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吧吧 关注:17贴子:190
  • 5回复贴,共1

生物学家 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胡克 Hooke ,Robert(1635-1703),
    英国科学家,他在弹力方面的研究最为著名。胡克在其它领域里也有许多科学成就。Hooke出生的 Wight 岛出生,在牛津大学受过教育。 他曾作为英语物理学家罗伯特•博伊尔的助手; 从1662年开始,胡克成为皇家学会试验管理者;1663年成为皇家学会的会员;1665年在牛津被指派给几何学教授格雷汉姆。在1666年伦敦大火后,他成为伦敦的测量员,设计了许多著名的大楼。他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提出了光的波动理论,提出了弹力定律( Hooke 定律),提出了著名的“细胞(cell)”概念。他对天体的运行轨道方面也有研究。改进了复式显微镜和反射望远镜,并且发明的许多科学仪器和机械设备。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09年2月12日,出生于英国医生家庭。1825年至1828年在爱丁大学学医,后进入剑桥大学学习神学。1831年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Beagle)”作历时5年(1831-1836)的环球旅行,观察和搜集了动物、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过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行的概念。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pecies)》一书,全面提出以自然选择(Theoty of Natural Selection)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该书出版震动当时的学术界,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自然选择的进化学说对各种唯心的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提出根本性的挑战。使当时生物学各领域已经形成的概念和观念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随后达尔文又发表了《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The Variation of Animals and Plants Under Domestication ,1868)》、《人类由来及性的选择(The Descent of Man ,1871)》和《人类和动物的表情(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Animals and Man,1872) 》等书,对人工选择作了系统的叙述,并提出性选择及人类起源的理论,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李时珍(1518-1593) 
    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字东壁,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世代行医。30岁左右被推荐到京城的太医院任职。他研究药学,重视临床实践。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走遍大江南北,收集大量民间单方,同时参考历代医药及有关书籍八百余种,对药物进行鉴别考证,系统地整理了我国16世纪以前丰富的医药学遗产,经二十七年(1578年)著成《本草纲目》。该著作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类。共收载历代诸家本草所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内容极其丰富,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李时珍还著有《濒湖脉学》、《奇以八脉考》等。


摩尔根 Morgan, Thomas Hunt (1866-1945)
  美国的生物学家与遗传学家,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现代实验生物学奠基人。
  出生在Kentucky州的Lexington。在Kentucky放立学院接受教育。他在Johns Hopkins学院研究胚胎学,并获得博士。
  大约在1910年5月,在摩尔根的实验室中诞生了一只白眼雄果蝇。摩尔根把它带回家中,把它放在床边的一只瓶子中,白天把它带回实验室,不久他把这只果蝇与另一只红眼雌果蝇进行交配,在下一代果蝇中产生了全是红眼的
    果蝇,一共是1240只。后来摩尔根让一只白眼雌果蝇与一只正常的雄果蝇交配。却在其后代中得到一半是红眼、一半是白眼的雄果蝇,而雌果蝇中却没有白眼,全部雌性都长有正常的红眼睛。
  摩尔根对此现象如何解释呢?他说:“眼睛的颜色基因(R)与性别决定的基因是结在一起的,即在X染色体上。”或者像我们现在所说那样是链锁的,那样得到一条既带有白   眼基因的X染色体,又有一条Y染色体的话,即发育为白眼雄果蝇。
  摩尔根及其同事、学生用果蝇做实验材料。到1925年已经在这个小生物身上发现它有四对染色体,并鉴定了约10O个不同的基因。并且由交配试验而确定链锁的程度,可以用来测量染色体上基因间的距离。1911年他提出了“染色体遗传理论”。果蝇给摩尔根的研究带来如此巨大的成功,以致后来有人说这种果蝇是上帝专门为摩尔根创造的。 摩尔根发现,代表生物遗传秘密的基因的确存在于生殖细胞的染色体上。而且,他还发现,基因在每条染色体内是直线排列的。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而排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不能自由组合的。摩尔根把这种特点称为基因的“连锁”。摩尔根在长期的试验中发现,由于同源染色体的断离与结合,而产生了基因的互相交换。不过交换的情况很少,只占1%。连锁和交换定律,是摩尔根发现的遗传第三定律。他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了著名的基因学说,揭示了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它能控制遗传性状的发育,也是突变、重组、交换的基本单位。但基因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这在当时还是个谜。



