替是纯粹的超越宗教,它所宣扬的主旨是恢复自身的神性,废弃这个错误的尘世 。而道教在实现个人对于凡俗的超越的同时,它还要求仙人上真们积极参与这个世界,能随世度人,济善救恶。这两个宗教即使在某些方面上看起来相似,但它们的内在核心却是全然不同的。如果要寻找一个“华化的诺斯替”,不如从历史出发,考察摩尼教在中原的教史。事实上华化摩尼教的产物明教就是广义上的“华化诺斯替”——当然,这得建立在诺斯替边际大扩张成立的前提下。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65575349235e5dd902ca5d746c7a7f5/6a33845494eef01fc3be8da3f7fe9925bd317d6f.jpg?tbpicau=2025-02-25-05_464b31755a650dd9eebac5c31a5845f4)
言归正传,关于诺斯替与道教的确是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例如追求一种内在的升华,再例如一种对神圣知识/天书玉字的崇拜,亦或是对天上秩序的追求与对尘世秩序的厌弃(三天六天),从这些方面来看,诺斯替主义与道教的相似之处确实不少。
但重要的是,相似也仅仅是相似而已,这两种宗教的根本指向是不同的。
对于诺斯替主义而言,无论神圣诺斯,还是上界来的使者,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属灵之人超越尘世,回归普累罗麻,虽然道教也讲名注仙籍,飞升上界,但这两者对于尘世的态度是不同的。道教在超越之外同时还讲求度人,并不像诺斯替一样将尘世当作一个无价值的、全然废弃的错误产物,甚至从汉到今,道教依然需要在尘世中成就道上有功、人间有行的功行双全,人间的道德秩序是道教乐于承认甚至是维护的,这与诺斯替所倡导的远离或者逆反人间道德秩序完全不一样。
故而我们可以得出第一点结论,借用约纳斯所总结的特征,诺斯替主义的“反宇宙”在道教上并不成立。
接下来谈谈物质的问题。在诺斯替中,物质是世界的基本属性,也是与普累罗麻的“灵”作比较,表现出尘世低劣属性的事物。从摩尼教观点来看,肉身即是牢笼,当然这个观点实际在各个派别中也都是成立的。对于物质的贬低以及厌弃是诺斯替二元对立的一个重要表现,可以说尘世一切低劣性质的表层表现都寓于物质之中。我们反观道教,仍旧是以肉身展开,从中古时期开始,形神俱妙就是修行的最终目的以及指导方针。天仙白日飞升、地仙炼形驻世、尸解则太阴炼形,先死后蜕,都没有将身体作为一种负累、反而是将肉身置于一个中心的位置,即使内丹兴起,开始“忘形”、“自化”、脱质”,炼形驻世、长生不死的地仙仍然是修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甚至“形神俱妙”的口号也没有放弃。
所以我们可以做出第二点结论,“反物质”的诺斯替特征在道教也不成立。
最后,我们从神话的意义上来考察。诺斯替主义的宇宙生成论实际上是否定宇宙的。真正的神在寂静中与意念生出子,再经过一系列的流溢/召唤使诸Aeon出现,祂们一同组成了普累罗麻,并且在灵性的世界中遵守自己所处的位置,依照其秩序活动。
——直到最末的Aeno违背普累罗麻的秩序,逾越自身的位置,在盲目与激情的探究中诞生出谬误,使得德谬歌与尘世诞生。
也就是说,在诺斯替的观点里,存在着完善的普累罗麻与错误的尘世两个世界,而尘世诞生自谬误,是应该被取消的事物。
但对于道教而言,诸天皆由炁而生,它们的神圣来源是相同的,虽然大罗三天种民四天三界三十六天存在着层级劫运之分,但如诺斯替那样,一个带有先天性的谬误、本不应诞生的世界是不存在的,道教的诸天是一个神圣性不断提高的阶梯,而不是诺斯替那种与神圣背道而驰的敌人。
在诺斯替中,统治尘世的神是德谬歌,它建立的尘世秩序是“黑玛门尼(Heimarmene)”,对于困居于尘世的人而言,它们都是恶意的根源。而道教则不存在这样一个足以隔断两个世界的邪恶统治者,玉皇上帝是一个统领全境域的神圣,大道也不是一个压制禁锢全世界的邪恶秩序。
这样就可以得出第三点,在神话构建上,诺斯替主义与道教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诺斯替是纯粹的超越宗教,它所宣扬的主旨是恢复自身的神性,废弃这个错误的尘世 。而道教在实现个人对于凡俗的超越的同时,它还要求仙人上真们积极参与这个世界,能随世度人,济善救恶。这两个宗教即使在某些方面上看起来相似,但它们的内在核心却是全然不同的。如果要寻找一个“华化的诺斯替”,不如从历史出发,考察摩尼教在中原的教史。事实上华化摩尼教的产物明教就是广义上的“华化诺斯替”——当然,这得建立在诺斯替边际大扩张成立的前提下。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65575349235e5dd902ca5d746c7a7f5/6a33845494eef01fc3be8da3f7fe9925bd317d6f.jpg?tbpicau=2025-02-25-05_464b31755a650dd9eebac5c31a5845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