1楼2005-11-17 16:38回复
        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日本“日经亚洲大奖”、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奖”、“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等八项国际奖。


    阿利,W.C.Warder Clyde Allee(1885~1955)
      美国动物学家和动物生态学家。1885年 6月 5日生美国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附近,1955年3月18日卒于罗里达。1908年在印第安纳的厄勒姆学院获学士学位,1910年和1912年在芝加哥大学先后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1910~1912年任该校动物学助教,1914~1915年为 俄克拉何马城大学副教授。1915~1921年为雷克福里斯 特学院教授。1921年任芝加哥大学副教授,1925~1927 年任教务长,1928~1950年任教授,1950年后为名誉退 职教授。1950~1955年为佛罗里达大学生物学教授会主任。
      他是美国生态学家V.E.谢尔福德的学生,早年研究 池塘动物群落演替,随后研究海洋无脊椎动物生态学。他一生以研究动物的社会行为和集群而闻名;《动物的集群》(1931)、《动物的生活和社会增长》(1932)、《动物的社会生活》(1938)等书为他的主要著作。他发 现集群能提高动物的存活力,生态学中的阿利规律,就是说明过疏和过密对种群都不利、而中等的适当密度对种群最有利的原理。1949年以阿利为首的5个生态学家合编的《动物生态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动物生态学 已成熟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该书所搜集的丰富资料,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1929年,阿利任美国生态学会主席。1942年为美国 科学促进协会会员,美国昆虫学会会员、美国科学和技术科学院院士。1930~1955年他一直任《生理动物学》杂志的主编。1944~1950年任《大英百科全书》动物学方面论文的校订委员会主席。

     
    阿尔农,D.I.Daniel Israel Arnon (1910~  )
      美籍植物生理学家和生物化学家,1910年11月14日 出生于波兰。1932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36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在该校任植物生理学讲师、副教 授和教授。1960年起为细胞生理学教授,其间,曾先后 在英国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霍普金斯海洋研究站任 教,并于1948~1955年担任美国《植物生理学年评》的 编辑。
      阿尔农对现代光合作用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相当 作用。1954年阿尔农发现叶绿体在光照下可合成腺苷三 磷酸(ATP),即发现了光合磷酸化的过程。1957年发现光 合磷酸化与希尔反应相偶联。1962年发现高等植物叶绿 体中也存在铁氧还蛋白(Fd),并认为Fd是光合作用中重 要的电子载体,揭示了Fd在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及二 氧化碳同化等方面的作用。阿尔农是50年代最早提出叶 绿体存在两个光化学反应、组成“Z方案”的学者之一。
      阿尔农曾于1966年获美国植物生理学家学会颁发的 斯蒂芬-黑尔斯奖;1973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国家科学奖。
      阿尔农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植物生理学家协会 会员(1952~1953年为该会主席)、美国生物化学学会 委员、英国生物化学学会会员、西班牙生物化学学会名 誉会员等。


    埃弗里,O.T.Oswald Theodore Avery (1877~1955) 
      美国细菌学家。1877年10月21日生于加拿大新斯科 舍哈利法克斯,1955年2月20日卒于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 尔。1887年随做牧师的父亲迁入美国纽约市。1904年毕 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后到布鲁克林的霍格兰实验 室研究并讲授细菌学和免疫学。1913年转到纽约的洛克 菲勒研究所附属医院工作,直到1948年退休。
      他和C.麦克劳德、M.麦卡锡于1944年共同发现不同型的肺炎双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的转化因子是 DNA。
      英国微生物学家F.格里菲思于1928 年就发现:将已经死亡的Ⅲ型肺炎双球菌和活的Ⅱ型菌 分别注射入小白鼠体内小白鼠表现正常;若将两者混 合注入,则小白鼠死亡,并从其尸体中可分离出活的可 致病的Ⅲ型肺炎双球菌。
    


    4楼2005-11-17 16:38
    回复
      老师太强了!永远支持!!!!!!
      永远支持生物课!!!!!


      6楼2005-12-01 17:06
      回复
        • 58.240.70.*
        谢谢老师^_^


        7楼2006-11-06 18:08
        回复
          • 222.130.80.*
          太感谢老师拉~~~~~感谢啊........T-T


          8楼2008-08-28 14:48
          回复
            • 117.35.47.*
            太感谢le


            9楼2009-04-12 14:38
            回复